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进入审美世界--“旧都城秋”教学的后续_故都的秋论文

引导学生进入审美世界--“旧都城秋”教学的后续_故都的秋论文

引领学生进入审美世界——《故都的秋》教学随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故都论文,学生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方面,留有广阔的空间。我在教学郁达夫先生的美文《故都的秋》时,注意挖掘内在的美学因素,引领学生进入审美的境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营造与审美教育适合的艺术氛围。审美需要一种心境。美国美学家芒罗指出:“审美反映差异极大,不仅与个人的才能和年龄有关,而且与他的经验所发生的场合与暂时态度有关。”

《故都的秋》的教学导入,我选择围绕“一切景语皆情语”展开,以营造浓郁的审美氛围,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使之尽快与课文建立审美关系,并进入审美的主体地位。具体分三步:

①从“愁”字引入。中国的方块字也许是世界上最具有审美情趣的文字,大家看一个“愁”字,运用拆字法,你由这个字能想到些什么?学生回答:秋天萧索的景象更容易触发古代游子离人挥之不去的心头愁绪。

②用古典诗词印证并展开。南宋词人吴文英的《唐多令》讲得好:(投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写离愁别绪最典型的要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投影,略)。在古典词曲的朗读体味中,让学生明确:客观的自然景色,一旦经过人的感情的过滤,就会笼上一层主观的感情色彩,读起来自然会有一种萧条、寂寞、苍凉之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③水到渠成导入课文。我继续引导: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也是这样,在写北平的自然景色时,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让我们以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特点作为学习重点,随着作者的笔触去品一品故都的“秋味”吧。

仅仅几分钟时间,就使学生迅速形成了超越于日常态度的审美态度,倾心于客体的审美心境和把审美心理结构集中指向阅读对象的审美注意,有效地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2.引导学生对作品开展自觉的审美欣赏。审美欣赏活动以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审美领悟为基本环节,其中贯穿着审美主体的感情活动。

在把握了作品主要的写作特色之后,我要求将课文的写景部分分成五幅画面来欣赏,看看哪些文字最能表现故都“清、静、悲凉”的秋色和秋味。学生朗读讨论,沉浸在作品的意境中。如“槐树的落蕊”这一幅画面,他们能紧扣文章中的语言,畅谈鉴赏心得。有的认为作者能动用读者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器官,细腻地表现了秋的落寞。有的从“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中感到了秋所特有的清净韵味,更有从“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中读出了一种时光易逝的悲凉。

《故都的秋》中有两句“都市闲人”的对话值得玩味。我在北京市一所重点中学上观摩课时,对学生说:“我们南方的同学朗读这两句,怎么也读不出味道来;你们是老北京,能不能让老师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京腔京调。”结果也不理想。于是,我打开收录机,让学生静听播音员的朗读。在大家一致认为播音员的朗读京味很浓,有沧桑感以后,我随即提出问题:同是北京人,为什么读出来的味儿差别这么大?学生们能从传统与文化、阅历与体验等角度分析原因,表现出很强的鉴赏力。

3.善于点拨,使学生的审美感受得到升华。语文课的审美活动,不能只停留在对课文结构与语言的表层分析上,而要训练学生美感的深刻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主体的审美潜力,使他们更加充分地领悟审美对象的表层意蕴和深层意蕴。但是,阅读文学作品,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而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毕竟有限,在审美鉴赏中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捕捉新的审美点,及时调控,帮助学生全面而深入地把握。

以学生品赏第3段“院落的见闻”为例。有的学生说,纯净的高空,响着驯鸽的飞声,还有细数透过槐树枝叶漏下来的丝丝日光,这不是那“清、静”的意境吗?有的说,牵牛花是秋的象征,陪衬的是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这不显得有点儿萧索与悲凉吗?我以学生获得的实际的审美感受为基点,提出两个问题,启发他们的思路由此生发开来,深入下去:①作者在描写中为何要插入对牵牛花花色的赏评;②作者为什么对四合院中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要作细腻的描述,而对故都的名胜却一笔带过。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讨论相当热烈。他们逐渐理解到,作者对牵牛花的赏评,强调的是以冷色调为佳,这正好与北国之秋落寞与悲凉的情调相吻合。同时,他们认为,名胜古迹固然可写,但那里毕竟游人如织太杂乱,作者追求的是故都渗透于骨髓的传统神韵,而北京四合院的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才是原汁原味的“故都”的“秋味”,所以作者只把北京的胜景作陪衬来写。

郁达夫说,自然“是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了解写作背景是理解本文情景交融写作特点以及深化审美鉴赏的保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很自然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游子离人写秋色,常常会触景生情,生出愁肠百结,写来凄婉动人,而郁达夫当时并非游子离人,又为何放着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不写,偏要把北国之秋写得如此的“老气横秋”呢?对这个问题,老教材仅“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一语带过,语焉不详,新教材则只字不提。其实,除了白色恐怖的威胁,还有革命文学内部无休止的斗争、家庭生活中出现的裂痕以及旧病复发等多种复杂因素,都在作家的内心投下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的阴影。简要的介绍,使学生真切地领悟到,作者的此种心境,正与故都清、静、悲凉的氛围十分切合,所以作者会如此地一往情深,甚至要不惜以生命的代价扑入故都之秋的怀抱,真是“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标签:;  ;  ;  ;  

引导学生进入审美世界--“旧都城秋”教学的后续_故都的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