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县新宁镇第一小学 开江 636250)
小学语文课文《翠鸟》是一篇精读文本,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活动和居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文中作者对翠鸟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美丽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写”是本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如此值得学习的范文,如何有效有趣地引领孩子们学习呢?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作粗浅的探析。
一、媒体展示,激发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直观性强,中年级学生尤其如此。于是,我在课前收集了翠鸟的图片。其意义有三:一是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了这段外形描写,头脑形成清晰的翠鸟形象;二是这样做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三是训练孩子们说的能力。然后,我制作了简洁而流畅的PPT,或图片,或文字,或翠鸟清脆的鸣声,穿插交织,通过课件,孩子们在文字的世界里学习语文,在视频的世界里领悟语文,在动画和声音的世界里去体验语文不一样的兴趣。
二、以趣促读,读出情趣
如果说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敲门砖,情趣则是语文教学的精神催化剂。教学中,尤其是精读课文中,笔者认为适宜的课件资料适时地引入,对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读书时的情感投入,确实起到积极作用。为此,我在教学翠鸟的外形和活动时,及时补充课件,先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翠鸟外形的美丽和行动的敏捷。然后再充分调动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己读的过程中体会翠鸟的“美丽和机灵”,在朗读中想象、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如教学第二自然段:“尽管小鱼是那样机灵,只悄悄地把头露出了水面来吹了个小泡泡,可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目光。有时,小鱼刚刚隐约可见,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刹那间,叼起一条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让学生体会情景朗读,教师给予提示:“悄悄地”读轻声,“吹了个小泡泡“也读轻声,表现出小鱼的“机灵”。“尽管”是个转折词,读得重一些。动词:蹬、叼、贴、飞需读得重,整个捉鱼的这一句都要快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一句:只有芦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就应该读得舒缓了,以表示余波未尽……可以请学生示范读,或比较读。从而体会小鱼的机灵,翠鸟捉鱼速度的快。
再如教学第三自然段: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吗?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又很深,不容易逮啊!”读出语重心长的语气,让学生比一比,谁的语气最像老爷爷的说的话?
三、读写结合,写出兴趣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不仅需要模仿,而且善于模仿。这是因为小学生受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局限,他们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可以说小学生的最初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中年级学生初学作文更是如此。叶圣陶曾经说过:“课文就是最好的范文。”所以小学作文可以从模仿起步的。本课在对翠鸟外形描写的这一段话就是一个读写训练最佳结合点,是练习写作的好材料。全段围绕“鲜艳”一词,分别从头部、背部、腹部具体描写。在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个片断后,我要求他们尝试模仿这段话介绍鸟的外形。从参与听课的同事们的教学观察来看,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所以,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我让自己的课堂慢了下来,给时间给空间,让孩子们拿出纸和笔,让他们进行了小小练笔式的仿写,从而践行“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新课标的全新理念,提升孩子们的读写能力,让孩子们写出自已的个体感悟,写出自己的兴趣。而这种实践的体验,也反过来丰富了本人的阅读教学实践。
四、文道相随,品出情趣
《翠鸟》写的简朴而及有章法,是孩子们学文写句的好范本。从文本看,作者在描写翠鸟的外形时,按一定的观察顺序写了翠鸟的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运用了比喻手法,写出了翠鸟的“漂亮”;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疾飞”,“刹那间”等词句的描写,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简练而文笔利落。其二,本文又很好地做到了“文道统一”:告诉孩子要热爱动物,就要与动物和谐相处。这一点,教师宜在教学中通过文本的理解和阅读的文字中浸润,并得于内心,化为情感。
概言之,读是语文之本,自然,整个教学过程中本人都很重视读书。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感悟和积累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然后通过模仿或重组的训练加以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这种“读书——感悟——积累——运用”的有序设计,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层层深人,富有实效。其中“感悟”是关键环节,它是读的目的,又是积累和运用的基础。在设计中,我不忘引导学生对语文文字的感悟,摆正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精练巧妙的设问,紧密有致的课堂组织,使得学生在课上有大量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听说读写议等活动,语文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所以,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如果都认真地这样做了,教学《翠鸟》,孩子们学得如此有趣,教“黄丽”教“燕子”也会有趣,那么,我们教学其他的“鸟文”,又何尝不是如此!“趣”在文中,生在“趣”中,我们的语文学习快乐而有趣。
论文作者:陈大平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0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翠鸟论文; 孩子们论文; 学生论文; 外形论文; 还在论文; 语文论文; 小鱼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0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