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哲学存在的三种形式_哲学论文

经济哲学存在的三种形式_哲学论文

经济哲学存在的三种形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种论文,哲学论文,形式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12)04-0012-10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哲学的提法频繁出现于我国的哲学和经济学文献中,往后,逐渐形成研究热潮,可资证明的材料是为数众多的以经济哲学为言说对象的论文、专著和教科书。检视这些成果,其中有一现象耐人思量,言说者以自己对经济哲学提法的理解为出发点,径直阐释自以为的经济哲学思想,所忽略者是在范畴层面上界定和辨析经济哲学的提法到底何谓。在由行政官员用阿拉伯数字衡量学术水平的时代里,这种做法节省时间和精力,能在有限时间和精力的约束条件下出更多成果,更快地出成果。但是,经济哲学的提法如果不能在范畴的层面上得到界定和辨析,出现的学术格局只能是不同的言说者都在言说经济哲学,比较不同的言说会发现,它们之间的相通和相异之处都不明确。学术发展史昭示我们,没有不同言说之间的研讨甚至争鸣,真正的学术进步只能是一种奢望。这种经济哲学研究的格局要求我们,在范畴层面上界定和辨析经济哲学提法的确切含义,以便为有效的研究和争鸣搭建一个能作为出发点的平台。

经济哲学的提法只不过4个字,把它具体化就会显示出复杂性。它的指称对象是什么?使用这一提法的人试图表达什么思想?不同的使用者之间为什么会有理解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了经济哲学什么样的存在特点?探讨并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抽象和具体相结合地理解经济哲学的提法到底何谓。

一、所谓经济哲学就是经济学的哲学

西美尔在《货币哲学》的开篇便说,“任何一个研究领域都有两条界限,在这两条界限上思想运动不再精确且进入了一种哲学形式。认知的普遍前提条件,像每个特殊领域中的公理一样,不可能在认识领域之内把对前提条件的描述与检验转换成一门更为原则性的科学。此门业已被置于无限之中的科学的目标就是:不带前提去思考——这也是为各门具体科学自身所拒绝的一种目标。因为具体的科学如果没有根据,也就是说没有实质性、方法论性质的前提的话,将寸步难行。哲学就是描述与检验这些前提条件,它本身也不能彻底地超越这些前提条件……如果哲学领域的开端在这里好像被标记成精确的思想运动的底线,那么其上限就在于,实证知识从来残缺片断的内容试图通过明确的概念修补成一幅世界图景(Weltbild)并力图关联到生活的整体”,“的确,臻于完美的经验也不能取代哲学作为实在的一种意义阐释、着色与个人性的强调”[1]1。西美尔的艰涩表达给人们理解其思想带来了难度,但捕捉其逻辑脉络还是可以做到的。他认为,包括经济学和货币学在内的任何经验性学科,上下两端都靠哲学支撑,没有这样的支撑,经验性学科难以成为自身。上端者指学科起步时的逻辑前提,如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人性自私论、天赋人权论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论就是这种情况。西方主流经济学确实离不开这些逻辑前提,但它不能展开和论证这些逻辑前提,展开和论证的结果是经济学变为他者——经济哲学。下端者指经验事实意义和价值性质的解释。经济学能够用经验的方法确定和描述基本事实,如我国目前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但是,这些现象仅仅是经济行为主体活动的结果?它与政治哲学性质的政策是什么关系?这种现象的促成和存在对关涉其中的人意味着什么?经济学没有能力回答这些问题,非要回答,只能像加里·贝克尔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一样在哲学面前出丑。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中不知天高地厚地说,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高于和优于边沁、康德和马克思的方法[2]。

相对于经济学和经济哲学的关系而言,西美尔观点的意义不在于全面地回答问题,而在于稍带夸张地提出问题。他以经济学逻辑前提和经济事实哲学性解释的例证形式说明,不管科学经济学多么偏执地否认自身与经济哲学二者之间有必然联系,经济学还是不得不无奈地接受客观现实,经济学离开经济哲学将寸步难行,甚至作为学科难以成为自身。

经济学中有哪些须臾不可分离自身又无法展开和探讨的哲学性内容?概括地说,除逻辑前提和经验事实的哲学解释性内容外,还有如下内容是经济哲学的用武之地:经济哲学本体论、经济哲学认识论、经济哲学方法论、经济哲学价值观和经济哲学历史观。

各不相同的经济学家都试图说明经济学探讨的本体——经济事实,但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经济事实是厂商的效率和消费者的效用,亚当·斯密眼中的经济事实指称国民财富的增长方式,而在加里·贝克尔的语境中,男女两人的结婚和离婚是经济事实,把生养孩子作为耐用消费品看待的行为也是经济事实。到底什么是经济事实?经济事实的边界在哪里?确立边界的标准是什么?标准制定的依据是什么?这些问题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每一个经济学家的学术研究,但经济学家的身份和职责告诉他(她),这是经济哲学本体论性质的问题,探讨的职责留给经济哲学家。

