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II期原发性高血压尊医行为的影响论文_吴巧文 曾玉洁 陈丽娟

吴巧文 曾玉洁 陈丽娟(大田县医院 福建 三明 366100)

摘要: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II期原发性高血压尊医行为的影响。方法:100例符合条件的II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51例,对照组49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对照组只实施药物治疗,观察二组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结果: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其遵医行为,降低血压水平,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高血压; 遵医行为

[中图分类号] G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II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因靶器官不同程度的受累,血压≧160∕100mmHg,临床上无明显的症状,检查时常有左心室肥大、眼底动脉狭窄、蛋白尿或肌酐浓度升高等。有效控制血压是防止并发症和靶器官进一步受损的重要方法。造成不能有效控制血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患者的不遵医行为(不遵医嘱服药、不定期复诊、不自我监测、不能自我调节心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治疗效果。通过对100例门诊II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100例100例门诊II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在门诊治疗;符合国际上统一高血压诊断标准[1];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100mmHg;其中男性77例,女性23例,年龄45-61岁,病程5-10年,文化程度初中以上。除外其他器质性心肺血管疾病所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有精神障碍、严重慢性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心衰、肾衰、肝脏疾病等患者不列入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分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观察组51例,对照组49例,两组病情、年龄、文化程度等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1.2.1自编患者问卷调查表,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服药情况、生活习惯、工作状况、家庭情况、定期复诊、自我监测情况、及心里调节及健康教育的需求等,详细记录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发出问卷100份,回收100份,经审查调查结果真实有效。

1.2.2健康教育内容及方法:两组患者均按医嘱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①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识,如高血压病因、发病诱因、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发生的先兆,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②心里健康教育:说明心里、情绪对高血压的影响,对患者进行心里疏导,克服不良情绪。在患者焦虑、烦躁时能给予关心、理解、支持等,避免情绪激动。③行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注意合理饮食,控制盐、酒、胆固醇、热量摄入、禁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解释服药对控制高血压的意义,说明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按医嘱服药,定期监测血压、定期来院复诊等。方法根据个体间差异,因人而异,将健康教育内容编制成册,发给患者和家属;由专职护士对患者或家属每月随访一次,采取专题讲座、文字教育、电话、门诊复查等形式。护士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每次随访记录患者的血压、服药情况。观察期为1年。

1.2.3观察指标和统计分析方法:观察指标包括患者血压水平、按时服药、定期复诊、自我监测、心里调节等。数据采用SPSS12.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 结果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

原发性高血压与年龄、职业、环境、遗传、饮食、肥胖等因素有关[2]。原发性高血压是最早被公认的一种心身疾病,长期反复的过度紧张和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失去对血管舒缩的调节作用,引起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若长期高血压没有得到控制,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受损,引起脑溢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视力减退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而威胁生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认识,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了并发症。

3.2健康教育对遵医行为的影响

观察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后患者尊医行为有显著提高,加强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能正确按时服药,了解抗高血压药的种类、作用机制、使用方法、主要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患者能按医嘱定期复诊使医生了解患者的服药情况、降压效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更换药物。自我监测、自我保健是预防并发症,确保减压效果的重要措施。健康教育后患者及家属掌握了正确测量血压,学会描绘24小时血压曲线图,并注意血压波动曲线的规律性。在血压发生规律性高峰前及时服药,使24小时血压的波峰与波谷接近。这样既可以避免血压波动对血管壁带来损害,也可以防止低峰时应用降压药使血压过低,导致脑灌流不足。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标准是:中青年应小于130∕85mmHg;老年人应小于140∕90mmHg;老年人单纯收缩压增高降到160mmHg;合并糖尿病和肾脏病应在130∕85mmHg[3]。精神因素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积极向上和乐观的态度能使人提高应激能力。而抑郁、焦虑、偏执、情绪不稳定都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导致全身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心理因素进行心理疏导,掌握心里调节的方法,提高心里素质,控制不良情绪反应,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血压的波动和并发症的发生。

3.3 健康教育对患者血压的影响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压控制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高血压不仅靠药物来控制,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的饮食控制、食盐控制、服药的依从性、定期复诊、血压控制、心理调节都有较大的影响。有文献报导减少食盐的摄入可使高血压患者逐步停用抗高血压药而维持良好的血压水平[4]。高血压患者应低盐饮食,每日摄入食盐量不超过6g。

3.4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因缺乏有关知识和对自身病情严重程度认识不足,而导致血压波动出现并发症,造成生活质量降低。说明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在调查中发现,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血压的定期监测等有很大提高。所以对患者的认知、心理和行为干预影响到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冯正仪主编.内科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1~87.

[2]王家良,康德英,洪旗,等.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相关生存质量的评价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99,8:599~602.

[3]戴俊明,傅华,沈贻谔.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研究.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0.8(3):143~145.

[4]金玉梅,朱胜春,邵翠颖,等.家庭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671~674.

收稿日期:2015-09-17

论文作者:吴巧文 曾玉洁 陈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8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对II期原发性高血压尊医行为的影响论文_吴巧文 曾玉洁 陈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