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治疗中心理诱导护理的临床应用论文_张建欣,唐平

(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宁夏石嘴山 753200)

摘要: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心理诱导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1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与研究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心理诱导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听力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听力改善程度(31.89±7.34)优于对照组(42.12±10.21),有显著差异(t=6.578,P=0.03<0.05)。研究组临床疗效(87.10%)高于对照组(66.67%),有显著差异(X2=0.012,P=5.234<0.05)。结论 心理诱导护理用于突发性耳聋患者可有效改善听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心理诱导护理;临床疗效

突发性耳聋是指原因不明导致的突然神经性耳聋,患者的听力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部分患者丧失听力。由于突然发病,患者极易产生抑郁及恐惧等不良情绪。已有临床研究表明[1]:若患者不良情绪越严重,听力能力改善程度越低。因此,除了临床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外,还应给予针对性心理诱导护理,提高临床疗效。本文特选取我院收治的61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心理诱导护理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61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选取我院自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医学伦理会同意。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性疾病;药物过敏者;精神病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30)与研究组(n=31),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6.45±4.34)岁。研究组: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5.78±4.56)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静脉滴注5%GS500mL(0.9%NS500mL)十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25ml+ 0?9%NS十前列地尔干乳剂10ug。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1个疗程(10日为1个疗程)。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心理诱导护理,护理人员可通过手势、笔谈等方式,与患者沟通交流,让患者了解突发性耳聋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重要性,提高疾病知识掌握率,缓解恐惧心理。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及时心理疏导。安慰及鼓励患者,减少担忧等情绪。交谈时,可提高语言声调,并配合手势,增添语言力度,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指导患者家属多鼓励患者,增强治疗自信心。嘱咐患者多观看电视节目,或者播放视频、音频等,也可要求患者站在窗前或者公园,追随蝴蝶、蜜蜂、小鸟的飞行,分散患者注意力,消除不良心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听力变化、临床疗效。

1.4疗效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将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有效及无效,治愈:听力水平恢复正常,或者达到发病前的听力水平;有效:听力提高15-30dB;无效:听力未改善,甚至加重。有效率=(治愈+有效)×100%。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所有临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临床疗效、采用%表示,用卡方检验。听力情况采用均数表示,以P<0.05时,表示对照组与研究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比较

研究组临床疗效为87.10%,对照组临床疗效为66.67%,两组经统计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突发性耳聋是五官科常见疾病,迄今为止,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精神因素在突发性耳聋发病中有重要作用。若患者长期处于紧张、抑郁等情绪中,可升高体内的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增加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容易阻塞血液流通,进而出现耳聋症状。因此,做好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干预尤为重要[2]。由于突发性耳聋起病较突然,患者无任何防备,且早期表现呕吐、恶心、眩晕等临床症状,患者及家属极易出现恐惧、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在本次研究中,通过手势、笔谈等方式了解突发性耳聋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向患者及家属宣讲发病原因,指出神经紧张或者过度劳累均可导致此病,让患者了解到不良心理在疾病发生及发展中的负面作用[3]。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听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通过此次调查研究,充分证实了心理诱导护理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富芹.心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综合治疗中的运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旬刊,2017,2(11):101-103.

[2]罗瑞玲,晏巍,彭妙.心理诱导护理结合功能训练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3):63-65.

[3]刘芳.心理疏导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3):3655-3656.

论文作者:张建欣,唐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  ;  ;  ;  ;  ;  ;  ;  

突发性耳聋治疗中心理诱导护理的临床应用论文_张建欣,唐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