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钢铁工业发展机理及空间格局演变研究_钢铁工业论文

日本钢铁工业发展与空间格局演化的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工业发展论文,格局论文,钢铁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0-0585(1999)03-0282-07

中图分类号:K91;F416.31 文献标识码:A

1 导言

钢铁工业作为典型的大型装置型原材料工业,在推动与维持战后日本经济特别是工业的高速发展上曾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还直接影响乃至决定日本工业的空间分布格局。钢铁、造船、机械、石油化学等重化学工业企业的太平洋沿岸带状地带的集中配置,构成了日本工业空间分布体系的基本格局,并基本奠定了资源贫乏的岛国的工业空间配置模式。7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工业发展重点从大型装置型产业转向高级组装型产业,钢铁工业发展外部条件发生变化,钢铁工业企业强制实施合理化,产品结构与空间结构发生重组。

现代日本钢铁工业始于1901年,其后历经了多次大起大落[1]。 在日本高度经济增长期间,同其他制造业一样,生产急剧膨胀,在1973年前后,日本钢铁工业产品产量达到顶峰,生铁超过9000万t, 粗钢近1.2亿t,钢材超过1亿t,有力地支撑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高速经济增长结束,钢铁工业也由盛到衰,生产发展停滞,钢铁工业在制造业中的地位逐渐低下。进入80年代,由于日币升值的影响,钢铁工业衰退进一步加剧,销售额以及付加价值额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急剧下降。尽管如此,日本钢铁工业在世界上仍具有雄厚的实力。1995年生铁产量7490万t,粗钢产量1.164亿t,钢材9562万t,其中粗钢产量仍为当年世界第一;连铸比高,达95.8%;技术含量大,以汽车表面处理钢板、油井用钢管、特殊钢等为主,附加价值高;钢铁产品出口占总产量的1/4,是世界钢铁重要供给基地。本文通过对影响日本钢铁工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原料供给、技术进步、企业的市场分割行为、以及其他微观区位条件与产业政策、地域政策等因素的分析,揭示了日本钢铁工业空间格局演化过程及其内在机制,并对中国钢铁工业的空间格局重组提出了若干建议。

2 日本钢铁工业空间格局动态演化

日本钢铁工业空间分布基本态势的动态演化,可从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空间分布的变化观察到。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为:最初是以原料地指向型为主的八幡、釜石、室兰,进而在作为钢铁产品主要消费地(京浜、阪神、北九州)的工业地带内的尼崎、广田、小仓、船町、京浜,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则主要为大都市地域(包括京浜、阪神工业地区在内)及其周围地区的千叶、水岛、加古川、名古屋、界、君津、大分、吴和福山等地集中配置(表1)。1973 年石油危机以来,开始改变从前以规模经济为标志的大量生产体制,高能耗、低附加价值的钢铁工业发展势头骤减,钢铁厂家不再新增高炉,而转向缩减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与品种[2]。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日元升值, 国际竞争力下降,开始关闭工厂、削减人员,向钢铁以外的领域拓展。随着高炉工厂的关闭、合并等,钢铁工业越发体现出在空间上集中于大城市圈及其周围地区(图1)。 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一般是属于利用大型专用船舶运进煤炭、铁矿石等原料,在具有水深15m 以上接岸条件的填海造地上配置的临海工厂,即大多都是位于距旧海岸线1~2km处的地域[3]。

表1 日本主要钢铁联合企业所属钢铁一贯制工厂的变迁

Tab.1 The change iron and steal factories owned by the main iron & steal enterprises in Japan

企业名称 ~1924年 1925~1945年1946~1954年

新日本制铁(株)釜石(岩手县)

八幡(福冈县)

室兰(北海道)

广田(兵库县)

川崎制铁(株)千叶(千叶县)

日本钢管(株) 京浜(神奈川县)

川崎(神奈川县)

佳友金属工业(株) 小仓(福冈县)

神户制钢(株) 尼崎(兵库县)

日新制钢(株)