亚当·斯密郑重地告诫政府官员,不要对个人的经济行为胡乱干预,资本持有者知道如何把资本投入到最有利的用途上去。亚当·斯密的告诫隐含了经济哲学认识论问题。资本持有者能把资本投入到最有利的用途上就说明,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人作出决策时依凭的信息是完整的。这样的认识论前提预设有道理吗?符合客观实际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几乎用毕生精力论证的主题是两个: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人在决策时依凭的信息不完整。持这种哲学认识论立场的还大有人在,如早于哈耶克的弗兰克·奈特和凯恩斯,后出者则有施蒂格勒和阿克洛夫。经济行为主体的认识能力到底有限还是无限?他们在决策时的信息到底完整与否?经济学家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只能秉持其中的一种观点,不能在哲学层面梳理和讨论这些问题,否则,他写出的作品会是经济哲学认识论而不是经济学。问题在于,经济学能摆脱这样的问题吗?不能摆脱是事实。为经济学解决问题者,只有经济哲学。

方法论问题一向为经济学家所关注。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把假定方法利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种行为被熊彼特蔑称为“李嘉图恶习”。到19世纪中后期,方法论问题被经济学家自觉地探讨和争论,德国历史学派的掌门人施穆勒和奥地利学派的掌门人门格尔之间持续不断且火药味十足的方法论大战可为例证。再到后来,弗里德曼写出了《实证经济学方法论》的著名论文,马克·布劳格则以《经济学方法论》的教科书见称于世。他在是书的前言中说,方法论“这个术语更经常地是用来指论证一门学科的概念、理论和基本原理的研究,本书所关心的正是该术语的这个更广的含义。为了避免误解,我给本书加了‘经济学家的解释’这个副标题,提请人们干脆把‘经济学方法论’理解为经济学所运用的科学哲学”[3]7。上述种种情况表明,经济学离不开方法论,方法论的内容是哲学而非经济学,哲学以方法论的形式内在于经济学。需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是,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就是科学哲学的论断具有片面性且有误导的嫌疑。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是演绎方法和经验方法并用,成就了开创一种经济学传统的伟业;李斯特经济学侧重于历史方法的运用,其功绩不仅是开创一种经济学传统,而且使贫穷落后的德国经济起飞,跻身于与美国比肩的行列,把英法两国远远地甩在了后头。由此看来,经济学与哲学确实密不可分,但真正管用的哲学未必就是科学哲学。

科学经济学为了扯上本不存在的与自然科学的“亲缘”关系,一再标榜自己的客观中立立场,口号式表达是“价值无涉”。经济学的逻辑前提是人性自私论,此为全称判断。用这一前提检验“价值无涉”的口号,其忽悠人的内里不攻自破。经济学家首先会承认自己是人,经济学家只不过是挣饭吃的社会身份。既为人,怎么能摆脱人性自私的约束?怎么能在确认和说明经济事实时让自私的本性不发挥作用?这里的“自私”可以是个人性的,可以是利益集团性的,可以是阶级性的,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自私”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经济学家的研究行为及其结果无法摆脱“自私”本性的影响是在劫难逃的命运。往下的反问请经济学家原谅,经济学家总不能说自己不是人吧?这样的反问易于刺激经济学家的神经,我们不得不请重量级的经济学家现身说法。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的学理性分析,实在是入木三分,科学经济学家无法辩驳:“甚至到了今天,经济学包括三个方面或者起着三种作用:极力要理解经济是如何运转的;提出改进的建议并证明衡量改革的标准是正当的;断定什么是可取的,这个标准必定涉及道德和政治判断。经济学绝不可能是一门完全‘纯粹’的科学而不掺杂人的价值标准。对经济问题进行观察的道德和政治观点,往往同所提出的问题甚至同所使用的方法那么不可分割地纠缠在一起,因而上述政治经济学的三要素,就不那么容易保持它们之间的分明界限了。”[4]5如此精辟的论述告诉我们,经济学与价值立场密不可分。罗宾逊夫人并不孤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冈纳·米尔达尔说的更直白:“经济学理论绝不能是中立的,而且从实证主义的意义来说,也不可能是‘客观的’。”[5]2

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有一个细节往往被研究者所忽略。马克思在为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写的序言中说,“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6]591表述出来的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透过马克思的话我们得知,他的经济学研究得到的结果绝对不只是政治经济学理论,还有其他结果[7],我们所关注者是作为结果之一的历史唯物主义。在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的序言中高度凝练但系统地表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这种情势促使我们提出和思考如下问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是什么关系?思考的结果可想而知,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内在地包含经济哲学历史观。马克思是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提出经济哲学历史观的后来者,他的思想先驱是亚当·斯密和李斯特[8,9]。经济自由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大经济学传统的创始者都把经济哲学历史观视为经济学的内生性组成部分,这说明,经济学中包括经济哲学历史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以降,数学化成了追求目标,经济哲学历史观被挤压于幕后。有人系统研究和批判这种现象,代表性著作是《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10]。现在仍能见到经济哲学历史观性质的提法,如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等。按这种思维方式命名,现在该是e经济时代了。e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信息碎片化和瞬间化,但这种现象并不能掩藏经济学与经济哲学历史观的内在关联。

