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停招成人脱产班想到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论文,脱产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教育部发出了普通高校从2008年开始停招成人脱产班的通知。
此前,教育部发布过一个“弱化版”的停招通知,那场停招成人脱产班的风波,只涉及部属高校。显然,那是全面推出停招成人脱产班政策的第一个步骤。
对中国高等教育稍有了解的人都会承认,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名目之繁杂混乱,实为世所罕见。扩大开去,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各种办学名目也显得十分杂乱。停招成人脱产班,可以看做是将多年来交叉混乱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逐渐来一个清理归并的开始。
停招的警示作用
几乎所有评论都一致承认,办成人脱产班,会占用学校的资源,增加教师和校园管理的负担,影响学校“本职”办学的质量。
有的学校甚至将本科和研究生都搬到了新的校区,旧校区全部用来办成人脱产班,等于快速把学校的办学规模扩大了一倍。但是办学资源和能力却没有也不可能扩大这么多。显然,成人脱产班的存在,加重了校园基础设施紧张,客观上在校园内全日制教育扩招的基础上,更加刺激了学校大兴土木扩地盖楼的心思。而全国高校大搞基建,正是这一两年来全社会批评的焦点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说,成人脱产班也是该停。
更重要的是由于成人脱产班的质量不一、标准不一、学时不一,一些学校管理松散,所谓的成人教育几乎成了滥发文凭的代名词。这种状况造成的成人脱产班因考试作弊因文凭颁发出现纠纷的各种事件,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这也是成人脱产班全面停招的一个理由。
总而言之,成人脱产班确实该停。而基于上述方方面面理由,成人脱产班停招之后,自然会在同样的方面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
至于负面影响,大概无非是令不少成人失去了进入围墙内的校园,重温校园生活的机会。此外,不少高校要从此失掉一笔财源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葛道凯认为,“这些举措,是在为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的健康发展做基础性的工作。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脱产班停招表面上是政府行为,实质上是因为在相当程度上,我们还没有遵循或者没有找到发展这种教育形式的基本规律。这一政策发布对于远程教育规范发展也有非常强的警示作用,要求远程教育更加规范。”
成人脱产班停招后,成人教育就真正变成以业余、远程学习为主了。这一场停招过后,成人教育,将更加需要远程教育的帮助。或许,成人学历教育,甚至还将逐渐完全归并到现代远程教育的轨道上来。
一只正在逐渐收拢的手
与成人脱产班停招的消息一起,还看见了其它一些相关的消息。
其实,最近,教育领域的禁令是一系列的。成教脱产班停招,只是其中之一。如果不局限于某一领域,跳出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局部视野,将这些教育相关问题并列视之,可以看到某些同样颇有意味的东西——即使仅仅是猜测。
停招成人脱产班,还有一个原因:有个别机构挂靠名校办成人脱产班捞钱。高校品牌是靠一代代教师和研究者,靠国家的资源,在漫长的时间里慢慢积淀出来的,乃是公器。这种窃公器以谋私利的行为,也加速了成人脱产班停招的进程。
与此有联系的是,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该省成人高校招生政策中强调,成人高校不得举办“超前班”、招收“超前生”、“预科生”、“跟读生”。
公立学校之所以能办颁发文凭的教育,使用的乃是国家的资源及国家赋予和认可的权利。但是,商品社会,市场经济,在社会转型期人们急于谋取利益的情况下,人们赚钱的才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种种名目之巧,手段之多样,几乎足以写成一部大百科全书。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们需要学历和学位证书,掌握学历和学位发放权的某些高校,在失去监控的情况下,当然会绞尽脑汁地挖掘手上这个宝贝的价值。“超前生”、“预科生”、“跟读生”等花巧名目,无非是学历和学位被价值化的副产品。
继普通高校全面实行学籍电子注册之后,从2007年起,成人高校招生也全面实行了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电子注册,自然比传统注册方式更加方便,并且减少了被作弊篡改的可能。与高校毕业生学历证书全面电子注册相比,异曲同工。
