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讨股份制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一次盛会——中国股份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盛会论文,股份制论文,中国论文,研讨会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深入研究中国股份制改革实践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按照“十五大”精神,推进我国股份制和证券市场在规范化、法制化、市场化轨道上健康发展,由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工经所、人民出版社、《光明日报》理论部、《经济研究》杂志社、《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凉山州人民政府、四川省体改委、《四川日报》理论评论部、《经济学家》杂志社、《厂长经理日报》社、四川省股份经济与证券研究会、四川禾嘉股份公司、四川西昌电力股份公司、四川安宁电力股份公司、西昌卷烟厂、四川普格豪吉集团、凉山州信托投资公司等20个单位共同发起,凉山州信托投资公司等6 个单位协办的《中国股份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讨会》,3月28日—30 日在四川省西昌市隆重召开。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萧灼基、林凌、刘茂才、赵国良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经济专家, 从事改革实践探索的实际工作者150余人会聚邛海宾馆,对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问题、资本市场与资本运营、证券市场、产权市场和股份合作制等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交流。
一、关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董辅礽教授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公平加市场效率。他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不同的所有者才要在市场上交换其劳务和产品。单一的公有制不可能有市场经济,多种所有制与市场经济是相容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简单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公平加上市场效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有其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功能:一是为政府调节市场提供物质条件;二是举办社会公益事业,实现社会公平,满足公共需要;三是保障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四是为了维护社会公众利益而进入资源垄断性行业;五是进入高科技、高风险的高科技产业;六是基础产业部门的投资。董教授认为,除了具有以上六个功能的行业可以保持国有企业外,大多数国有企业应通过股份制改造,逐渐退出国有。
对此,著名经济学家、西南财大教授赵国良有相同看法,他认为:我们在计划经济时期搞了许多重复建设,重复生产,国有经济无所不包,进入一切领域,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减少国有企业的数量,做不到这一步,就没有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适当降低国有企业的比例是一个战略决择,而推行股份制则是一种优化国有企业结构的低成本改革措施。同时,他认为,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市场竞争就是“有死有活”的竞争,国有企业要转向市场经济,就要“有死有活”,因而国有企业数量的减少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规律。
(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中的国有控股问题
关于股份制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的问题。目前较流行的观点是看企业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与会代表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著名经济学家、四川社科院研究员林凌认为,股份制是一种财产组织形式,它既不姓“资”也不姓“社”,而是姓“中”,即属中性概念,股份制经济既非公有制经济也不是私有制经济,而是社会所有制经济。股票除具有私有属性外,还有社会属性,它永远出不了资本这个范畴。国有资本变成股票后,除国有属性外又增加了社会属性。股份制是对私有制的扬弃,在鼓励股份制发展的同时鼓励国家控股,股份制改革就失掉了意义。他认为,控股权不是所有权概念而是决策权概念。因此,以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来界定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的提法是不科学的。国家需要控股的继续控股,不需要的就不控。不能用政策去鼓励实现国有控股。既然私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就应该鼓励其发展。
(三)关于国有股权的流动问题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结构和股权结构极不合理。上市公司中国家控股的占70%;不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占50%以上,仅30%非国有股的股份可以流动。这样就限制了股权的流动,限制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有的代表认为,国企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国有资本能否合理流动、重组和配置,国企改革,必须致力于推动产权资本走向市场,通过企业间股权和资产并购、重组和置换,使国有企业庞大的存量资产通过产权市场交易流动起来,在流动中进行剥离、组合,促进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对于国有股流动的方式问题有些代表认为,国有股上市是实现国有资产流动的有效方式。第一,国有资产流动在等价交换原则基础进行,从而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流动是国有资产通过市场实现的产权交易行为。这种交易如果是在等价交换原则基础上进行,就可以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性,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即使购买者是私人,由于国有资产所有者在放弃实物资产所有权的同时,获得了与其价值相等的货币形态所有权,因而并不存在化公为私的问题。第二,以股权交易方式实现国有资产流动,限制更少,选择更宽。企业资产可以被折成若干股份,仅仅通过出卖股权就可以成交相应份额的资产。第三,国有资产的流动通过股权交易方式来实现,既可以使交易行为在价格的频繁变动中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又可以使处于生产领域中的实物资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股权主体的变化并不影响生产的连续性。