企业名称1955~1972年

1973年运转/区位

~现在关闭 类型

新日本制铁(株) ×■

○■

○■

×▲

东海(爱知县)○△

界(大阪府) ×△

君津(千叶县)○△

大分(大分县)○△

川崎制铁(株)○△

水岛(冈山县)○△

日本钢管(株)×▲

○▲

福山(广岛县)○△

佳友金属工业(株)×▲

鹿岛(茨城县)○△

合歌山(合歌山县)○△

神户制钢(株)×▲

加古川(大阪府) ○△

日新制钢(株)吴(广岛县) ○△

注:■创立时期为原料地区位类型;▲1945年以前消费地区位类型;△1945年以后接近消费地区位类型;○运转;×关闭。

图1 日本钢铁联合企业(工厂)分布比较

Fig.1 The comparison of spatial alocation of Japaneseiron & steal enterprises(factories)

3 日本钢铁工业发展与空间格局演化机制分析

3.1 产业结构转化等所引起的钢铁工业竞争条件的变化

日本钢铁工业发展主要取决于钢铁工业竞争条件。钢铁工业竞争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受产业结构状况的影响。日本经济高度增长以来,产业结构出现了明显的重化学工业化。从1955年到1970年,日本重化学工业企业数、从业人员数以及产值占整个工业的比重分别从18.6%、37.4%、44.6%增加到占28.4%、49.6%、62.3%。其中机械工业增长极为迅速,上述比重从分别占8.7%、18.5%、14.7%增加到占14.8%、31.2 %、32.4%。机械工业是钢铁工业产品主要耗用部门,机械工业的急速发展促进了对钢铁工业产品的需求,从而有利于钢铁工业竞争条件的改善,加速了钢铁工业的发展。但进入70年代以来,以下环境条件的变化引起日本钢铁工业竞争条件发生变化,导致钢铁工业发展减缓乃至停滞:第一为工业发展的重点从以大型装置型产业转向高级组装型产业,产业结构向轻型化方向进展。第二为随着日元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装置型产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转移扩散。例如韩国粗钢产量从1976年的351.1万t,增加到1994年的3374.5万t,连铸比达97.8%, 超过日本两个百分点,其中,浦项综合制铁粗钢产量已接近日本最大钢铁企业新日本制铁。这样,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大型装置型产业的发展,致使日本该产业的竞争性减弱,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致使有效需求减少,限制了生产的发展。第三为国内制造业钢铁产品需求市场的缩小,致使生产萎缩。一方面由于许多国内制造业向海外转移,国内“空洞化”现象普遍,另一方面,国内制造业的结构转化也使得大量消耗钢铁工业产品的产业如造船等规模缩小,这些大大地加剧了国内钢铁市场的萎缩。

3.2 市场地域结构以及钢铁企业市场分割战略变化

日本钢铁工业空间格局的演化则是由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为竞争国内市场所实施的市场分割战略的结果。日本钢铁工业制品的80%左右以国内市场为销售对象。在地域上主要在从关东到北九州之间的太平洋地带,关东与关西各占半壁江山,各主要钢铁工业企业为了有效分割日本国内市场,均采取了东西基地的布局形式[4]。 后随国内市场态势的变化,工业产品的销售地域开始逐步从关西转为关东。钢铁工业产品的有效需求地域,也随着金属、机械工业配置的变化(集中于关东地区以及中京地区)和人口向三大都市圈集中而伴随的建筑业用钢铁产品的需求地域重点向东部转移,最大的钢铁消费地域(东日本)成了日本钢铁工业新设、改扩建、或保留高炉的重点地域。相反,关西地区尤其是北九州地区,以及北海道地区的高炉成为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关闭的对象或预选者。另外,钢铁工业空间格局的演化还受到处于不同区位以及不同时期建设的钢铁企业在生产技术水平以及能否适应钢铁产品结构高级化发展方面的影响。1995年末全日本共有高炉42座,其中运转高炉30座,运转率为71.4%,但在高炉容量4000m[3]以上的大型高炉17座中,有15座运转,运转率为88.2%。大型高炉一般是六十年代以来建设,且布局在临海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而其他地区的较小型高炉较易成为钢铁企业关闭的对象。另一方面,日本钢铁工业产品结构不断升级,粗钢中特殊钢、钢材中特殊钢钢材的比重不断增加,1965年特殊钢占粗钢的9.2 %,而1980年则占15.2%,1995年更占18.9%。相对较新的钢铁企业由于设备新,又多位于大城市周边,容易得到获取高水平的技术人员以及高技能的劳动力,将在竞争中处于相对领先地位,从而对钢铁工业空间格局的演化产生作用。

