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分析论文_范陆洋,文岩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分析论文_范陆洋,文岩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150076)

摘要:目的 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疗效。方法 对6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30例痊愈9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30例痊愈6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53.3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观察指标参数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且近期疗效满意。

关键词: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口梗阻型便秘;疗效分析

出口梗阻型便秘(OOC)又称盆底肌功能不良,是一组导致顽固性便秘的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粪便在肛管直肠处排出受阻,临床以排便困难为主要表现,其次有排便不尽感,有时需要手法协助排便[1]。临床上常见的有直肠内套叠、直肠前突、盆底肌失迟缓综合征(包括耻骨直肠肌肥大)、会阴下降综合征、盆底疝等。传统的手术治疗切除范围较大,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术)是最安全的微创技术,可保护患者的排便功能。对我院收治的6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和传统的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60例,两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45.6±2.5岁。肛管静息压(66.32±13.5)mmHg,直肠最大收缩压(107.55±32.55)mmHg,初始排便阈值(77.02±22.85)ml,最大排便阈值(155.05±20.35)ml。对照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46.3±2.5岁。肛管静息压(66.82±12.5)mmHg,直肠最大收缩压(106.56±27.55)mmHg,初始排便阈值(77.98±24.35)ml,最大排便阈值(155.37±19.12)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治疗,选择骶管内或腰麻麻醉,取截石位,充分扩肛,插入2 个开孔的肛门镜,拔除内筒后,显露直肠黏膜,旋转肛门镜,将要切除的部位暴露于窗口内。将待切除的直肠黏膜位于开环的窗口内并固定肛门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单痔核的痔上3~4cm处进行黏膜下缝合引线牵引,两个痔核分别进行两外黏膜缝合引线牵引,或用单线进行一次缝合两核,置入吻合器,将吻合器的头部插入扩肛器内,引线围中心杆打结收紧,引线利用带线器从吻合器的侧孔导出,旋紧吻合器,将脱重的直肠黏膜,利用肛门镜口牵进吻合器入钉槽内。完成切割和吻合,将吻合器固定保持关闭状态0.5min后松开手柄,旋开吻合器并将其取出[2]。观察吻合口,如果吻合口间有黏膜缝合搭桥将其直接剪断,黏膜突起部分夹后进行双重结扎。如果有活动性出血,要进行电凝止血。结束后用凡士林引流纱条纳入肛内,将切除的标本送病理学检查。术后禁食6小时后改进流食。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对手术前后肛门肛管静息压,直肠最大收缩压,初始排便阈值,最大排便阈值等进行观察。术后3个月进行疗效判定标准为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排便通畅,直肠指检、肛门镜检及排粪造影正常。显效排便间隔在3天之内,稍干,便秘明显改善,自觉症状好转,偶尔需药物帮助排便,直肠指检、肛门镜检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内脱垂程度改善[3]。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临床体征无改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用( ±s)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肛门直肠压力测定结果比较,对照组30例,肛管静息压(51.22±15.99)mmHg,直肠最大收缩压(118.92±18.01)mmHg,初始排便阈值(64.52±14.89)ml,最大排便阈值(137.98±16.05)ml。观察组30例,肛管静息压(43.80±12.92)mmHg,直肠最大收缩压(126.92±18.91)mmHg,初始排便阈值(58.65±17.15)ml,最大排便阈值(130.82±18.45)ml。两组患者比较肛门直肠压力测定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值为2.187,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三个月,观察组30 例患者中9例痊愈,12 例显效,6例有效,3 例无效,有效率90.0%。对照组30例患者中6例痊愈,6例显效,3例有效,14例无效,有效率53.33%。两组有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17.79,P<0.05)。

3 讨论

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直肠远端或肛管处阻塞、狭窄或肌肉痉挛等而引起的排便不畅。TST定位精确,利用肛门镜可能准确地找到病变位置。TST手术在受植物神经控制的直肠黏膜区进行,切割不敏感,手术疼痛轻微。定位准确,切除范围较小,不破坏直肠与肛管的正常结构和外观。治疗创伤更小,术后恢复快。本文研究通过对观察组采用TST技术治疗与对照组的传统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肛门直肠压力的变化,采用TST技术治疗术后57例患者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传统治疗方法。患者术后肛管静息压、初始排便阈值、最大排便阈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直肠最大收缩压明显提高,表明肠道的功能得到了快速有效的恢复[4]。TST对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保护肛门功能,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立华. TST-PPH术治疗老年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0):13-14.

[2]杨军,YANGJun. TST加消痔灵注射术治疗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6):459-462.

[3]张平,贾春霞. PPH和TST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观察[C].2014中国便秘高峰论坛. 2014.

[4]蒋应祥,张平,杜仲代. TST治疗老年出口梗阻型便秘70例临床体会[J]. 中国肛肠病杂志,2016,36(8).48-49

论文作者:范陆洋,文岩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分析论文_范陆洋,文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