有的代表认为,搞活国有经济的关键是搞活国有资本,允许国有股流通是搞活国有资本的重要步骤。并建议分步实现公有股市场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第一步是公有股转配部分先上市,这部分占总股份的比重不到1%,转配股上市对市场不会造成任何冲击; 第二步是社会法人股上市,法人股包括发起人法人股和社会法人股,为了稳定上市公司,发起人法人股不宜上市(约占总股本10%左右),社会法人股约占总股本16%,允许社会法人股上市,只会扩大16%的市场容量,中国快速成长的证券市场是可以容纳的,是不会带来较大冲击的;第三步是部分国家股上市,对少数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特大型上市公司,国家实行控股,并将国有股转为优先股,不上市交易,这部分上市公司不多,但国有股的比例都很大,估计占到整个国有股的60%以上,这部分股权转为优先股后不上市流通,对稳定国有股的优势地位和稳定股市都是很必要的;对多数国家不需要控股的竞争性产业和企业,允许其股票上市交易,其收益由国家的投资公司或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掌握,用于企业的增资扩股或投入其他效益好的企业或项目。
二、关于资产重组和资本营运
政府在资产重组中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显而易见,在经济转轨时期,政府行政干预是不可避免的。或者说,传统的企业改造与重组,主要运用行政手段来促进“关停并转”。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把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统一起来,使政府的角色逐渐淡化,代之以企业行为占居主导地位。具体地说,目前政府担当的国有资本出资人和决策人的角色应当交给专职国有控股公司去承担,要依靠资本市场,发展各类中介机构。政府作用在于培育市场,形成以投资银行为主要推动力量的兼并破产机制。资产重组的一切策划、设计和运作,应力求市场化,政府只对其投资的资本负有限责任,而不能越俎代庖,也就是政企必须真正分开。
与会者结合一些地方和企业资产的实例,提出以资本经营为着力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近年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加大改革力度,其工业经济综合指标1997年由上年的全省第五位跃长至第三位。该州通过资本营运,推动企业重组和盘活存量资产,效益显著。其经验:一是通过裂变实现企业重组;二是通过股权置换实现企业重组;三是通过兼并、收购实现资产重组;四是通过债权转股权和直接融资实现企业重组。针对目前资本营运中的问题,有的与会者认为,应扶优扶强,加速资本集中,组建大集团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逐步规范公有股权交易;调整股权结构,集中国有股权;从实际出发,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健全法制,促进资本营运规范发展等。
三、关于股份合作制
与会代表就股份合作制的内在含义和在实践中的问题发表了不同的见解。
(一)对股份合作制的提法,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董辅礽教授认为,股份合作制的提法在理论上是完全错误的。所有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共同所有制,一种是公众所有制。共同所有制的典型形式是合作社。合作社的特点: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为社员服务;二是每个社员交纳的股金是个人财产;三是入股、退股自由;四是民主管理,一人一票。公众所有制的典型形式是股份制。股份制的特点一是以盈利为目的;二是一股一票的制度;三是股东大会管理;四是股权只能通过市场买卖,而不能退股。根据这些特点,股份合作制究竟是一人一票还是一股一票?如果是一人一票就是合作制;如果是一股一票则是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最早是在温州搞起来的,实践的结果给温州带来非常大的混乱。所以股份合作制的提法是错误的。股份制和合作制是两种不同的所有制实现形式,不是股份制,就是合作制,没有股份与合作相结合的统一形式。这种观点强调股份制是一种公众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公众持股的股份公司,每个股东不能象个体所有者那样自由支配企业财产,每个股东只有收益权,在股东大会上的投票权,以及在股市上通过买卖转让股权的转让权。股份制是对私有制的扬弃,是马克思“重塑个人所有制”的实现。另一种观点认为,股份合作制是兼有股份制与合作制的一种新的企业制度,是对股份制和合作制这两种具备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制度的积极扬弃。也就是说,是积极地吸收了股份制和合作制两种现代企业制度比较完善的因素,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形成的一种新的企业制度。它是我国国有小型企业和城乡集体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
(二)对我国目前许多地方搞的股份合作制,也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许多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质上搞的是职工股份制,而不是股份合作制。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共性为:它们都是股份制的一种形式,前者包含后者,即如果全员持股或控股,且职工持股份额差距不是很大,则为股份合作制。其差别表现为职工持股的比重不同,股份合作制一般全员持股,甚至职工控股,职工持股比重差别一般不太大;而职工股份制中,不一定全员持股且职工持股比重差距较大。另一种观点认为,股份合作制产生于不同条件,形成多种类型,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有些是属于发展私营经济过程中,为了应付意识形态压力和政治压力,对这类企业应“摘帽”;有些企业是出于改革公有制企业的需要,对此要具体区别:只有在一人一股的情况下,一人一票和一股一票才能统一起来,或者说在股份大致平等的情况下才能成立,但这种情况在实际中很少。因此实际中大多数股份合作制大都是名不符实,但对以股份合作制为名进行各种形式的改革应予鼓励。对职工参股的股份制企业,不宜戴上股份合作制的帽子。
(三)针对股份合作制实践中的问题,会上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股份合作制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正是因为理论上错误造成的必然后患。这些问题不可能在根本上得到解决,股份合作制必然是短命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股份合作制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是新生事物发展中难以避免的问题,而不是绝对不能避免的,完全可以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四、关于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
关于资本市场,萧灼基教授提出,要爱护资本市场,发展资本市场,为改善资本市场提供宏观条件。他认为,改善基本面情况至关重要,目前基本面情况是,今年8%的增长率是积极稳定的,能源、交通、 原材料等行业生产能力有所提高,瓶颈制约有所缓解,资产来源已实现多元化,但宏观经济面困难不少,深化国企改革困难重重,“抓大”无太多有力措施,“放小”无资金接盘。
