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定位:社区党建中的理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社区党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程中,党的建设始终伴随其中。党的建设是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中国共产党在其几十年的发展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党建经验。但是,在新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社区党建,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新时期社区党建的政治意义
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从根本上讲,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的必然要求。从历史来看,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发展来看,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以,江泽民指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越要加强党的领导、抓好党的建设。这一条任何时候都是绝对不能忽视、不能放松的,否则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为两大方面:一是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并保障和推进发展战略的实现;二是有效地整合中国社会,实现社会资源合理而有效的配置。这两方面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就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前提来说,有效的社会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关系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社会整合所要实现的整合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如体制整合、意识形态整合、组织和结构整合等等。新中国的性质和发展目标,使得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党的组织体系网络为基础的社会整合体系和整合机制。党的组织体系网络实际上成为中国社会整合的轴心。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完全被政治所统治,社会完全被单位体制所主宰,权力的重心在党和国家,所以,党对社会的整合,主要通过党的领导组织层面来实现。但是,随着计划经济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代替,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社会结构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国家、社会与个人的权力关系的变化,社会和个人日益脱出原先的政治控制和单位约束,而成为相对自主的主体。在这样的形势下,党对社会的整合就必然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党整合社会的组织基础如何进行结构性转化,即如何从单位制的组织基础转向社区制的组织基础;二是党整合社会的体制重心如何从领导组织层面向基层组织层面转移。这两大挑战决定了党要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进一步有效地组织和整合中国社会,就必须把基层党建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使社区党建成为基层党建的重心。社区党建在实现党对社会有效整合战略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决定了社区党建所关系到的不仅仅是党自身的问题,而且是整合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其政治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另一方面,就政治发展来说,党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党的建设是中国政治建设的重要主题。依据党的十五大阐明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国家政治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显然,在中国的政治建设中,党的建设是政治建设的重要前提,是实现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当然,党的建设在决定国家政治建设的同时,也受到国家政治建设目标的内在规定,即党的建设必须以实现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为价值和目标的归属。就中国民主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要求来说,党的建设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保持和巩固强大的领导力,二是进一步扩大党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下的民主建设。党要保持和巩固强大的领导力,关键在于党有稳固的社会基础;而党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和巩固广泛的社会基础,就不仅在组织建设上要进行战略性发展,即以单位党建为战略重点转向以社区党建为战略重点,而且在活动方式上也要进行战略性的发展,即以集中为主的活动方式转向以民主为主的活动方式,而这种活动方式转换的最基本舞台是党在社区的基层组织。因此,不论从党的领导力的巩固和发展来看,还是从党的自身民主建设来看,社区党建都是党在领导国家民主化政治建设中实现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新时期社区党建的政治内涵
党的基层建设问题,是党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是作为党的日常性建设问题来看待的。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引发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生活方式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党的基层建设问题和中国基层民主建设问题一起跃升为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战略问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党的基层建设概念:社区党建。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作用下,政经合一的单位组织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是社会构成的主体。为了保持党的领导与核心作用,保证计划经济体制所需要的国家的整体一致性和统一性,传统的单位体制都以党的组织体系为基础确立,都是围绕着党的领导和党的权力而存在的。由于单位组织是这个社会构成的主体,所以,党在基层的基础实际上建立在单位组织之上。但是,改革开放,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传统的单位组织形成了强大冲击;与此同时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单位组织的各种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在这样的社会发展态势下,中国社会的结构形式就逐渐从原先的单位制结构开始向社区制结构转化,其核心表征是社会主体不再以单位为其最终的依归,而是以社会为其最终的依归,相应地,人们不再以单位为核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而是以人在社会中的全面实现为核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这样,单位对人的组织力就严重弱化,与此相应,作为人们生存和生活主要空间的社区对人的组织力大大增强。这种深刻的变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结构从单位制结构向社区制结构转化。与传统的单位体制不同,社区在本质上是以一定的区域为单位,以特定的公共利益为轴心而形成的保障和实现特定公共利益的共同体。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于以传统的单位组织为党的社会根基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就面临着如何适应中国社会结构逐渐从单位制结构向社区制结构转化的客观趋势,以社区为单位,在已有的党在居民区的组织基础上,从战略的高度全面构建党的社会根基,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党在中国社会的领导基础和执政基础。社区党建正是针对这种挑战而提出的。