上述例证和分析表明,经济学和经济哲学具有内在关联,经济哲学内在于经济学中;离开经济哲学,经济学作为学科的存在没有根据。这样的事实让部分经济学家陷入自相矛盾的慌乱之中,如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的领军人物弗里德曼在同一篇论文中既说“经济学中并不存在价值判断”,又说“经济学家并不仅仅是经济学家,他们也是人,他们自己的价值观无疑地影响他们的经济学”[11]3-4。这么大牌的经济学家说出如此自相矛盾的话,根本原因在于,他认为经济学是像物理学和化学一样的自然科学,其中并不存在哲学[12]580。也有经济学家清醒地认识到了经济学与哲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以精梳细爬的历史事实告诉人们,好的经济学是好的哲学发挥作用的结果,好的经济学家首先必须是好的哲学家:“我在别处说过,并且我认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使我必须在这里再说一遍:仅仅是一名经济学家的人,不可能成为杰出的经济学家。比自然科学中的情形更真实的一点是,在社会科学中,几乎没有哪个具体问题能够仅仅依靠一门学科作出恰当的回答……在英国这个经济学长期领先的国家,几乎所有伟大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而且至少在过去,所有伟大的哲学家也是经济学家,这肯定不是一种偶然现象。”[13]28-29。说这番话的人是哈耶克,令人惊奇的渊博学识和他人难以匹敌的丰富阅历,使这番话更具有可信性。哈耶克的例证只涉及英国,另有作者从一般意义上提出问题和论证问题。英国经济学家杰弗里·M.霍奇逊说,“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非常沉痛的教训。正如米洛夫斯基所敏锐观察到的:‘毫不例外,绝大多数著名的经济学家——从亚当·斯密到卡尔·马克思,从弗朗西斯·埃奇沃思到索尔斯坦·凡勃伦,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到尼古拉·乔治斯库·罗金——他们对社会的认知首先是源自哲学,而不是经济学。’在其他几个受过哲学训练的伟人中,他还可以加上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弗兰克·奈特”[10]66。

综上所述,不管科学经济学家承认与否,经济学中确实存在经济哲学,它以经济学的逻辑前提、经济事实的哲学性解释、经济哲学本体论、经济哲学认识论、经济哲学方法论、经济哲学价值观和经济哲学历史观这七种形式表现出来。

二、所谓经济哲学就是经济学范畴中的哲学

经济学思想靠经济学的陈述语句表达,构成陈述语句的基本成分是经济学范畴,如市场、价值、价格、成本、利润、效率、效用、厂商、消费者、发展、增长、失业、通货膨胀、赤字,等等。在经济学家看来,经济学范畴指称经济生活中的事实或现象,一个经济学范畴指称经济生活中的特定事实或现象。这种认知符合常识,这种常识认为,经济学范畴是对经济事实本质的反映和凝结。经济学范畴中有否经济哲学思想?科学经济学家会异口同声地对问题作出否定性回答。

黑格尔说,熟知非真知。用这一思想分析科学经济学家针对经济学范畴的态度,结论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于我们面前,科学经济学家的认知扭曲了客观事实的真相。经济学范畴中确实存在经济哲学思想,与经济学中的哲学思想相比,这里的哲学思想具有存在隐蔽的特点,难以辨认和剥离。我们以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劳动价值论为例证说明这一点。

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他的劳动价值论为李嘉图等人的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亚当·斯密对劳动价值这一范畴进行了尽其所能的分析和论证,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大厦。他说,“应该注意,价值一词有二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8]25。从交换或说从可比较的角度看问题,价值由什么决定?价值的客观基础是什么?在亚当·斯密看来,“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世间一切财富,原来都是用劳动购买而不是用金银购买的”。“由此可见,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普遍尺度和正确尺度,换言之,只有用劳动作标准,才能在一切时代和一切地方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8]26,32。注意亚当·斯密的用词。“一切财富”“一切时代和一切地方”的提法意在表明,劳动作为财富或商品价值的衡量尺度普遍适用,没有例外情况;而“真实尺度”,“普遍尺度和正确尺度”的提法则说明,劳动作为价值的衡量尺度是唯一符合客观事实的经验性概括。

