论回族建筑装饰艺术_建筑论文

论回族建筑装饰艺术_建筑论文

回族建筑装饰艺术管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回族论文,建筑装饰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9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01)05-0117-03

由于历史、地理、宗教、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回族文化形成了丰富的特点。由于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和族源中有来自中亚的成份,其文化不同程度地受到伊斯兰教和中亚文化的影响;又因为与汉族杂居,使用汉语,回族文化与汉族有非常密切地联系;还因为散居各地,一些回族文化具有多元性,这一点在回族的美术活动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如回族清真寺建筑,以中亚建筑风格为基调,又受中原汉族建筑影响,风格颇为独特。回族的美术经过历代发展,在建筑、工艺美术上成就非常突出,尤其是建筑装饰工艺,无论是布局、造型,都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集中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为此,本文仅就不同时期的回族建筑装饰艺术的典型范例,做如下论述。

一、明代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

明初敕修的西安化觉巷大寺,又名西安清真寺大寺、东大寺。寺院主体遵照伊斯兰教清真寺的朝向,主体建筑均坐西朝东,便于穆斯林向圣地麦加礼拜。其布局与元代中西混合式风格的回回清真寺相比,属地道的中国风格的回族清真寺。其建筑楼阁化、殿庑化。寺院中的山门、礼拜堂、望月楼、浴室,多为木结构柱梁,以及硬山、歇山、攒顶尖等中国式建筑形式,飞檐、斗拱随处可见;寺院的布局院落化,重重院落有9道门枋。院落内的建筑对称有序,这种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建筑风格,增加了寺院的幽深感和神秘感,与神圣而庄严的宗教情绪融为一体,寺院的风景园林化,使寺院典雅多趣。院内假山池塘、林木葱郁、回廊曲折、亭榭点缀,表现出中国文化中的诗情画意;在寺院的装饰艺术上,以伊斯兰文化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风格兼而有之,但以伊斯兰风格为主旋律。清真寺的主要建筑有新月刹杆。在圣龛、柱梁和藻井、天棚等处,多用花卉、植物、阿拉伯文、博古、几何纹样等图案加以重点装饰。一般墙壁装饰多采用雕刻工艺,有精美的砖雕、木雕、花卉、壁饰等。雕刻图案有当地的传统图案。如荷花、牡丹、忍冬纹图象等,还有双龙戏月等象征中国皇权与吉祥的图案。关于修建清真寺不准描绘动物的戒律,在这里也被中国传统文化有所同化。

整个寺院由东向西分为四进院落,避免了清真寺原有的单调布局,形成了全寺起伏变化的特点。

西安化觉巷大寺是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修建的,许多以后修建的清真寺都以此为模式,它的纯中国风格的建筑,以及装饰工艺对明代回族清真寺产生了影响,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装饰工艺,如为了弥补清真寺内不设偶像带来的单调感,非常注重砖雕的装饰作用。青海西宁东关大寺壁上的砖雕,以浮雕和线圆雕为主,图案富于变化,无程式化格局。北京东四清真寺后殿的砖雕,以卷草、云纹、莲花均匀对称。这类砖面雕刻的布局,犹如画法精湛的卷轴画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明代的琉璃瓦制造业有着明显的进步,北京、河南等地的清真寺常用黄色、绿色、孔雀蓝色的琉璃瓦作装饰,一改往日清真寺简朴的风格,将清真寺内点缀得红花碧瓦,更富于艺术性,因而增添了华贵壮丽的气氛,达到了艺术和宗教的完美统一。

二、清代山东济宁市东、西清真寺

在清代回族清真寺之林中,以山东济宁市东、西清真寺最为壮观。由于济宁位于运河枢纽,资产丰饶,故商贾云集。又正值“清朝盛世”,在清政府的鼓励下,由回族中的富商巨绅出资兴建。由于财力雄厚。该寺设计极具艺术的畅想,具有规模宏大、豪华壮丽、蔚为大观的特点,成为清代回族清真寺的典型代表。

济宁东清真寺有四道门,各门之间距离较短,庭院宽阔。其风格为亭阁化、殿宇化,其雕饰工艺非常精美。

其装饰特点为,比明代西安化觉巷清真寺更富有世俗生活的情趣,改变了清真寺单调、简洁的面貌,变得更为中国人民所喜爱。其雕饰采用“双龙戏珠”、“龙凤呈祥”、“麒麟富贵”、“松鹤长寿”、“三羊开泰”等动物装饰图案,使照壁和庭院洋溢着祥和的气氛。大照壁上的动物浮雕拼砖,构图严谨、刀法细腻,彩凤、游龙、麒麟等,都灵动多姿富有立体感。还有大门的抱鼓石、盘花柱、石柱础等雕饰。在大寺后的盘龙柱,更是游龙飘举、格外精巧,同时也说明这座回族清真寺具有很高的建筑规格,丰富的文化背景,是回族多元文化的产物。

