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轨道交通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具有速度快、便捷的特点,是人们出行首选工具。轨道交通建设,可以有效带动沿线经济的飞速发展,形成轨道交通经济效应,给城市的经济带来飞速发展。
关键词:城市轨道;问题;措施
引言
近些年来,作为城市交通的主动脉,轨道交通在发展过程中因其较大的运量、高速度、少耗能、强安全性、无堵车风险等诸多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城市轨道交通的出现,不仅大大缓解了交通堵塞问题,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问题
1.1投资模式上的不足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政府与投资主体的主权性出资与融资渠道是进行建设、运营与管理中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重要的力量来源。但是由于大多数城市中过度依赖政府,也给政府的财政带来了较大的负担。尤其是对私人企业而言,在相关法规中并不支持政府为融资项目提供帮助,加上受到组织结构复杂度过高的影响,如果参与双方管理水平不足,那么也就增加了协调的难度,影响到了统筹管理的效果。通过与发达国家中的投资融资模式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一些城市轨道交通投资与融资市场存在着竞争性不足的现象,加上市场化程度不高,所以也就难以利用政府以外的融资渠道。随着市场为主导的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原有的主导投资与融资模式面临了新的问题,因此,需要从我国国情发展上入手,综合实际情况,实现对投融资模式上的创新。
1.2实际客流量和预测客流量间存在偏差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需要将预测客流量作为参考依据,过去我国对客流量的预测多采用客流转移的方法,目前多采用“四阶段法”。然而因每个城市对其的理解不同,在划分出行方式、出行分布以及建立模型方面均不完全相同。加上分配模式多借鉴国外的数据和参数,也和我国居民的出行特征不符,这些都会导致实际客流量和预测客流量不符。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完毕,客流量极少,则显然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有客流的地方却线路不足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在很多城市中,例如北京、上海和南京等,上下班高峰期,客流量达到一天最高,这也是实际客流量和预测客流量不相符的重要原因,导致没有足够的车辆供人们使用。
1.3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城市土地利用不符
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土地利用本应该是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的,科学合理地开发城市轨道交通,有助于实现土地的高密度开发。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设置的各个运营点以及站点等,又可以进一步刺激土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往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两者之间的结合程度还远远不够,更别说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模式。例如,部分城市在开发城市轨道交通时,尽可能节省成本,将线路规划在一些工厂附近,这些地方的客流量本身就不高,难以实现后期的回本以及盈利。由此可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土地利用不符现象也十分突出。
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优化措施
2.1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经验与技术也在不断丰富,所以要从关键工作流程上出发,制定出规范化的管理流程体系。在标准流程中也要制定出有效的规定措施,要求负责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制定出有效的计划。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工程的不断开展,项目计划也在不断完善,要从控制理念与管理模式上入手,保证范围与进度等方面的合理性,当发现存在问题时,还要分析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纠正的基础上来进行有效控制。通过采取有效的信息管理平台,在保证管理机构合理性的基础上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程项目的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还要从节能目标上入手,实现对各个子系统的整合,在兼顾整体的基础上来完善运行环境,保证监测的合理性,挖掘出系统中的潜力,以此来实现节能管理的目标,控制好相关的环节,实现优化节能的目标。
2.2重视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保证人们出行的安全
许多一线城市建设轨道交通的成功经验表明,轨道交通建设到后期阶段,需要完善各种基础设施。比如减少轨道交通运行的噪声,以防其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影响;在轨道交通的车厢与站台间装上安全门,以防人们候车时发生意外伤亡;设置残疾人的专用通道,楼梯升降也要考虑到残疾人的实际情况;注意站台、自助售票等指引路标的设置。只有注重好这些配套的建设,才能在细节处体现一个城市的人文关怀,改善民生,助推社会和谐进步,让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深入人心,进一步树立轨道交通在城市中的美好形象。
2.3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一个耗资巨大的工程项目,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支持显然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建立一个专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专项基金,这样能为其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物质保障;第二,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的渠道,尽可能拉动国外投资,采取融资租赁和项目融资等多种途径,不断吸引外资,进而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资金保障;第三,不利尝试自主筹资,进一步扩大筹资渠道,可以利用股票、债券等途径来进行筹资。总之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能够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更加丰富的资金支持。
2.4把握好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总体的规划
城市整体规划内容主要就是在一个特定阶段中,对和城市有关的相关内容进行方总体部署以及落实,如,发展性质、目标、规模、土地规划、空间布局、其它有关事项。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进行规划时需要站在城市总体规划视觉层面上对其规划给城市发展带去的有利影响和作用,做出合理的判断,城市整体规划以及轨道交通规划之间只有做到良好的互动,才能更好的和谐发展,这在其他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综合统筹中也可以看到。然而这一统筹考虑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就是过于追求二者的终期目标,但是却没有认识到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开发间的不同。就是说二者在互动的前提下,对结果进行了规划,然而对于落实过程却没有注意,没有意识到过程会给结果带去的影响。城轨交通的开发以及落实、城市道路等一些重大设施建设为城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然而其建设也有独特性,所以,过去的带路促进城市发展的思维方式并不是都适合在当前使用。
2.5采取科学办法正确预测客流量
要想正确认识和预测客流量,首先需要对城市的出行模式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把握。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城市所呈现出来的出行方式也不尽相同,却总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需要深入挖掘城市出行模式的内外规律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从而分析出城市的出行模式特征。同时做好相关数据和参数的收集工作,并建立数据库,将历史数据输入其中以便于参考。此外,还应该结合出行模式特点和相关参数,积极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或者客流预测软件系统,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功能来实现对城市客流量的预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压力在不断增加,所以在发展中要清楚认识到轨道交通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与意义。通过进行有效的调整,以此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主动进行技术创新,在综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来进行设计,确保轨道交通工程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昭君,沈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7(7):76.
[2]谷剑锋,陈鹏.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7(3):185+187.
[3]袁守谦.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的新技术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3):98-99.
论文作者:马志刚,史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城市论文; 轨道交通论文; 客流量论文; 模式论文; 我国论文; 融资论文; 政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