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梁祥有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梁祥有

身份证:44010519820503XXXX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满足城市化发展需求,房屋建筑逐步趋向规模超长超大化。在施工中,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超大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缝的缺陷,使得建筑物质量提高,并丰富了建筑形态。论文在原有的后浇带施工理论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混凝土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地区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建筑物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加,对于城市建筑物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城市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提高后浇带施工质量,才能提高房建施工的整体质量。后浇带施工主要指的是房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在这些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容易出现裂缝、渗水问题。一旦出现裂缝,将导混凝土结构开裂渗漏,所以需要提前对主体构件浇筑混凝土,然后在预留部分等留置足够时间、再浇筑后浇带区域的混凝土。在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中应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能够避免收缩和沉降不均的问题产生,从而有效提升房建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1.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意义

1.1能够有效解决沉降问题

当前,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主体结构沉降问题和地下室结构防渗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城市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而高层建筑的重量较大,受到施工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沉降问题。当建筑物受到自身重力因素的影响,会逐渐出现下落反应,使地基承受的重力增加,最终出现沉降问题。但是建筑物发生的沉降反应比较分散,容易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结构稳定,甚至导致建筑物出不均匀沉降导致开裂问题。因此,通过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确保沉降受力均匀,避免建筑物结构出现不稳定的问题,防止建筑物结构破坏缝的出现。而且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把各个塔楼独立起来不受约束,使这些塔楼的筏板基础形成连锁反应,共同承担地基压力,从而增加楼层结构的沉降过程不造成混凝土结构开裂。此外,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合理控制房屋建筑物的沉降力度,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

1.2消除热胀冷缩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很容易导致房屋建筑的整体结构出现变化,热胀冷缩对房屋建筑结构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有很大的可能导致房屋建筑结构出现裂缝,降低了房屋建筑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然而通过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使房屋建筑结构更加坚固稳定,消除热胀冷缩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房屋建筑施工需要综合考虑温度的变化,只有合理控制温度的作用力,才能确保房屋建筑结构稳定,而且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弥补裂缝,使建筑物结构的自由扩展性能显著增强。

2.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目前,混凝土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很多建筑都是以混凝土结构为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人员要充分结合房屋建筑的结构特点,合理选

择房屋建筑混凝土后浇带的材料。选择的材料需要不具备收缩效应,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要添加适量的减水剂和彭胀刘,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同时,及时进行振捣工作,确保结构强度的提升。施工过程中,要严格依据相关的方案要求进行,控制模板的回顶加质量,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对于混凝土来说,由于颗粒物较多,因此在初凝之前必须保证混凝土整体达到完全浇筑状态、不出现冷缝,并且要保证浇筑一次性完成。目前经常有些施工单位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导致混凝土质量不符合相关规定,不仅自身结构和质量存在问题,还会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的稳定性。

2.2合理设置后浇带

合理设置后浇带套,首先,要结合房屋建筑工程具体情况和图纸要求科学确定后浇带的断面形式,保证混凝土结构和后浇带的断面形式是相同的。断面形式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板和墙的厚度,如果厚度在60cm以上,就可以将企口缝给应用过来,如果厚度在30cm以内,就将平直缝给应用过来,如果厚度在两者之间,就要将阶梯缝给应用过来。因为平直缝没有较好的承压能力,在压力作用下,很容易在混凝土结构中发生变形,因此,在房建施工中,尽量不要设置平直缝。其次,对后浇带的实际浇筑位置进行明确,就要分析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情况,选择浇筑的混凝土构件应具备最小受力。在具体实践中,浇筑位置通常选择的是建筑梁板的反弯点,不能够将后浇带设置于剪力墙的中间区域。

2.3裂缝控制

混凝土干缩裂缝是由水泥中水分的蒸发而导致的混凝土裂缝问题。裂缝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加快对钢筋的腐蚀,而钢筋的腐蚀会影响混凝土的承受力与耐久性。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较少水泥的使用量或使用收缩量小的粉煤灰代替水泥能够有效控制干缩裂缝的出现,在调配混凝土时要控制好水灰的比例,也可以使用减水剂达到理想的效果。混凝土中也会出现沉陷裂缝,可能是填土不够结实或是混凝土中水分过多造成的沉降。在施工过程中,板块之间的空隙较大也会造成板块不能为底部提供良好的支撑力,从而形成沉降裂缝。这种裂缝在冬天特别常见,为了有效减少混凝土出现沉降裂缝的现象,在施工时应该注意加固松软的土质,提升支撑板块的刚度与硬度,让整个支撑处于稳定的状态。

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策略

3.1混凝土施工

在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是进行其它施工的基础部分,只有做好混凝土,才能更好地进行其它部分施工操作。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合理安排混凝土浇筑时间,等到后浇带位置的混凝土全部凝固之后,才能进行其它部分的浇筑施工。温度后浇滞留置一般在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的2-3月左右进行其它混凝土施工、沉降后浇滞留置应在主休结构封顶后3个月。在浇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房屋建筑的沉降反应,把沉降反应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而且需要仔细处理施工中的浇筑缝隙,并且把后浇带两侧的位置运用单层钢板网来进行隔断。在后浇带浇筑过程中,对于中心地带的温度需要控制在较低的范围,两侧控制在较高的温度范围。在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时,必须把松散的浮浆提前清理干净,然后才能进行接缝操作,并且在缝隙中架设钢筋来进行加固,以此来保障混凝土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3.2楼梯与柱墙交接处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注后,应在12h内及时覆盖保护水分,以防止脱水和出现裂纹。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及其上部安装模板的强度等应符合现行规范,采用塑料薄膜养护,覆盖时要封闭严密,并采用保水性好的养护剂,喷刷均匀,不污染面层,防止吹风敞露,以保持膜内潮湿。此外,也可采用浇水养护,设专人喷水,确保混凝土保持湿润。

3.3梁板混凝土的浇筑

对梁板进行浇筑尤其是对肋型楼板进行浇筑时,通常会采用一端开始的"赶浆法"进行浇筑。在浇筑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分层浇筑,首先将梁柱浇筑成阶梯型的,当其到达楼板时再将其与板进行浇筑,对于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该稍微大于板的厚度。在每一层浇筑完成之后,中间应该有1~2h的间断时间,使得混凝土能够充分沉实。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大型建筑物越来越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后浇带的设置使用,既能有效解决主楼与群楼沉降差异的问题,更能有效避免混凝土在施工中收缩产生裂缝的问题,还能防止温度应力变形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倪加丰.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前景[J].中国住宅设施,2010(9):58-59.

[2]徐耀.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要点探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5):108-109.

[3]秦岭,邢其荣.论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工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4):307.

论文作者:梁祥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梁祥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