济宁西清真寺的大门,面阔13间。其大殿邦克楼以开门见山的格局,展示其魅力和壮丽。在大门内的庭院中,耸立着20米高的二层六角邦克楼,底层以双柱形式来增加楼檐的外伸跨度,攒尖顶上的亭刹直指云天,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整个殿宇的装饰非常豪华,殿内还采用金地大匾额装饰,具有中国传统庙堂装饰的趣味和时代特色,也反映了清代回族较明代更为发展兴盛,以及回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清代新疆伊宁清真寺

新疆伊宁回族清真寺建于乾隆十六年。此寺为中国传统建筑手法与伊斯兰装饰风格相融汇的典型,寺院正中门楼是一座三层亭式建筑,它集门楼与邦克楼为一体,具有独特风格。其门楼的第一、二楼层为平面四角形,第三层为攒尖亭六角形式,由此而上层层收来,飞檐外伸,整个建筑具有高大灵巧,沉稳而精美的特点。在其斗拱枋梁处用彩绘作装饰,屋宇用琉璃瓦装饰,表现出中国古典木结构建筑的风韵,整个门楼在全寺处于显赫的位置。

寺院的礼拜殿高大宽敞,可容纳1000人作礼拜。大殿的后殿圣龛,嵌有团化图案的砖雕以及绿底金字体的阿拉伯文的名言砖雕。大殿的外围,用汉文对联砖雕,以及彩绘花卉砖雕作装饰。寺院内还有池塘、花木、流水、小桥人工雕琢的美与自然美为一体,使人无离世之感,领略到了自然与人文的美感。

伊宁回族清真寺,不仅造型灵活多姿,而且在装饰工艺上注重色彩的华丽,蓝匾绿瓦、红柱金字,相映生辉、流光溢彩,为穆斯林的聚会营造了愉快而热烈的气氛。尤其是在醒目的门楼斗拱梁枋处,以红绿色为主色调,以线条流畅轻逸的云纹、水浪纹、云雷纹、花卉层层铺饰,使之具有很浓的装饰韵味和强烈的美感,使伊斯兰建筑具有高贵的品味,不凡的气度。同时该寺的风格和格局,也影响着新疆其它地方的伊斯兰教建筑。

四、兰州解放路清真寺

解放路清真寺建于清朝康熙年间。院内分为三部分,即外院、内院大殿、跨院阿訇等院。此寺的特点是,寺内庭院非常别致、精巧。邦克楼层层而上,有四层,无论对寺内还是寺外街景,都有着很好的点缀装饰作用。

在寺院二门的内院,耸立着四层高的邦克楼。它仿佛是立在大殿与大门之间的一个巨型的雕刻艺术品。在邦克楼前设置了流水、小桥等自然景观。这不仅因为伊斯兰教建筑楼式门前有水有桥的格局,以及宫廷建筑金水河的影响,也是因为“小桥流水”的景致,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多用于营造田园风味。但主要是意味着桥后有一个更重要的景点。

清真寺使用穿廊连接邦克楼门及大殿,此种建制的好处,不仅是建筑形体玲珑华丽,而穿廊可避日晒雨淋,逢人多时,穿廊内也可作礼拜。邦克楼下层平面方形兼作大门之用,上层改为六角形。它的结构主要是使用六根柱通达上下,其中有四根是吊柱。最上层不用柱,只用厚木枋垒起并中开壶门,在四壁周围围以栏杆。

在大殿内部的砖墙面上,用阿拉伯文作装饰、墙角下有雕砖等。后窑殿外面不用廊柱,内部的装板上全有彩画,圣龛板壁的装饰则用本色木面装板及雕饰,不饰彩画。

在大门部分的砖照壁与三座门的互衬,使外院显得坚实而雄壮。砖砌大照壁,是伊斯兰建筑中的珍品。而此寺的砖砌又是伊斯兰教建筑中最大的照壁之一。上面不仅有精雕细刻的美丽吉祥图案,还用蓝色的琉璃瓦作边框,这正是回族建筑的艺术特色之一,蓝色属于冷色调,给人以冷静感,符合穆斯林喜欢宁静的审美心态。在花枋、须弥座上以及斗拱屋檐上,都用非常精美的砖雕作装饰。

总之,此寺的建筑风格玲珑可观,为清真寺增添了新的色彩。

五、甘肃临夏“东公馆”建筑

临夏又称河州。著名的临夏红园一字厅,马步青东公馆,集河州著名砖雕世家的能工巧匠,从设计到雕镂一手制成,享誉“砖雕集锦”之称,成为建筑装饰艺术中的一枝奇葩。

公馆的一字门为砖雕拱。其工艺采用镂空与雕刻相结合的表现方法装饰门楣与拱边。门楣用仿木四层结构建造,以行云流水、花卉水果图案雕刻装饰,形成了精密、华美的洞门。还雕刻有经文图案、牡丹花等。牡丹花,枝叶招展、瑰丽典雅,给人以美感。

在正面的影壁上,是一幅著名的《江山图》砖雕。在其四周用高浮雕和透雕手法,刻着一组集古图饰,以其精美、缜密,映衬画面的宏大气魄。在该图的左上方书写着“闲摘柳条编太极,细分花瓣点河山”的诗句,画面中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有万里碧空中的白云,有江水环绕的小岛,有远水中的点点白帆,还有山势峥嵘,红日高照,真是江山万里,尽收一图。