3.3 原、燃料等生产要素组织与供给的变化

近代日本钢铁工业建立初期,是以依据于自身的原料、燃料供应为前提的[5]。 日本的第一座洋式高炉在釜石铁矿成立是因为釜石铁矿具有铁矿石、燃料木炭、粘土原料、石材以及作为水车动力源的水力条件等方面的优越条件。作为现代钢铁工业成立标志的八幡制铁所,为原、燃料运输方便,选择八幡村的临海区域配置工厂区,使日本钢铁工业企业开始了从内陆铁山转为临海配置[6]。其后1907 年在北海道的输西(室兰),建起了以北海道石狩煤田的炼焦煤为依托的另一原料地指向的大型钢铁工业企业。在本世纪初期(日本明治、大正年代)的钢铁工业是明显的原料地(燃料地)指向,代表的制铁所有八幡,釜石和室兰。

从1930年开始到1945年,日本军国主义政治下的军事工业发展对钢铁需求的增加,相继在作为钢铁产品主要消费地的阪神、京浜等工业区域内建设新的钢铁联合企业,是因为当时的日本钢铁工业开始利用国外主要是亚洲地域的原料及燃料,港口区位是运费最小的区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钢铁需求以及国外原料来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进一步加强了使钢铁工业企业在位于临近工业区域中的主要消费市场区域集中。铁矿石、炼焦煤的国外依存日益增强,铁矿石与炼焦煤的海外依存度都达到了近100%,进口原、燃料的来源发生较大变化, 开始主要依赖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美国等澳洲、美洲国家,这导致日本钢铁工业企业呈现典型的临海区域集中配置。

3.4 工业基础条件状况的影响

钢铁工业是典型的装置型产业,特别是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用地面积大,用水多,因此用地、用水等工业基础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钢铁联合企业的微观配置。日本是多山的国家,人口密度大,地形复杂,因此适合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用地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钢铁工业的空间配置。因此,考虑到铁矿石与炼焦煤运输便利等,在临海利用填海造地等接岸地域配置了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住友金属鹿岛制铁所就是一座在临海利用填海造地配置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代表例子。鹿岛地区是茨城县综合开发振兴计划(大纲)中的鹿岛滩沿岸地域综合开发计划——临海工业地带造成计划的指定地域,同时以能够提供广阔的用地与丰富的用水,以及通过公共投资先行进行了港口建设,加之距重要工业地区(消费地)的京浜地区仅80km的地理位置优势,因此使得住友金属工业决定在鹿岛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7]。

3.5 产业政策与地域政策的影响

日本钢铁工业发展受产业政策、地域政策的影响。在本世纪20年代后期(日本昭和年代),为适应日本军国主义扩充军备的需要,产业政策向包括钢铁工业在内的军事工业倾斜,从而使钢铁工业有了急速发展。“二战”结束时日本钢铁工业几近瘫痪,然而,战后由于导入向钢铁工业在内的重化学工业倾斜的生产方式以及由于朝鲜战争引起钢铁产品等的需求增加,日本钢铁工业奇迹性地实现了复兴。进入高度经济增长期后,以“设备投资带来设备投资”这样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内部循环”式发展的产业政策下,产生了国内庞大的生产用机械需求以及个人收入增多带来的作为个人耐用消费品的机械(家庭用小汽车等)的需求等,都带来了国内对钢铁工业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拉动钢铁工业的发展。然而由于受两次石油危机以及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的日币升值的影响,日本产业结构政策向高附加价值的高加工度产业倾斜,同其他原材料工业一样,钢铁工业出现了停滞与衰退,销售额以及付加价值额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急剧下降。

地域政策对钢铁企业在用地取得、供水、交通等方面影响很大。象水岛、鹿岛分别是新产业都市和工业整备特别地区指定地域,在用地取得上得到了诸多政策上的优遇,可以取得需要的广阔用地,因此均成为日本最大钢铁联合企业的配置地域[7]。

综上所述,日本钢铁工业发展与空间格局演化的拉动力是钢铁市场需求。钢铁工业发展,是钢铁工业企业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结果,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为维持竞争优势以及实施市场分割战略引起钢铁工业空间格局演化。日本钢铁工业发展与空间格局演化的推动力首先是钢铁工业竞争条件和原、燃料等生产要素组织与供给状况,前者受产业结构、相关产业发展及变化。后者受技术进步的深刻影响。其次是企业的市场分割战略以及工业基础条件状况。前者受市场地域结构发展及变化、后者受技术进步的深刻影响。同时产业政策、地域政策在程度不同地影响着钢铁工业的发展与空间格局演化(图2)。