亚当·斯密对劳动价值论作了如此绝对化的规定,招来异议甚至非议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同样处于劳动过程中的企业家(资本家)发挥监督和指挥的作用。这种性质的活动是否创造价值?亚当·斯密对问题的回答会使资本家和如西尼尔之流的经济学家恼恨交加:“资本一经在个别人手中积聚起来,当然就有一些人,为了从劳动生产物的售卖或劳动对原材料增加的价值上得到一种利润,便把资本投在劳动人民身上,以原材料和生活资料供给他们,叫他们劳作。与货币、劳动或其他货物交换的完全制造品的价格,除了足够支付原材料代价和劳动工资外,还须剩余一部分,给予企业家,作为他把资本投在这企业而得的利润。所以,劳动者对原材料增加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就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另一部分支付雇主的利润,来报酬他垫付原材料和工资的那全部资本。”[8]43由亚当·斯密的论述可以看出,资本家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恼恨交加确实有理由。在这里,资本家监督和指挥的管理性活动与创造价值没有直接关系,劳动者的劳动才创造价值的观点以彻底的形式完成并表达出来。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遭到非议的可能性还有一种。物质生活资料生产领域之外的劳动者,如家仆、教师、官员、艺术家等,他们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如果对问题作出肯定性回答,那么,这种价值与物质生活资料生产领域创造的价值相比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和地位?亚当·斯密的观点同样对资本家不利而对劳动者有利:“有一种劳动,加在物上,能增加物的价值,另一种劳动却不能够。前者因可生产价值,可称为生产性劳动,后者可称为非生产性劳动。制造业工人的劳动,通常会把维持自身生活所需的价值与提供雇主利润的价值,加在所加工的原材料的价值上。反之,家仆的劳动,却不能增加什么价值。制造业工人的工资,虽由雇主垫付,但事实上雇主毫无所费。制造业工人把劳动投在物上,物的价值便增加。这样增加的价值,通常可以补还工资的价值,并提供利润。家仆的维持费,却是不能收回的。雇用许多工人,是致富的方法,维持许多家仆,是致贫的途径。但家仆的劳动,亦有它本身的价值,象工人的劳动一样,应得到报酬。不过,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可以固定并且实现在特殊商品或可卖商品上,可以经历一些时候,不会随生随灭。那似乎是把一部分劳动储存起来,在必要时再提出来使用。那种物品,或者说那种物品的价格,日后在必要时还可用以雇用和原为生产这物品而投下的劳动量相等的劳动量。反之,家仆的劳动,却不固定亦不实现在特殊物品或可卖商品上。家仆的劳动随生随灭,要把它的价值保存起来,供日后雇用等量劳动之用,是很困难的。”[8]303-304亚当·斯密的论述说明了四个具有内在联系的观点。其一,把劳动区分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是合适的分类方法。其二,这两种劳动都有价值,但生产性劳动的价值要大于和优于非生产性劳动的价值。其三,如此说的根据在于,生产性劳动的成果可以存留以备未来之用,非生产性劳动则不具备这种性质。其四,应该提倡和褒扬的是生产性劳动,非生产性劳动则是越少越好。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范畴中存在什么样的经济哲学思想?

第一,亚当·斯密在经济学论述中以劝世良言的形式提出哲学思想,如“雇用许多工人,是致富的方法,维持许多家仆,是致贫的途径”。这种思想是亚当·斯密时代的客观诉求,积累和发展是英国当时的重中之重。这种思想具有普世性质,任何民族和国家在赶超其他国家时它都是劝世良言,甚至是至理名言。学究式地看问题,亚当·斯密的思想没有资格进入大雅之堂——哲学教科书,但原生态地理解,“哲学是现世的智慧”(马克思语),亚当·斯密的思想不正是经世致用的现世智慧吗?

第二,在亚当·斯密对劳动价值范畴的论述语境中,存在劳动哲学本体论的思想萌芽。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人造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物质财富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基础。这个客观基础是谁创造的?亚当·斯密的回答是劳动者,特别是体力劳动者。在这里,劳动价值范畴中的价值所具有的含义已远远超出了商品交换范围,成了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从这一层面看问题,劳动价值具有了哲学本体的意义,对劳动价值范畴的界说,具有了哲学本体论的意义。或许有人会说,亚当·斯密的论述中没有直接表达出这种哲学性的“微言大义”,上述引伸是过渡性解释。实际情况是,亚当·斯密的论述为他人和后人提供了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路,顺着这样的角度和思路理解问题,得出上述哲学本体论性结论顺理成章,差别只存在于时间的早或晚之间。

第三,在亚当·斯密对劳动价值范畴的论述语境中,存在明确的政治哲学主张,劳动者的劳动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权。既然人依赖于物质财富的世界而存在,这个世界又由劳动者的劳动创造,那么,劳动者的劳动,既是天然的权利,又是天然的义务。在亚当·斯密时代,行会制度还在发挥作用,行业准入制度还限制具有体力和技能的劳动者进入某一行业,这是侵犯劳动者生存权利的制度。面对这种状况,亚当·斯密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主张愤然痛批,我们所见到者是如下的重话:“劳动所有权是一切其他所有权的主要基础,所以,这种所有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个穷人所具有的世袭财产,就是他的体力与技巧。不让他以他认为正当的方式,在不侵害他邻人的条件下,使用他的体力与技巧,那明显地是侵犯这最神圣的财产。”[8]115从亚当·斯密把劳动者的体力与技巧视为“最神圣的财产”的情况看,在他的精神世界中,资本家的管理和贵族地主的游手好闲远不如劳动者的劳动更神圣,甚至连神圣都算不上。现实中的情况往往是握有权柄的人肆意侵犯劳动者的劳动权,正是因为如此,亚当·斯密才以高调形式提出基于劳动价值论而来的政治哲学主张:劳动是劳动者不可侵的人权。