关于证券市场,代表们充分肯定了证券市场的作用和功能。一种观点认为,证券市场有融通资金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另一种观点认为证券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构建中具有催化作用,即证券市场能促进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促进国有企业转机建制,促进市场经济良性循环。
代表们对证券市场的功能缺陷也进行了分析,普遍认为证券市场更多的是发挥融通资金的功能,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远未发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董辅礽教授分析具体原因是:1.对证券市场的作用未充分认识,过多强调融资功能的以弥补国有企业缺乏资金的问题,过分突出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而忽视了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2.上市公司的结构不合理,国有企业才能上市,非国有企业很少,这种股权结构不利于证券市场发挥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不利于国有产权的流动;3.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和法人股比重过大,又不允许上市流动,难以发挥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4.有关规定限制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如《公司法》规定控股5 %就要公告,收购后一公告股价就上涨,进一步收购的成本加大。董教授认为,要发挥证券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必须允许国有股、法人股流动,这种流动不一定是上市,也可以是协议转让。同时,国家应少干预股市,并允许证券市场有梯级结构,有全国的、地区的、公开的、柜台的等。
代表们还对证券市场目前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萧灼基教授认为,当前证券市场、 股票市场最大的问题是扩容,1997年上市公司740多家,市价总估1.8 万亿, 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4,1998年计划上市的比例相当大,上市公司送配股的数量也大。股票市场扩容速度过快,扩容规模过大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主要反映在:1.抵销了利好因素的作用;2.片面追求数量,忽视上市公司质量;3.助长了企业短期行为;4.降低了股市的总体素质,使素质较差的公司难以进行规范化重组;5.加大了股票投资的风险;6.不利于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国有企业改革;7.造成交易萎缩,股市萧条;8.增加了对股市监管的难度;9.超过了有效需求,是股市低迷的一个重要因素;10.影响了股民的投资信心。萧教授认为今年的证券市场应该是“稳”字当头。
有的代表对股市的加速扩容尤其是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提出了怀疑,认为这样做是否会复制出旧的所有制结构,使股份制改革的本意与结果发生背离。认为,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应采取三方面的措施:1.强调产业倾斜、项目倾斜,而不是所有制倾斜;2.充分重视上市国有企业的改制;3.对国有企业上市实行区别政策,对属于国家安全性、政策性、战略性意义的企业,享用上市额度上市,但这部分企业占的股市份额不应过大;对其他大量的属于一般性和竞争性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资本应该退出领域的企业,则实行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竞争上市,可以拍卖上市额度,合理利用“壳”资源。
有的代表对上市公司的选择原则作了具体分析,认为上市公司选择中的计划性、行政干预与证券市场中的市场性是格格不入的。应运用市场经济原则选择上市公司,措施有三条:1.在选择上市公司的方式上,应变新股发行“额度管理”为“质量管理”,并实行上市公司辅导制度和资格审查制度;2.在选择上市公司的重点上,要充分考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原则,优先选择一批大公司改制上市;3.在选择上市公司的范围上,适当增加少数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高科技企业上市。
有的代表还指出当前应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理,这是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体现,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也是我国股份制企业发展的需要,是维护证券市场正常秩序的客观要求。加强和完善证券市场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加快上市公司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运作法规,加大证券监管力度,规范市场行为,从而促进证券市场发展。
五、其他相关问题
与会代表还对市场经济、公有制实现形式、改革形势、通货膨胀、优化产业结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对改革形势的分析上,有的代表认为,中国改革在1998年进入了真正的攻坚阶段,各种改革矛盾在这一年最尖锐、最集中的暴露,理由是:中国改革在二十年来大多绕过了许多矛盾,好搞的改革都搞了,实质上采取的是扩大企业自主权、扩大企业收益分成、增加职工工资和奖金分配等“加法”改革,而现在的改革进入了减少岗位、减少企业人员、减少国有企业数量等“减法”改革的时期。在现在的“减法”改革过程中,社会矛盾又非常突出。因此,1998年企业改革的一方面要打“攻坚战”,另一方面又要保持社会稳定,而只有在加快发展过程中才能做到这两者的有机统一。
在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式上,有的代表认为有一个转变方式的问题,即由“放权让利”的粗放改革向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集约改革方式转变,国有企业数量不可避免的要减少,适当降低国有企业的比例应当是一个战略抉择。
有的代表指出,我们对防止通货膨胀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对警惕“通货紧缩”方面则注意不够,在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率已降到很低乃至为负数的情况下,尤其要警惕通货紧缩。有的代表对当前社会上宣传“买方市场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目的”认为不妥。经过买方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才是更高层次的市场经济,弄清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辩证关系在当前极为重要。有的代表对“软着陆”、“软起飞”、“泡沫经济”等提法不赞成,认为含义不清。 (陈永忠、萧述祖、罗勤辉、吴兆华、杨萍、蒋少龙、张克俊整理)
标签:股份制论文; 股份制改革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股份合作制论文; 所有制论文; 国企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经济学论文; 市场功能论文; 国有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