2007年北京市成人高校招生简章中规定,报考高中起点升本科或高中起点升专科的考生,应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报考专科起点升本科的考生,必须是已取得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高等专科毕业证书或以上证书的人员。而往年的招生简章中有关“报考高起本、高起专的考生应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以同等学力报考者,年龄须满19周岁”的规定消失了。
从这些消息里面,仿佛隐约可见一只正在逐渐收拢的手。在这只手里,许多原本四处蔓延的线条,正慢慢被强行回收、归并。
取消普通高校成教脱产班——成人高等教育形式的简化、归并,变得规范且便于管理。
统一电子注册——教育部一方面规范高校学生学籍管理,杜绝假文凭;另一方面,也对高校学生的文凭加强了控制,并将高等教育文凭的最高管理权收在国家手中。
取消同等学力——在考试升学方面,不再承认除国家发放证书之外的其它评价标准。当学校的学历教育同时也意味着社会评价尺度和社会层级流动机制的时候,只承认政府的许可,不承认其它任何标准。
对学历教育的规范管理、对学历证书的加强监管,都是针对目前混乱的社会情况。一段时间以来,社会舆论对假文凭和某些高校参与制造假的“真文凭”,以及成人教育质量下滑的批评声音日渐强烈,目前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显然是对此的积极回应。
无奈之举和治本之策
学习,是现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大宗消费之一。其原因,乃是当人口众多,资源稀缺或被控制时,人们想要生活下去,只得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所需的资源。而劳动力有高低之分,更高级的劳动力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生活资源。学习,或者说教育,目前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如今国人的心目中,其实只是劳动力提升或再生的手段。
一系列紧缩政策的推出,主要目的是针对成人教育办学中出现的一些不规范行为。之所以每个领域都有无数巧立的名目,而那些学校和培训班借这些名目便能源源不断地从人们口袋中掏出钱来,根源便在于,对于现在的和未来的劳动力们,那一纸学历证书实在太过重要,有了它就有了劳动力资格证明,就意味着能顺利地被人雇用,挣来所需的生活资料。对这一纸学历证书的争夺,从幼儿园起就开始了。于是,学历和学位被当成特殊商品,以特殊形式进行售卖。而与之相关的考试资格、升学资格,自然也变成了商品,等于是学历与学位的“增值价值”。“超前生”、“预科生”、“跟读生”,就是这层关系的具体体现。
天下之乱,皆因有所求而起。为何有所求?有的是源于天性,有的则是被逼的。如果文凭没有与雇佣关系和社会阶层流动机制挂钩,又何来斯乱?
再回头看前面各条政策,品味其中滋味,无法不令人感慨。那些政策,实是无奈之举。人口实在太多,可分配资源实在太少,不走“化人口优势为人才优势”的道路,大约是很难找出其它路可走的。
但是,怎么办学,办什么形式的学,完全由政府说了算,由政府来决定,对有各种不同需求的中国高等教育来说终究不是根本的办法。
例如许多反对停招成人脱产班的意见就认为,许多高考落榜生年纪小不能或不愿马上就业,又有深造的愿望,为何不能让他们上成人脱产班呢?尽管有些意见有合理之处,但如上所述,“一刀切”也确是无奈之举。政府的导向是希望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转变千军万马奔大学的倾向。各个重点大学普通大学都办成人脱产班,不是正确的方向。
但是无奈之举以后,是否该考虑治本之策?不能不承认,目前办学中受到公众诟病的一些现象,一方面来自部分高校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一方面也来自普通高校学历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和学历文凭的分立。正因为高教学历文凭没有统一,才使得成人教育学历文凭滥发成风,办学质量堪忧。我们希望把停招成人脱产班,看做是将多年来交叉混乱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逐渐进行清理归并的第一步。但愿这预示着管理部门正在考虑并逐步实施将分为两个体系的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逐渐合而为一,设立颁发文凭机构的准人、退出、惩戒机制并予以监督,批准建立有资质评定教育质量的社会机构。如此成人学历教育的状况才能从根本上结束混乱变得健康。
另外,我们也看到,停招成人脱产班对规范地开展远程学历教育的机构是个利好消息。各级电大的开放教育、各个网院的网络学历教育,主要面向的都是在职成人,没有了各种质量堪忧的成人脱产班,更可以专注地投入在线教育和学习支持服务之中去。也给各个学校,将函授教育、继续教育与远程教育相整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