第四,在亚当·斯密对劳动价值范畴的论述语境中,存在一种劳动人道主义的哲学情怀[14]108。“下层阶级生活状况的改善,是对社会有利呢,或是对社会不利呢?一看就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极为明显。各种佣人、劳动者和职工,在任何大政治社会中,都占最大部分。社会最大部分成员境遇的改善,决不能视为对社会全体不利。有大部分成员陷于贫困悲惨状态的社会,决不能说是繁荣幸福的社会。而且,供给社会全体以衣食住的人,在自身劳动生产物中,分享一部分,使自己得到过得去的衣食住条件,才算是公正。”“充分的劳动报酬,鼓励普通人民增殖,因而鼓励他们勤勉。劳动工资,是勤勉的奖励。勤勉像人类其他品质一样,越受奖励越发勤奋。丰富的生活资料,使劳动者体力增进,而生活改善和晚景优裕的愉快希望,使他们益加努力。所以,高工资地方的劳动者,总是比低工资地方的劳动者活泼、勤勉和敏捷”[8]72-75。如果不看引文出处,人们完全可以把如上论述理解为一个智慧老人针对中国劳动者的现状发出的呼吁。作出上述论述者是亚当·斯密。这些论述的理论实质是不是劳动价值论?这些论述是不是表达出了劳动人道主义的哲学情怀?对问题作出肯定性回答是常理,作出否定性回答者不是心有他系就是不懂装懂地滥解亚当·斯密。

花费如此多的篇幅解析和展示亚当·斯密劳动价值范畴中的哲学思想,目的是以实证性的例子表明,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范畴中确实存在经济哲学思想。“确实存在”的断语引来需要说明的问题,经济学范畴中经济哲学思想存在的特点是什么?孤立存在的经济学范畴是概念性存在,它直接概摄经济现象或经济事实,人们凭直觉就能辨识经济学范畴指称的经济现象或经济事实。从这种意义上说,人们确实无法直接见到经济学范畴中的哲学思想。但是,任何经济学范畴首先和基本的是语境性存在或说是动态性存在。经济哲学思想存在于经济学范畴提出、赋予含义、展开和论证的动态过程中,只有在过程中,人们才能真正领悟和抓住其中的经济哲学思想。没有商品经济的客观存在,就不会提出商品的价值问题,当然也不会出现价值范畴。没有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没有劳动行业、类别等限制的破除和劳动的一般化,人们就不会把商品价值与劳动结合在一起看问题,当然也不会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提出劳动价值的经济学范畴。由此看,经济学范畴的提出就包含了社会历史特点的哲学性洞识和特定的价值立场两种经济哲学性思想。亚当·斯密劳动价值论的提出是鲜明例证。

赋予经济学范畴以含义,同样是经济哲学先行并让经济哲学思想内在化的过程。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以寻找商品价值的客观基础为信息概摄范围,这种信息范围中,进入经济学家视野的是劳动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重点是商品价值的生产过程。这种看问题的角度,这样的信息范围,首先是经济哲学方法论问题;让这样的经济哲学方法论走向前台者,同样是经济哲学发挥作用的结果,即经济学家价值立场发挥作用的结果。同样是商品价值范畴,在新古典主义和现代主流经济学中,含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客观的比照尺度变成了主观感受性的效用评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根本原因如下。第一,经济学家的哲学性视角发生了变化,重点是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而非生产过程。第二,经济学家的信息概摄范围发生了变化,由关注劳动者的生存境遇变成了关注资本家(厂商)能否赚钱和如何多赚钱(效率)。第三,经济学家的价值立场发生了变化,由论证劳动者获得符合人道的报酬以改变生存境遇天然合理,变成了论证资本家(厂商)最大限度地赚钱合理合法。由此我们说,经济学家赋予经济学范畴含义的过程是哲学先导和哲学发挥根本性作用的过程。面对这种状况,谁能说经济学范畴中不存在经济哲学思想呢?经济学范畴展开和论证的过程,同样是哲学先导和发挥根本性作用的过程。在亚当·斯密展开和论证劳动价值范畴的过程中,涉及资本范畴,在这里,资本是劳动者劳动的积累,是死劳动或说是物化的劳动。同样是资本概念,来到屡遭马克思痛批、牛津大学历史上第一位政治经济学教授西尼尔的笔下,含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对资本范畴的界说是:“资本是一项财富,是在财富生产或财富分配中人类作出的努力的结果。节制所表示的,既是不将资本投于非生产性使用的那种动作,也是将劳动作用于产生遥远结果而不是眼前结果的那种性质上相同的行为。采取这样行动的是资本家,这一行动的报酬是利润。”“经济学家把地主、资本家和劳动者说成是成果的共享者的那种通常说法,只是出于杜撰。差不多一切所生产的,首先是资本家的所有物;他预先支付了在其生产中所必要的地租和工资,付偿了在生产中所必要的节制行为,他是在这个方式下购入的。他购入以后,自己所消费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般只是其中的一个极小部分,然后将其他部分售出。”[15]138,145由西尼尔对资本范畴的展开和论证可能看出,他可以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以来第一位职业的“大款经济学家”,但我们更应该关注他对资本范畴展开和论证过程中体现的经济哲学思想。他的价值立场明显可见,资本家利益代言人的身份非他莫属;他的方法论原则是把资本家的想法经济学范畴化;他经济哲学认识论意义的信息概摄范围仅限于如何让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行为及其结果合理化进而合法化。这三个方面的经济哲学思想隐藏于他对资本范畴的展开和论证过程之中,为了掩人耳目,他竟然提出经济学是科学因而不能作价值判断的主张[15]12。