图1 日本钢铁工业发展动态与空间格局演化机制示意图

Fig.1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spatial pattern and the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Japanese steal industry

4

日本钢铁工业发展与空间格局演变对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启示

4.1 对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1996年粗钢产量突破1亿t大关,效益指标等有所改善,连铸比上升,吨钢综合能耗下降,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国际化,钢铁工业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我国钢铁工业适应国内产业重组的压力日益增大,面临国外大型跨国钢铁企业的挑战不断升级。在产品结构上存在着成本高、品种少、质量低,缺乏竞争能力;在工艺结构上存在着设备老化,连铸比低,高炉容量小,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与效益;效益、连铸比、能耗、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同日本钢铁工业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针对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问题与实际,笔者认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应重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对于中国这样一个12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1亿t粗钢产量并不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但就目前来讲,应更多地关注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品种,尤其是集中开发进口替代产品,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钢材,从而不仅是从量,更从质上跻身世界钢铁大国行列。

第二,加速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在尽早的时期内实现从平炉钢向转炉钢或电炉钢转换,提高连铸比,从而从技术上保证提高产品质量。

第三,通过合并、兼并、联合的手段改变当前钢铁企业规模小,缺乏规模经济的状况,是关系到钢铁工业自身发展的关键。因钢铁工业是装置型工业,企业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模经济的主导作用。

第四,针对以钢铁工业企业尤其是具炼铁、炼钢、轧钢于一体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为中心而形成的内陆城市(钢城)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当前严重依赖钢铁工业的产业结构,适时适地发展其他产业。而作为钢铁工业企业本身必须构筑在成本以及产品品种、质量上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必须创造条件开展多元化经营及向其他相关或新兴产业领域拓展。

4.2 对中国钢铁工业空间布局的启示

我国钢铁工业内外部条件尽管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内陆原、燃料地布局为主的空间格局,并没有因市场化、国际化的推进而发生较大的改变。这种空间格局,是建立在利用中国各地低品位的铁矿石基础之上的,虽然有利于利用国内资源,但因矿石品位低限制了高炉规模提高,使得我国钢铁工业企业除鞍钢、首钢、武钢、包钢外都没有达到国际上通常认为的最低300万t的合理规模。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严重受规模不经济的制约。我国铁矿石储量相对短缺,尤其缺乏高品位的富矿储量,仅仅依赖国产资源很难提高我国钢铁工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市场化要求空间格局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体现动态比较优势原则;国际化进一步要求积极参与国际劳动地域分工,在全球钢铁工业发展中获取竞争优势。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必须与市场化、国际化同步进行空间格局调整。

钢铁工业空间格局调整需同时与关停并转小型高炉企业,在临海地区增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结合考虑。我国在年钢产量超过200万t的企业中,除宝钢外,基本上都远离海岸线,属于非临海工业区位,完全区别于日本钢铁联合企业几乎都位于距旧海岸线1~2km处的区位。即使是宝钢也没有深水港作为依托,达不到像日本钢铁联合企业那样,进口铁矿石不经转运直接进入厂区,使得供应宝钢的铁矿石要在北仑港转装小船,从而增加了成本,也降低了同国外同类企业的竞争能力。

目前,我国大型高炉的建设在相当程度上必须依赖澳大利亚、巴西等海外铁矿石的供给,因此在附近能够比较方便地获取炼焦煤供应,且是钢铁工业产品主要消费地的临海地区(沿岸地段),优先配置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应该是我国钢铁工业空间格局重组的重中之重。而对于以国内某些低品位铁矿石为主要原料的内陆钢铁企业,应限制其新增高炉,尤其是达不到经济规模的小型高炉,对于已有高炉可主要让其自生自灭,在折旧期内充分发挥作用,并加快企业向多元化发展,从而尽快实现钢铁生产的空间调整。

收稿日期:1998-08-14;修订日期:1999-03-12

标签:;  ;  ;  ;  ;  ;  

日本钢铁工业发展机理及空间格局演变研究_钢铁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