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_金煜,李爱云,高美琳

(山西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 山西 太原 030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的致病因素和综合治疗。方法:设2015-2017年山西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70例VD患者为痴呆组,另选性别、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且有良好认知功能的10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痴呆组采用中西药物、康复和高压氧等治疗,据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Blessed痴呆量表(BD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致病因素和综合疗法进行探讨研究。结果:痴呆组MMSE、HDS和ADL量表分数均升高,BDS分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痴呆组发病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药物、康复及高压氧等方法能明显改善VD疗效。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综合治疗;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6-0085-02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脑血管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有三项或以上认知功能损害。血管性痴呆分为:多病灶脑梗死VD、单病灶脑梗死VD、多个腔梗病灶VD、脑白质疏松症、脑出血性VD和低灌注VD。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病,病机为多发性小动脉坏死[1]。多年高血压引起小动脉病变致血管阻力升高,血流量降低[2]。冠心病是血管性痴呆另一个致病原因,心脏瓣膜病产生栓子引起血流量迅速减少[3],提示房颤与血管性痴呆有相关性。孙相国等[4]研究表明脑血管病复发为血管性痴呆的致病原因。本文讨论17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综合治疗,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5-2017年我院收治170例VD患者为痴呆组,其中男90例,女80例,年龄60~87岁,平均(71.2±3.6)岁,诊断有智能损害。受教育程度:大学29例,中学110例,小学及以下31例,病程6个月至6年,平均(3.6±1.7)年,病情程度:轻度136例,中度34例。另选择性别、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并具有良好认知功能的10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61~88岁,平均(72.3±3.5)岁,受教育程度:大学17例,中学65例,小学及以下18例,病程6个月至6年,平均(2.6±1.5)年,病情程度:轻度80例,中度20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R American Psychiatry Association(APA)1994)中有关痴呆的诊断标准[5]:客观证据表明有短期和长期记忆损害,至少具备下列一条:(1)抽象思维损害;(2)判断力损害;(3)其它皮质高级功能的紊乱,如失语、失用、失认;(4)人格改变(以上前2项障碍明显干扰了职业和日常社交活动或人际关系);排除谵妄;从病史、躯体检查或实验室检查可找到证据,神经系统的局灶性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提示有脑血管病证据。

1.3 纳入标准

年龄60~87岁;诊断为血管性痴呆,病程>6个月;符合临床痴呆评定表(clinkcal dementia rating,CDR)[5]轻度(CDR=1.0)中度(CDR=2.0)标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6]分值在10~24分之间(文盲≤17分,小学≤21分,初中以上≤24分);符合中医肾虚血瘀证;经CT或MRI影像学检查有腔隙性脑梗死或脑梗死,不属于排除病例者。

1.4 方法

1.4.1治疗方法 综合疗法,包括治疗原发病及扩血管和改善脑代谢。

1.4.2观察指标 西医:尼莫同(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03010)60mg,一日三次口服,控制原发病和改善循环等。中医:益气活血、开窍醒神,方用补阳还五汤:黄芪120g、当归尾6g、川芎3g、赤芍5g、桃仁3g、红花3g和地龙3g。

1.4.3疗效判断标准 以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Blessed痴呆量表(BD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为评定标准。根据MMSE分数及血管性痴呆的不同表现等进行评估。根据日常生活能力评估,以ADL为依据,共14项,满分100分,<75分者为研究目标。显效:分数提高超过2/3;有效:分数提高1/3与2/3之间;无效:分数提高不到1/3。HDS标准为:未受过教育者>16分,小学文化程度者>20分,中学文化程度者>24分。

1.4.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痴呆组MMSE、HDS、BDS和ADL量表分数比较

治疗后痴呆组MMSE、HDS和ADL量表分数均升高,BDS分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痴呆组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

170例患者行颈部血管彩超,15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斑块形成,其中24例伴轻-中度血管狭窄。

2.5 痴呆组疗效

治疗后,痴呆组基本控制25例(14.7%),显效57例(33.5%),有效68例(40.0%),无效20例(11.8%),总有效率为88.2%。

3.讨论

血管性痴呆无公认诊断标准[7-10],美国精神病协会的精神障碍与统计手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Mzheimer 病诊断和治疗中心4 版、美国国立神经系统疾病与卒中研究所和瑞士神经科学研究所国际协会1992版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1993版,HIS和DSM-Ⅳ,诊断越一致,标准越严格,应用越困难。临床参照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11]。经药物、康复和高压氧等治疗,痴呆组发病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血管性痴呆经过药物、康复及高压氧等方法能明显改善VD疗效。

【参考文献】

[1]李学松.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4,4(2):122.

[2]孙相国,陈立杰,张绍忠.血管性痴呆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学,2003,27(1):31.

[3]丁素菊.血管性痴呆[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4):200.

论文作者:金煜,李爱云,高美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_金煜,李爱云,高美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