在经济思想史上,马克思是自觉揭示经济学范畴中经济哲学思想的第一人,而首先自觉把经济哲学理解为经济学范畴中的哲学并写出专著者则是琼·罗宾逊夫人。这位因女性身份和左派立场而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失之交臂的女中豪杰,1962年出版了名之为《经济哲学》的专著。这部著作以经济哲学的名义研究和论说的只是经济学范畴,如价值、效用、发展、欠发展和自由贸易。这样的事例说明,把经济哲学理解为经济学范畴中的哲学者确有人在,经济学范畴中的哲学思想完全可以作为经济哲学单独的研究对象。这部著作的观点不能见容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原因不在于缺乏根据而在于直击经济学范畴的哲学本质,使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科学伪装滑落无遗。例如她对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基础性范畴——效用的哲学性分析。“效用是一个循环论证且无懈可击的形而上学概念”、“当代对效用这一概念的所有改进都没有使它脱离形而上学的范围。今天我们被告知,因为无法对效用进行度量,所以效用不是一个可操作概念,‘显示性偏好’也无从显示。可观察的市场行为显示个人的选择。偏好只是我们所讨论的个人的喜好,而且不涉及价值判断。但随着讨论的进行,我们渐渐清楚,对个人而言,好东西就是他自己喜欢的东西。人们可能认为这不是一个满足的问题,而是一个自由选择的问题:即我们愿意他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才能避免限制他的行为。”“然而,吸毒者应该去戒毒,孩子应该去上学。除非我们对偏好本身进行评价,否则我们怎样才能确定哪些偏好应该得到尊重,哪些偏好应该受到限制呢?”“对我们来说,我们根本不可能违犯我们的本性而不进行价值评判。”[16]54-57罗宾逊夫人对效用范畴的分析一语中的,貌似与价值立场无涉的经济学范畴——效用完全被价值立场所左右,其含义以特定的价值立场为转移。

又如贸易自由范畴。这一范畴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命根子,为其注入灵魂者是英国处于“日不落帝国”时代的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不厌其烦地论证和申说,让人们接受的结论是“自由贸易不仅对全世界有好处,而且对每个人和每个国家都有好处”[16]99。让西方主流经济学颜面尽失的是,罗宾逊夫人不按主流经济学的潜规则出牌,依秉自己的学术良知,把贸易自由学说的内在实质一览无余地揭示出来:“经济学的本质就根植于民族主义之中”。“讲求实际的古典主义经济学”“反对重商主义者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偏爱更有远见的政策,但是,他们之所以赞成自由贸易政策,不是因为自由贸易政策对全世界有利,而是因为自由贸易政策对大英帝国有利”。“自由贸易学说本身,实际上就是一份英国国家利益的规划书。”[16]138-139近代以来的世界经济史表明,罗宾逊夫人的见识符合实际,贸易自由学说是弱势国家误入歧途的迷幻剂[17]。对自由贸易学说理论上的致命一击由德国统一和强大起来的经济学思想设计师李斯特完成,代表性著作是《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在以上的引证和分析中,我们在实际例证、存在特点和代表性文献三个方面说明,经济学范畴中客观地存在经济哲学思想,把经济哲学理解和定义为经济学范畴中的哲学有道理,有根据,有成功的尝试,所以我们说这种观点能成一家之言。

