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人力资本思想的形成及时代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力资本论文,时代特征论文,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79(2007)04—0094—03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以物质资本为核心的经济理论受到了的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正是由于这些挑战,舒尔茨、贝克尔等人认识到传统经济理论“缺乏一个完整的资本概念”,[1](P12) 由此开始研究并系统提出了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人力资本理论。我国的学者近十年也开始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且随着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近两年,这一研究掀起了高潮。然而,人们在介绍、研究这一理论时,却忽视了邓小平理论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力资本思想,而一种思想的产生,必然有其深刻的理论渊源和特殊的时代背景。
虽然,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在世界兴起的第一个高潮阶段,中国国内正在进行所谓的“文化革命”,邓小平正在江西新建县拖拉机制造厂劳动,他不可能了解到西方的经济学界正在进行一场经济理论的革命。但是,以一个政治家的敏锐思维和对当时国内政治经济状况的忧思,邓小平的思想是不可能如其身体一样受到约束和羁绊的。在南昌北郊的那个小院子里、在被后人称作“小平小道”的小路上,“他的思想、他的信念、他的意志,随着前进的每一步而更加明确,更加坚定起来”。[2](P138) 在这些思索当中,既有中国的政治、经济向何处去的宏图大略,更不乏“各方面都要整顿”[3](P35) 的具体思路。尽管,在《邓小平文选》中并未出现“人力资本”这一概念,但从他众多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活动来看,邓小平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本思想。比如,关于人力资本内涵,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4](P108) 而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于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形成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所构成的资本”。两者非常相近。其他关于人力资本的非同质性、人力资本的差异性,人力资本生产、投资、流动、配置、开发和引进,人力资本产权及收益分配制度等,邓小平也都有许多非常深刻的论述。关于这一点,已有专家对此作了很好的证明研究。[4]
(一)理论基础——马克思人力资本理论[5] 是邓小平人力资本思想的根基
马克思通过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确立劳动力在财富创造中的决定性地位,实际上就是确立了人力资本的特殊地位。他认为劳动力可“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6](P190) 这里的“劳动力”,其实就是舒尔茨笔下的“人力资本”。而邓小平不但提出了“知识、经验、技能”等“专”的素质是人力资本的必然内涵,同时还进一步强调要“又红又专”、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强调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人力资本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马克思将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并指出:“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6](P58),实际上就是认为人力资本是有差异性、层次性的。自然,劳动的二重性也就指出不同性质的劳动,其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从事简单劳动的人只要有体力和一般的、普通的经验和技能就可以,而从事复杂劳动的人则必须具有较高的、专门的技能和思想素质水平;即简单劳动对应一般的或称低层次的人力资本,复杂劳动对应专门的或称高层次的人力资本。邓小平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论述现代科技变革时指出:“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3](P87) 劳动时间相同、劳动力数量一样,劳动结果却差别巨大,何为?皆人力资本的差异性使然。
关于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马克思认为“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6](P195),明确指出了低层次的人力资本转变为高层次人力资本的途径:教育和训练。邓小平也指出,我们对教科文卫等人力资本生产部门的投资,“费用太少,不成比例。……总之,我们非要大力增加教科文卫的费用不可”。[3](P250)
关于人力资本产权,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劳动者“要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的所有者”[3](P250)、“他必须始终让买者只是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支配他的劳动力,使用他的劳动力,就是说: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3](P191) 邓小平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因为只有尊重知识,承认人才对蕴藏在自身的知识、技术、能力等拥有自主权,才会尊重掌握知识的人才。
关于人力资本定价,马克思认为“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它包括“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总和,要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而且“教育费……包括在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价值总和中”[6](P194—195),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6](P585);另外“执行同一职能的不同工人的工资间存在着个人的差别”[6](P593)、“各个工人的实际收入,就会因技能、体力、精力、耐力等等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6](P608) 邓小平提出,对于专业人才,应根据相应的标准授予不同的职称,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评定职工工资级别时,主要看他的劳动好坏、技术高低、贡献大小”[3](P101),绝对“不能搞平均主义,不能吃大锅饭”。[3](P224) 在十三大报告中,邓小平提出:“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7] 等。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简单比较可以看出,邓小平人力资本思想与马克思人力资本理论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人力资本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二)实践要求——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需要催生了邓小平人力资本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去实现?