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一体化时期,人们物质生活水准有了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对于自身居住环境方面也有了更高要求。继而,园林工程建设项目的出现推动了城市文明化的发展。园林工程的决策者、实施者等,都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而我国也非常重视对园林工程的规划与建设,园林工程建设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建设。
关键词:市政园林工程;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市政园林工程是完善城市功能、保护城市生态的重要方法,其建设不仅要符合工程学、植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专业要求,还要能体现城市特色、传播城市文化,成为城市装饰符号。从以上建设要求能够看出,园林工程管理内容多而杂,任何一方面存在不足都有可能影响园林工程质量及最终呈现效果。实现规范化管理具备极高的现实意义。
1市政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管理目标不明确
尽管很多市政园林工程建设单位都组建了专门的工程施工管理小组,但并没有根据市政园林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施工管理目标,导致管理目标不明确。另外,市政园林工程项目本身庞大,且施工过程非常复杂,故对施工管理专业水平及技术等要求都非常高,但实际的施工管理中专业人才并不多,难以对工程质量进行把控,细节问题管理也不到位,相应的管理目标也得不到明确。
1.2施工队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不高,且缺乏施工质量管理意识
很多市政园林工程建设中都是临时拼凑施工队伍,并没有对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进行评估,导致园林工程施工不专业。部分施工管理人员是直接从施工人员中选拔上来,在施工质量管理意识方面非常缺乏且经验不足,也没有得到专业训练,影响市政园林工程施工管理质量,与园林设计的初衷有很大的出入。
2市政园林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建立健全园林施工管理制度
园林施工作业流程和步骤比较复杂,难度相对较高,为了确保施工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施工质量,必须要加强相关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加强园林施工管理,才能确保各施工企业有章可循,科学规范地开展园林施工。首先,应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城市建设管理规范要求下,针对园林工程建设设计科学的管理方案,更好地指导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其次,与城市建设实际需要相结合,加强制定与城市发展和园林相适应的施工制度建设,确保园林施工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改进。再者,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完成相关审批之后,必须要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有效监督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情况,确保园林施工科学性与规范性。最后,应针对园林施工工程,制定明确的管理标准,科学控制每一个施工环节,通过完善的管理措施,提升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更好地保证园林施工质量。
2.2优化植物栽植技术
绿化植物在园林施工中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不同植物的外形与五彩缤纷的颜色均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园林植物造景对园林建筑景观有明显的衬托作用,从色彩视角来看,绿色植物衬托以红色、黄色、白色、灰色为主的建筑色调,能够凸显建筑色彩。此外,植物的自然形态与质感可以衬托人工硬质材料构成的规则建筑形体,建筑的光影反差和植物的光影反差能营造灵动的情趣。施工技术人员应充分发挥植物造景的功能,在栽种园林植物的过程中,合理安排景物、建筑、围墙、屏障、道路之间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需要注意的是,园林植物有一特定作用———在某一合适的地方作为障景、庇荫、限制空间和视线焦点,在栽种植物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协同园林设计师认真研究大面积种植某种植物的区域,设计单株植物的具体分布与配置方案,准确计算植物的种植面积和区域空间。合理规划植物分区,将不同植物种植区域分划成更小且能象征各种植物类型、大小与形态的区域。同时,施工技术人员可以有选择地将种植带内某一区域标注高落叶灌木,在另一区域栽种1组观赏乔木,这样既能够体现植物造景的空间美感,又可以突显植物色彩和质地间的关系。在处理植物种植区域内的高度关系时应准确分析不同植物区域的相对高度,做好植物造景立体布局工作,体现植物的高低层次与空间美感。
2.3原材料管理
在进行购买原材料之前,应分析在运输途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样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管理人员应掌握购买的资料,制定购买方案,我们也要注意购买的时间,春天是种植的最佳时间。管理人员还应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管理人员还需要注重对植物的浇水和施肥,应经常进行对植物的浇灌处理,来增加光合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工作人员在修剪植物时,要避免过度修剪。我们还应把握植物的质量问题,尽可能选择一些成活率高的,并且对环境适应较强的,这样不仅降低了我们对于植物的成本,还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工作人员还需要注重对植物后期的培养。
2.4加强现场管理
第一,构建现场管理规范化体系,以此为依据开展施工现场管理。第二,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施工进度总结,及时反馈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实现动态化监管、动态化完善。第三,加强施工风险控制,例如市面上已有的信息化环境监测系统。对施工现场自然条件进行实时监控,提前防范极端天气对园林工程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第四,引入逐级审批制度,即在完成每一工序、模块的施工作业后,对施工质量、进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检验,审批合格后方可进行之后的工序。例如,开展施工预检、隐检等工作,在某模块施工前,再次确认施工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并对隐蔽工程建设质量做重点关注。该方法将整个园林工程管理划分成多个模块,通过对各模块实施情况的精细化管控,以确保最终建设目标的充分达成。例如,当某模块审查过程中发现其施工进度延误后,应通过延长施工时间、调派更多设备及人员的方法,在确保施工质量的条件下,缩短之后作业模块的工期,以对进度延误问题进行弥补。
2.5重视养护管理
首先应该保证用水量的有效控制,在夏季水量充沛时,注意幼苗的排水,避免积水而导致根部腐蚀。当外界温度较高时,常对苗木进行施肥,保证可以健康生长。在幼苗施肥工作中,风景园林使用的是有机肥,在进行施肥过程中必定要将肥料均匀撒放在土壤表面,让其可以均匀吸收。其次,在种植过程里,开挖及种植过程中防止树木根系被伤害、将预算管理的用处落实到动工、养护的每个细节。在园林施工工作中,确保树木养护有最好的养护,达到风景园林的效果。最后,对苗木的养护工作中要关注到病虫害的防范工作,尤其是夏季,在平常的工作中需观察苗木,尽早发现病虫并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方法并且给予治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必须在药物喷洒完毕后,做好自身的防护处理,避免中毒。并且修剪好树木,尽量在晴天开始这项工作,将枯死树枝、病虫及时除掉,且定期修剪草坪,从而方便其生产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以保持其美观的外表。
结语
加强市政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措施,确保园林工程正常进行,保证各个环节施工质量,促进园林工程整体施工效果,不断优化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措施,强化园林工程各个施工环节的管理,提升监督管理水平,并做好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才能整体提升园林工程质量,发挥更大的效益,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新伟.市政园林工程施工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园艺文摘,2018(9).
[2]郭志军.现代园林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探究[J].湖北林业科技,2017(5).
[3]田胜,杨静.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控制及相关问题探究[J].现代园艺,2018(19).
论文作者:王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植物论文; 园林论文; 园林工程论文; 园林施工论文; 市政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