三、所谓经济哲学就是经济生活智慧的哲学命题化

上述两种对何谓经济哲学问题的理解意在突出和强调经济哲学提法中的哲学性质,这种理解以黑格尔对哲学的理解为根据。他在《小逻辑》一书中说,“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这样的考察叫反思,而“反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18]38-39。为了固守和推崇自己对何谓哲学问题的理解,黑格尔指出并批评另一种对何谓哲学问题的理解。“哲学一名词已用来指谓许多不同部门的知识,凡是在无限量的经验的个体事物之海洋中,寻求普遍和确定的标准,以及在无穷的偶然事物表面上显得无秩序的繁杂体中,寻求规律与必然性所得来的知识,都已广泛地被称为哲学知识了”。这种思维方式继续扩展,人们不愿意见到的结果必然会出现。“在英国,直至现在,哲学一名词通常都是指这一类学问而言。牛顿至今仍继续享受最伟大的哲学家的声誉。甚至科学仪器制造家也惯用哲学一名词,将凡不能用电磁概括的种种仪器如寒暑表风雨表之类,皆叫做哲学仪器……又如新近成立的政治经济学、在德国称为理性的国家经济学或理智的国家经济学,在英国亦常被称为哲学”[18]45-47。如此理解的哲学是意识直接与外在对象“亲密接触”的结果,这种结果明显可见的缺陷是哲学的本质——反思被丢掉了。在黑格尔看来,这样的哲学不是真正的哲学而是“经验科学”。

根据黑格尔的如上论述,人们会认为他反对把“经验科学”如经济学理解为哲学。这样的认识误解了黑格尔,因为他认可把经济学理解为哲学的行为。“与普通政治经济学原理被称为哲学的原理有关的‘哲学原理’一词,也常见于英国政治家公开的演说中……英国哲学与德国哲学尽管不同,但当别的地方,常常把哲学的名称用来作绰号或嘲笑人的名词,甚或认为令人生厌的名词时,而我们看见哲学在英国政府要员的口里这样受尊重,倒是一件可喜的事”[18]47。黑格尔的话向我们透露了两点信息,一是英国曾经有一个时期称经济学原理为哲学原理;二是他本人认可这种叫法并说是“一件可喜的事”。

黑格尔经济学原理可叫做哲学原理的名称之辩是对客观事实的确认,与反思性哲学并行不悖的还有一种哲学,这种哲学不是反思的产物,而是意识直接与对象(在我们的语境中是经济生活世界)“亲密接触”的结果。顺着黑格尔的思路继续思考,他没有自觉意识到但我们不得不回答的问题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英国人称之为哲学原理的经济学原理中是否包含哲学性内容?具体说,由意识直接与经济生活世界“亲密接触”而形成的经济学命题中是否包含哲学性内容?

事实胜于雄辩。下述开启经济学研究传统的经济学家提出的命题会告诉我们,经济学命题中包含哲学性内容是客观事实,或者说,它们同时还是哲学性命题。例证一。“奢侈是公众的敌人,节俭是社会的恩人”[8]313。凯恩斯把这个命题视为经济学命题,他在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根据英国的经济生活现实,提出了正相反对的经济政策主张。但是,任何一个不带学科性偏见的人都会承认,亚当·斯密提出这一命题时面对的是英国急需资本积累的现实,其基于国家需要而来的道德劝诫意味远远胜于经济生活事实的客观描述。

例证二。“进步状态是社会各阶级快乐旺盛的状态。静止状态是呆滞的状态,而退步状态是悲惨的状态”[8]75。用不着多加思量就可以把亚当·斯密的这三个所谓的经济学命题概括为一个哲学性观念,即正义的发展观,用现在时兴的话说是和谐的发展观。

例证三。“技艺、制造业及商业逐渐的发达,是大领主权力瓦解的原因,也是牧师们在欧洲大部分的世俗权力全部瓦解的原因”[8]361。认为亚当·斯密的这一命题带有经济学命题的性质似乎说得过去,但说它是通过把具体事例命题化而表达出来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或许更切合实际。

例证四。“自由总是同工商业与国家财富的进展齐头并进的”[9]103。这是民族主义经济学传统的开启者、德国经济崛起的精神之父李斯特的经济学命题。这一命题的奥妙之处在于点明,一个国家的经济自由程度与其经济发展和财富累积程度成正比。经济落后停滞又想得到国家层面的自由是白日做梦。一百多年后,邓小平把这一思想概括为两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它是经济学命题?或许有道理;如果说它是哲学性的“顶层设计”命题呢?显然更有道理。

例证五。“力量的确比财富更加重要。为什么呢?只是因为国家力量是一种动力,新的生产资源可以由此获得开发,因为生产力是树之本,可以由此产生财富的果实,因为结果子的树比果实本身价值更大”[9]47。李斯特关于果树与果实之间关系的比喻很著名,它以再透彻不过的形式说明了一个哲学理念:生产力决定论。

上述五个例证出自经济自由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两大经济学传统的奠基之作,说它们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是合乎情理的判断。对这些命题的简单分析表明,它们内在地包含哲学性内容,哲学思想是经济学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或许有人认为,上述例证只不过是经济思想史的存在,在现代经济学即科学经济学中,经济学命题是科学性命题,并不包含哲学性内容。这样的认知出现于目前最权威和最流行的教科书中:“经济学家努力以科学的态度来探讨他们的主题。他们研究经济的方法与物理学家研究物质和生物学家研究生命的方法一样:他们提出理论、收集资料,并分析这些资料以努力证明或否证他们的理论。”[19]事实如此?抑或是教科书的作者曼昆以科学之名向读者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宣示一种哲学性的意识形态主张?实际情况表明,答案只能是后者。