在洞门的正前方壁上,有一幅砖雕《松月图》,图中表现了群岩之间,清流急湍、古松葱茂、明月高悬,颇有诗意,有着浓郁的图画风格。

在东公馆前院的门壁上,雕有一架硕果累累的葡萄,在连绵的回廊上,布满了各式砖雕,题材有竹石、虫鱼、山水、花鸟等。也有一些是表现临夏的自然风光,以及人们对吉祥和幸福的生活的渴望,真是琳琅满目,风情万种。

东公馆的建筑装饰突出了砖雕工艺,在壁墙画廊中的图案中,吸收了国画的构图,运用线条美,表现了东方艺术的灵动的物象、丰富的神韵、深远的意境,很好地把握了动与静、虚与实、平与奇、疏与密、粗与精、工与意的美学辨证关系,使作品富有立体感,精巧生动。

六、清代天津清真大寺

回族擅长砖雕。各地的回族清真寺,都用砖雕作品作装饰。其中以甘肃临夏砖雕和天津砖雕最为著名。

在天津清真大寺北二门的门楼横壁,是一组由7块砖刻组成的砖雕艺术品,这组砖雕体现了天津回族砖雕独特的艺术魅力,即大量吸收了中国民间传统图案,如龙凤呈祥、狮子绣球等,而且动物图案占很大比例。还采用长卷式的山水图,多连绵数米,变化丰富,气魄宏大。是一幅幅精美的立体图画,非常耐看。

天津回族砖雕工艺,更加注重图案的立体感,透雕技艺精湛,画面鲜活生动。有的绣球砖雕,绣球凸突、球心镂宝、八面玲珑。其中狮子绣球砖雕,将透雕、浮雕和线雕工艺穿插使用,使画面充满了动感,更加细致灵巧,逼真传神,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七、明清时期的北京牛街清真寺

牛街位于北京外城的东南面,是回民最集中的地方,牛街清真寺就坐落在这里。寺院建成于明代,清代又进行重修。

此寺布置的独特之处,是大殿背后的大门。即大门利用望月楼,由楼下出入,主要因地势关系使然。此楼为六角形邦克楼,斗拱用一斗三升。楼顶部天花板不呈方格状,而是顺应六角形建筑,分割成菱形,六角形天花等。在我国古代建筑中,这种天花板为少见。

楼前,有带八字墙的三间排楼。排楼与小桥流水、望月楼组合成了优雅壮丽的建筑艺术整体。该寺的后窑殿是明代所建、其椽、檩、梁、枋、瓦件等多是清代重修。在大殿内有的雀替仍是明代的蝉肚形雀替,但顶上的庑殿顶则有很显著的推山。大殿内部较低矮,颇显光线暗淡,具有神秘感。为使殿内明亮些,在后殿开有天窗。殿内的间与间之间,多受西方影响,用木作成欢门形状发券,使人感到稳定、安静,这也是牛街殿的独到之处,明显受阿拉伯建筑的影响。

在后窑殿的天花是六角攒尖式,用六根阴马带木支起,在装板上绘着西蕃莲,红色地面上贴金沥粉,鲜艳而生动。内部西是牌楼式圣龛。圣龛屋顶用梁柱庑殿下用须弥座,并用八达马莲瓣作装饰,具有练达而饱满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感染力。在伊斯兰建筑的装饰工艺中独具特色。同时也体现了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

通过以上建筑实例可以看出,伊斯兰教建筑是回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尤其是回族清真寺的装饰艺术,不仅反映了回族文化特有的精神意韵,而且表现了不同时代的清真寺的精神风貌,记载着伊斯兰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与发展的历史。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正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并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装饰工艺的中阿结合性。即将伊斯兰的装饰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手法相融汇,通常采用白、蓝、绿等冷色布置大殿,体现了穆斯林喜欢的审美心态。在重点装饰的天棚圣龛饰以彩画和金色花卉等图案,还嵌砖雕、挂金匾。在大殿以外的地方,或精雕细刻、或雕梁画栋、或置以香炉、屏风,使寺院充满富丽堂皇的气氛。还采用博古图案、梅竹图案、吉祥动物图案或阿拉伯文字作装饰,使寺院既富丽堂皇,又具有庄严神圣的宗教气氛。

其二,布局的完整性。即多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形制。其建筑以一定的中轴线排列,具有完整的空间。其间每一院都有独特的功能和艺术特色,又井然有序,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风格。

其三,坚持伊斯兰教的基本原则,突出表现了清真寺的宗教特点。如寺内的圣翁皆背向正西的麦加克尔白、大殿内不设偶像、不搞偶像崇拜、寺内皆设礼拜大殿、沐浴室等。明显区别于其它宗教建筑。

其四,寺院园林化。我国回族清真寺内,往往小桥流水,山石叠翠,遍植树木花草,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使人在崇敬之余,产生亲切感。

总之,回族的清真寺是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的建筑遗产,深入地总结和研究,对于弘扬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建筑艺术传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  ;  ;  ;  ;  

论回族建筑装饰艺术_建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