对此,邓小平曾设计过一个蓝图:“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8](P64),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再花三十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8](P117),实现第二个目标。要在一个有十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的经济战略目标,关键就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要有雄厚的人力资本作为支撑。“文革”十年浩劫,荒废了足足两亿青少年的学业和青春,仅大专院校就少为国家培养了100多万毕业生,造成了整整一代的人才断层,使得“我们的科学技术队伍发生了青黄不接的现象,这就使加速培养年青一代的科学技术人才的任务更加迫切了”。[3](P95) 邓小平充分预见到,人力资本的严重不足将成为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最大瓶颈,他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8](120)。因此全面提升我国人力资本总量已成当务之急,刻不容缓。1977年5月,邓小平提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4](P40);1979年11月,他强调:“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急需培养、选拔一大批合格的人才”[3](P221);1980年1月,他又指出:“没有真才实学,还是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3](P262);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庆祝典礼上的讲话》中号召:“全党和全社会都要真正尊重知识,真正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这样,我们就一定会逐步实现现代化。”[8](P70) 在1992年春的“南巡”讲话中,他更是告诫全党同志:“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8](P380)
由此可见,振兴经济,实现现代化,坚持改革开放,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邓小平人力资本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两点之间的联系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的实践进程。
(三)历史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思贤辩才的文化积淀是邓小平人力资本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在中国历史上,关于人才的战略性、极端重要性以及如何识才、辩才、选才、用才、育才的著说浩如烟海。历朝历代的三皇五帝、先哲圣贤无不认识到人才的战略性和重要性,能不能用人才,能不能发挥人才的巨大作用,绝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情,而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和振兴与否的头等大问题。
中国古代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是邓小平人力资本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力资本因素是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方面,且人力资本与其载体具有不可分性,由此,邓小平提出人力资本的物质载体——人才问题“是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3](P384)、“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8](P92)。
(四)外部环境——新科技革命促进了邓小平人力资本思想的产生
任何伟大思想的形成,都与所处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世界经济发展浪潮在全球涌动。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科学论断,把世界新技术革命与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实践联系起来考察:“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说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3](P86—87) 他明确指出,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主要的是靠科学和技术、靠人力资本的积累。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本,“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P88)。邓小平一再强调指出,造就“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培养出大批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才,方能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大趋势,跟上世界新技术革命潮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3](P88)。他对新技术革命和人力资本的关系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提出要抓住世界新技术革命机遇,推动我国的人力资本开发,从而也促进了他的人力资本思想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五)内在因素——自身经历和素质是邓小平人力资本思想产生的内因
自然,在曲折而漫长的革命经历中造就的超凡素质是邓小平人力资本思想形成的内在要素。自古雄才多磨砺,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邓小平两次谈到他自己是“三落三起”、“三下三上”,坦率地讲述了在他的政治生涯中走过的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和艰难曲折的经历。这些丰富的阅历、曲折的历程,使邓小平同志能够多侧面看到各类人力资本生产和积累所处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人力资本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一个人才可以顶很大的事,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8](P369) 他深刻地体察了各类人才成长中的种种制约因素,从而把握了人力资本积累、投资、配置和发挥效用的客观规律,也亲身体验了人力资本开发的艰巨性和极端重要性,因而在八十七岁高龄还向中央建议“总结一下用人问题,尊重人才,广开进贤之路”[8](P369)。
邓小平人力资本思想的产生,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卓越的个人素质等诸多因素,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学习,从而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人力资本思想的精髓。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邓小平人力资本思想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ZD046。
收稿日期;2007—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