曼昆的教科书开篇便以强势姿态把所谓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压向学生。“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变好。”为了节省篇幅,其他所谓的五大原理从略。如果不是出现于经济学教科书并以经济学“大”原理的命名加以暗示,理智正常的人能意识到上述命题是作为像物理学生物学一样的科学的经济学“大”原理吗?“大”相对于“小”而言,与“大”原理相比较而言的“小”原理是什么?教科书没有作出任何明示。这种小把戏的运用本身就说明,教科书的作者心里有鬼,把自己哲学性的特定意识形态主张打扮为科学并压向学生时底气不足。上述经济学命题中一至四的“科学”道理任人皆知,与喝白开水有益身体健康的道理无异。地球人都知道的大道理以科学之名出现于教科书中,作者意欲何为?画龙点睛之笔是第五大原理,这才是作者真正要宣示的主张。这种主张的内核是哲学性的意识形态,用经济学术语表达是经济自由主义。问题在于,假如贸易真的能使每个人状况变好,为什么美国的政客总要通过各种形式甚至国会立法的形式与中国大打贸易战?这些人是白痴?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间,中美之间的贸易额成倍增加。美国人持续地消费中国农民工用血汗甚至用生命生产出来的物美价廉的商品,中国得到是天文级数字的绿纸片——美元。这些绿纸片与货真价廉的商品之间的贸易留给中国的是什么?巨额外汇储备加剧了中国的通货膨胀,增大了中国经济的战略风险,污染了中国的生态环境,耗费了中国本就不宽裕的资源,让过亿的中国第一代农民工以老化的身驱返乡,而养老就医等成本,则是坑你不商量地留给了中国社会。这些事实表明,“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变好”的“大”原理是让不明底细的人做白日梦,在做梦的过程中,所谓自由贸易的强势一方得到仅用绿纸片——美元无法衡量的好处,弱势一方则是吃亏,吃亏,再吃亏!琼·罗宾逊夫人在她那本著名的《经济哲学》中说,英国处于“日不落帝国”时代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本质是民族主义,这种经济学是英国经济“攻城掠地”得好处的“规划书”。它不是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而是十足的哲学,罗宾逊夫人称这种哲学为“形而上学”或“经济学神学”。曼昆时代的美国处于与昔日“日不落帝国”——英国同样的全球霸主地位,所以,曼昆所谓的经济学“大”原理,其实质与他的英国学科先辈的主张一样,只不过是哲学性特定意识形态主张在新时代的重新宣示。

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学原理两个方面的情况表明,经济学命题的哲学性质客观存在;经济学命题可以说是自身,也可以说是哲学性命题。一身二任的双重性质让科学经济学家气恼无奈,但承认事实的客观存在是他(她)们的天然义务。为了摆脱这一义务,科学经济学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极力论证经济学命题不具有哲学性质。到头来,这种行为与唐·吉诃德和大风车博斗的“英雄壮举”无异。

综上所述,我们在本节的引述和分析中涉及三种哲学概念,一是黑格尔反思意义上的哲学;二是特定历史时期英国人把经验科学称为哲学;三是黑格尔没有意识到又确实客观存在的经济学命题中的哲学。我们所要说明者是第三种哲学。这种哲学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是意识直接与经济生活世界“亲密接触”的结果,因而不具有反思的性质;它的抽象和概括程度远远高于经验科学,因而不具有经验科学的可证实性质。这种哲学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吗?从命名的层面回答问题,作出肯定性回答或否定性回答都能讲出道理。从功用的层面回答问题,答案只有一个:它确实是哲学。琼·罗宾逊夫人在她与人合写的经济学教科书中说,“在社会科学中,常用一种推理方法,那可以说是形而上学的。这个字眼有着各种不同的意义。在这里,它是指使用一种语言,这种语言既不提供实际情况,也不说明逻辑关系,更不给予明确的指示,但却被认为会影响行为。”“形而上学的说法没有提供情况,因为它的术语不是依据任何外界事物来说明的。和谐就是和谐,幸福就是幸福。这种说法并不具有科学的内容……然而它也决不是空洞的,它表示某种精神状态,某种政治同情或道德价值,它可以把人们的意见结晶成为具有重大实际影响的形式”[4]5-6。如上的话主题显明,这种被称为“形而上学的”哲学以经济学命题的形式出现。它确实不是科学,但有存在的理由,因为它以“政治同情或道德价值”的形式“影响行为”,并且这种影响“重大实际”。影响何谓?无非是启发和引导,明确说是指点迷津。指点迷津的过程是经济学命题发挥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学命题的经济学性质只不过是幌子,哲学性质才是关键所在。

收稿日期:2012-04-18

标签:;  ;  ;  ;  ;  ;  ;  ;  ;  ;  

经济哲学存在的三种形式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