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妇产科护理中的产后盆底治疗论文_封海霞,周慧珍,梁志芬,吴莉莉,秦彩容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妇产科 530021

【摘 要】目的:分析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开展康复治疗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用我院收治的9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围绕产后常规盆底康复治疗方法(n=45,对比组)与常规盆底康复治疗联合护理干预方法(n=45,观察组)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情况有效率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康复治疗及护理方法,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盆底肌力功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盆底肌力;效果

引言

足月妊娠产妇在经阴道自然分娩后,会减弱盆底肌力,引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而盆底结构组成有肛提肌和韧带,具有维持盆底功能的作用。临床治疗中盆底功能损伤后需要较长的修复时间,影响了患者的产后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区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按患者的就诊顺序开展随机分为对比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比组中年龄为24~34岁,平均年龄为(29±2.4)岁,孕周为39~42周,平均孕周为(40.5±1.6)周;观察组中年龄为22~34岁,平均年龄为(28±2.1)岁,孕周为39~40周,平均孕周为(39.5±1.3)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开展常规性盆底康复治疗,内容包括:有意识提肛、多功能盆底生物反馈仪等。对比组实施常规性盆底康复治疗联合常规护理,其中常规护理中有: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进行各检查的开展等。观察组实施常规性盆底康复治疗联合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实施内容为下:

(1)盆底康复训练,①盆底肌肉锻炼,指导患者开展尿道、肛门及会阴部位的盆底肌肉主动锻炼方法主要为正确地收缩运动,在保持较好的收缩状态后逐渐放松,收缩活动重复15min,1日2次。②使用盆底生物反馈仪器开展盆底生物反馈,通过压力曲线、肌电图等形式将肌肉活动信息转化为视觉及听觉信号并反馈给患者,为其提示异常和正常状态的盆底肌肉活动状态,进行正确盆底肌肉训练的调整,从而构成条件反射,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③电刺激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探头及电极片,并于治疗前叮嘱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开展治疗,将电流强度以患者的能耐受程度开展针对性的调整,每次持续电刺激20min,一周2次,以持续10次治疗作为一个疗程。

(2)护理干预实施,在治疗前期开展疾病相关知识、盆底康复训练方法等健康宣讲,提高患者对疾病及盆底肌肉的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监督患者正确排尿,并告知患者在有咳嗽及运动前应先进行盆底肌肉收缩,治疗期间杜绝性生活;确保住院环境的安静化和舒适化,在实施盆底康复训练中为患者提供布帘遮挡或者单人病房等措施保护患者的隐私。期间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盆底肌肌力变化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在治疗阶段中贯穿心理护理干预,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患者的心情及处境,并倾听患者的倾诉,对其存在的压抑性情绪进行疏导,建立对疾病的正确看法,尽早走出心理阴影,提高盆底康复治疗的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情况,使用会阴肌力测试法开展盆底肌力恢复治疗效果的评价,分为1-5个等级,等级越高表示盆底肌力恢复情况越好,有效率计算为≥3级,无效为<3级。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统计,计数资料(盆底肌力情况),用n/%表示,采用x2检验,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并以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中,1级1例、2级2例、3级10例、4级15例、5级17例,总有效率为93.3%;对比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中,1级4例、2级7例、有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

表1两组的镇痛需求与护理满意度[n(%)]

3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由诸多种病因引起的盆底支持结构薄弱,导致盆腔内器官发生功能异常移位,通常伴有尿失禁、器官脱垂、阴道壁膨隆等。多数女性产后均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该病的发生会导致产妇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此外,阴道分娩过程中,胎儿过大、产程过长、器械助产等均可导致盆底周围组织损伤,降低尿道闭合压力。但是不仅阴道分娩会导致患者盆底功能受到影响,选择剖宫产时,产妇的盆底功能同样也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这是因为,娠期间,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子宫体积、重量逐渐增加,进而导致盆腔解剖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因重力作用下的慢性牵拉,导致盆底韧带、肌群等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

结论

术后疼痛是病人生理与心理恢复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是现代护理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常规性护理虽可大致满足外科手术后患者的需求,但其多以药物镇痛为主,未能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特征,因此镇痛效果较有限,患者往往恢复缓慢,镇痛药使用量也较大。而疼痛护理能够根据患者疼痛程度与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干预。

参考文献:

[1]张淑梅.盆底中医护理在高龄产妇剖宫产后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06):148-149.

[2]王秋霞,宋春辉.综合护理在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6(02):144-146.

[3]王文娟,张毅,马迎梅.高龄产妇盆底康复治疗研究现状[J].双足与保健,2018,27(07):193-194.

[4]陶艳萍,钟雪梅.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9):103-104.

论文作者:封海霞,周慧珍,梁志芬,吴莉莉,秦彩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8月上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  ;  ;  ;  ;  ;  ;  ;  

浅析妇产科护理中的产后盆底治疗论文_封海霞,周慧珍,梁志芬,吴莉莉,秦彩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