可以说,上述这种挑战的性质也决定了社区党建不同于传统的基层党建,其取向不是简单的党的自我完善,而是如何在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中,或者说如何在新的组织背景下,保持和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党对社会的有效整合。因而,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讲,社区党建的具体内涵和目标指向应该是:巩固党的基层组织,改善党的基层组织的活动方式,强化党对社区活动和社区建设的主导,密切党与社会、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构建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广泛的社会基础,提高党组织整合社会的能力。显然,与传统的基层党建相比,社区党建具有了新的内涵和新的目标指向,实际上是一个新的党建实践。这就要求社区党建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脱出传统的思路和工作框架,进行新的实践和探索,并在不断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和提高。
基于社区党建的内涵和目标指向,在新的历史时期,社区党建主要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健全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及其活动方式;二是巩固和发展党的群众基础,即社会基础。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价值依归。因此,这两大任务是可以归并在一起的,其核心就是党如何通过自身完善的组织体系和在社区中积极有效的活动,在社区中构建最广泛和牢固的社会基础,实现对社区的有效整合。
新时期社区党建的工作内容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区党建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都与传统的街道和居委会的基层党建有很大不同,从而决定新时期社区党建的工作任务、工作方式和工作目标都有新的特点。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讲,新时期的社区党建与传统的基层党建相比,其难度不是降低了,而是增加的,必须在具体的工作中进行新的实践和探索。前面分析表明,社区党建主要有两大任务,这两大任务决定了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的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组织建设。组织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本身的建设;二是组织体系的建设。这两方面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组织本身的建设,就是使党的每一个组织都成为具有战斗力和影响力的团体,在社区党建中,这主要体现为居民区党支部的建设;组织体系的建设,就是使党在组织上成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影响力的领导力量,在社区,其主要任务是要实现两大“组织整合”。这两大“组织整合”,一是把社区中从单位游离出来的党员重新组织到社区党的组织中,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的组织整合;二是使社区党组织与社区中新成长的各类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建立起新的联系,从而实现党对社会基层组织的组织整合。党组织本身的建设是党构建强大组织体系的基础,没有每一个党组织的有效建设和发展,再完善的党的组织体系也是形同虚设,不起作用。
第二、体制建设。社区党建中的体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党的组织体制、领导体制、工作体制、监督体制和动员体制等。这些体制的建设都应围绕着如何更好地实现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核心原则来展开,其具体的价值取向有两个:一是使党的组织、党的管理和党的领导制度化;二是全面提高党的活力,即全面提高党的领导力、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实践表明,社区党建中的体制建设不是为体制而体制,而应在充分考虑社区党建内在规定和现实要求基础上进行体制建设,其原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形式主义,力求实效。
第三、党风建设。在社区党建这个层面上,基层党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所具有的意义不是策略性的,而是战略性的。因为,基层党的组织直接面对群众,直接做群众的工作,其工作作风的好坏,不仅仅关系到党与群众的关系,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基础和形象。从社区党建这个角度讲,基层党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能同时达成社区党建的基本目标,即既能强化党组织本身,又能推进党的社会基础的巩固和扩大。真正为民谋利益、为民服务的基层党组织和党的基层干部,一定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这些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赢得群众,团结群众的。因此,社区党建中的党风建设的关键是:使党员和党的基层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强化公仆意识,充分发挥党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全面、深刻地密切党群关系。
第四、干部建设。社区党建主要体现为居民区党支部建设。居民区党支部是居民区的核心力量,是居民所信赖的组织。可以想见,如果我们在社区党建中有一大批优秀的党的基层干部从事居民区党支部的建设和发展工作,那么我们的社区党建不仅能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有很大发展,而且也必定能在党联系群众的工作上,在党的社会基础的巩固和发展上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因此,社区党建的一个工作重心就是要大力培养优秀的党的基层干部,使这些干部成为社区建设中一个崭新的、具有活力的群体。
第五、民主建设。由于社区党建与基层民主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深刻的内在联系,因此,社区党建中的民主建设,不仅关系到社区党组织自身的活力,而且关系到社区基层民主建设的总体发展。在这方面建设中,社区党的组织在充分利用自身政治资源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社区党组织之外的政治资源,其中基层群众自治是重要的政治资源,即要通过社区党组织与基层群众自治之间的有效互动,在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的同时,发展和完善社区党组织自身的民主体制和民主活动方式,使其成为具有活力的党的基层组织。
第六、政治动员。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强大,不仅需要进行全面的思想建设、体制建设和组织建设,而且需要全面的党内政治动员,其目的是使党的各级组织,尤其是基层组织和全体党员,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思想建设、体制建设和组织建设,是党内政治动员的基础和保障;而形成全面而有效的党内政治动员,则应是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体制建设和组织建设的基本依归。在社区党建中,这种政治动员主要体现为两大方面:一是充分动员社区内的全体党员,尤其是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建设;二是充分动员社区内的各种单位的党的组织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建设。党的资源向社区集中,并在社区中获得重新组织和调配,不仅有利于社区的发展和基层民主建设,而且有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对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在基层民主建设方面,党在基层群众自治中的主导作用,能同时起到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和拓展党的社会基础的双重作用。
标签:政治论文; 党建论文; 党的基层组织论文; 党的组织建设论文; 组织发展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领导体制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时政论文; 党组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