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力系统调度技术探究论文_徐颖

智能电力系统调度技术探究论文_徐颖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供电公司 湖北武汉 430400)

摘要:智能电网技术集成了新兴的信息科学技术,打破了以往只传输电力的模式,进行了信息化的集成,同时采用自动化的控制系统,通过技术上的创新,提高供电效率,促进新能源的整合,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电力系统。智能调度系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决定着电网整体的运行情况,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智能电网的调度和运行技术进行讨论。对智能化电网作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系统

1电网调度智能化的优点分析

其主要表现包含以下几方面:(1)智能电网调度技术可以对各个地区的电网调控和电网运营质量进行改良,形成智能化重组体系,智能化调度技术通过对整个电网的优化组合,获取较为全面的信息,确保整个电网的运营处于最佳状态,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以此提高能源的使用率。(2)电网智能化调度可以创造一个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提高电网间的信息获取率,实现安全、通畅、可靠的信息交流,方便调控站对整个电网运营信息有一个全面了解,并对平台上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利用;(3)电网智能化调度能够对电网中的运营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为电网调控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服务,使管理人员可以对电网的运营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成为电网调控管理方案研究制定的重要依据。

2电力调度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在于当前我国电力供给网络繁杂,一方面电网形成历史决定了不同地区的电网呈现出不同的建设历程,同时在设备的投入使用时间以及技术采用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状态。这种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电力调度更大范围的集中工作控制方式相背离的。由于以往我国电网的建设归属地区控制,因此各个地区按照自身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对于电力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电网架设,因此通常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发展开,而一直到我国国家电网出现,并且进一步的展开发展,才将某些落后区域逐步实现通电。但是当前的电力调度工作,尤其是在智能电网的技术背景之下进行实施的电力调度工作,是基于信息化的调度工作,因此其覆盖范围相对较大,也正因为如此,相应的电力调度工作会面对同一区域内部不同的技术以及设备特征,为电力调度工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

2.2则是在于当前的信息技术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虽然很多技术,诸如人工智能以及神经网络日趋成熟,但是从实验室到日常应用仍然存在距离。在电力调度工作展开的过程中,很多数据都难以得到切实应用,造成的资源浪费并不是主要问题,更为主要的问题在于难以通过相应数据得到对于电力调度工作的最优效果。

3智能调度系统的几个关键技术

3.1智能运行控制技术

智能电网给智能调度系统在控制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成为智能调度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其主要的目标是解决智能电网的安全问题,提高电网发生故障之后的自我解决能力,控制的流程包括监测、数据传输、分析、决策、指令、控制。因此需要建立一整套的调度系统,达到最优的调度效果,优化电力资源的配置,避免事故的发生。

3.2电网的动态监控技术

采用广域的动态监测(WAMS)技术可以在相同的时间获取电力系统中的动态信息及平稳信息,为电力系统的运营和操控创造了新的实现途径。该系统中运用了PMU的几个特点:(1)对发动机的功角进行直接测量;(2)时间上每隔40ms就会向调度总站报告一次电网的运营数据;(3)利用GPS技术为每个数据做上标记,以便在同一时刻获得不同区域的数据,实现了电网动态数据的有效监测、记录以及电网内的波动、电网低频振动警告,提高整个电网运行的平稳性。

3.3智能电网管理一体化技术

一体化的智能管理技术主要是以对信息的收集、储存与管理,制定出相关的管理技术,促进各方工作的调度与管理为主要的内容。在对海量的信息进行处理时的速度与准确度较高,可以对动态的以及静态的信息进行拟合取读,最大程度上为智能电网的数据分析提供数据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实现智能电网调度工作的高效化,在开展智能电网的管理工作时应该注重对对电网管理一体化技术的运用,注重一体化数据与模型管理技术、地理信息接入技术、智能可视化技术在对智能电网进行管理中的运用,提高数据资料记录的准确性和对自然灾害的预测与抗风险的能力。

3.4电网运行的智能决策技术

建立智能电网调度运行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服务电网的运营,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在电网调度工作中,电网运行方式是否合理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先决条件。电网运行方式的制定是在预先对电网进行负荷预测的基础上,制定电网中的输变电器械的维修实施发电计划,实现电网安全平稳运行。当电力系统在运行时,人们通常考虑的是在n-1故障发生情况下的安全性,指的是当电网受到某一干扰后,保护、开关以及闸门正确运行,不采取相关的稳定性调控措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其他元件不受损失。这种方式因为计算量庞大,在检修时往往费时费力,工作效率极低。而采用智能电网调度技术可以实现电网运行情况的在线分析,这样就大幅降低了电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3.5新能源接入控制技术

智能电网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兼容性,因此智能电网未来的发展一定会兼容更多的其他能源输出方式,尤其是清洁能源,但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使得新能源发电系统都能并入现有的电网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需要了解新能源发电系统的电力特征,包括复杂的电网频率,发电功率等问题,在并入智能电网之后需要解决的是怎样进行科学统一的调度问题。

4应用分析

4.1对能源分布接入控制技术在电网管理中的应用

为有效促进电网的稳定、安全、高效运转,应该对能源的状况进行收集与研究,不仅要对分布式能源加以关注还应对可再生能源的状况进行研究,在对这些能源进行开采与生产时,应该收集这些能源开采时的用电功率以及电压,以保证智能电网在开展调度工作时能够以精确的数据和较高的速度为能源的生产提供合适的电能保证。

4.2安全校对核实的应用

安全校对核实是对电网调度计划和运行安全校对的核心技术支撑,主要是针对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评估、安全校对评估工作,提出科学合理的调整建议。利用动态稳定、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等多种稳定方式,以此适应不同样的运行环境,对发电计划和检修计划等进行全面、灵活的校对核实工作,针对稳定问题和安全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4.3智能化的整合关键应用

智能调度系统中需要用到很多的应用,包括数据库应用,模型可视化应用,大量信息内容的存储、读取应用,地理位置信息导入应用等诸多应用,智能调度系统就是要将这些看起来独立的应用整合到统一的调度平台之上,分别利用这些技术对电网进行监测,控制,数据处理等。以上提到的应用都是智能电网调度中比较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智能调度系统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

4.4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的应用

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是实现电网实时调度的技术支撑,主要目的是实现电网运行的安全分析和全景化监控、实时监控科学预警和智能分析,对系统整体运行的数据进行动态化评估。从空间、时间和业务等多个角度和层面,完成对电网运行的全景监控、智能预警和故障分析诊断等。并且可以在线对电网运行的情况评估分析,对于出现问题的部分发布警告并及时预警;还可以在线分析电网运行的整体经济性和安全性等。

5结论

随着我国对能源的重视,智能电网的建设将会加快步伐,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解决智能调度系统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建设一个强大的智能调度系统。

参考文献:

[1]胡毅.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发展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0).

[2]于劲松,秦香春.智能电网技术应用与发展[J].科技风,2010(21).

[3]欧昌岑. 电网调度可视化预警系统[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0(19)

论文作者:徐颖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智能电力系统调度技术探究论文_徐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