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屋建筑的安全是一项关系到公民生存权利的民生大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现实挑战。混凝土作为房屋建筑的重要原材料,其质量问题关系到整体建筑综合性能的高低,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房屋建设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对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概述
混凝土被广泛的应用在施工建设领域,混凝土不但能够提升建筑性能,还可以发挥装饰效果的优势。混凝土施工通常采取一次性浇筑方式,这样所形成的表面色彩均匀,并且带来的污染小,在房建施工中的效果很自然和谐,是现阶段应用十分普及的一种施工原料。要想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需要确保混凝土的自身性能与材料的配合比达到规定要求。砂、石、水泥、粉煤灰、矿粉以及减水剂等是构成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以水泥最为关键,在应用过程中发挥着光滑以及胶结的效力,水泥浆利用凝固过程使砂、石骨料集合在一起,构成紧密的固结体。施工具体进行中,应当科学确定配合比,并保证混凝土在输送、浇筑、养护等各环节中有效发挥性能优势,避免混凝土裂缝出现,最终提升整体施工效果。
2混凝土施工要点
2.1材料配比
在进行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材料选配这个施工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混凝土材料的选配关系到混凝土本身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加强对对混凝土材料选配的重视度。在进行混凝土材料选配的时候,对水泥的质量、等级和型号等都必须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只有这样水泥的质量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水泥在进行进场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对其的合格证、质量和型号等进行详细的检查,同时还要对水泥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进行检测,只有这样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
水泥由于其本身特性的原因,一旦遇到水之后就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因此在进行建筑混凝土材料选配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选择低热的混凝土,只有这样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的概率才能够得到降低。在进行混凝土配料砂石选择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对砂石的杂质含量进行详细的检测,只有这样混凝土的性能才能够得到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安全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2.2运输环节
运输是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的运输工作中,需要充分借助于搅拌运输机的作用,这一环节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利于施工运输环节的施工质量。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全面规划和设计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路线,这些方面如果出现了偏差,将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甚至会出现混凝土到达施工地点无法卸载的情况。
2.3浇筑质量
分段以及分层浇筑是混凝土浇筑施工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这样有助于混凝土的散热。分层浇筑中,主要针对其浇筑厚度进行良好掌控,第二层混凝土的浇筑实施需要在上层混凝土达到凝固以后再开展,同时掌握好两层之间的间隔,并且确保第二层混凝土的浇筑务必完全遮盖前一层。自然环境给混凝土浇筑施工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温差较大的环境下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因此,假如处于雨雪气候条件下,就将增加施工难度,这时要求作业人员控制好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浇筑周期,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来提高浇筑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加强混凝土振捣施工
浇筑阶段就需要实施振捣操作,以此可以确保模板内混凝土更加均匀,根据实践经验的总结,振捣施工的进行需要综合考虑混凝土的类型以及实际工程规模,具体振捣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机械和人工形式。无论采取哪一种振捣操作方式都务必要保证振捣实施中快插慢拔,并且保证插点均匀。不仅如此,还需要控制好振捣棒的插入深度,振捣进行中要使振捣棒进入下层混凝土内部,以此能够很好的防止两层混凝土产生间隙,避免了混凝土裂缝的出现。通常来讲,单次振捣时长大约在20秒,振捣结束以看不到混凝土翻浆或不再出现气泡为准。混凝土终凝之前要进行二次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结构抗拉强度与粘结力,减少混凝土内部裂缝,提高结构抗裂性。另外,施工中假如采用的是平板振捣器,需要就完成振实的区域的边界范围采取掩盖处理,以提升混凝土的振捣效果。
2.5开展有效的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裂缝是施工中的常见质量弊病,所以养护工作在施工中是非常必要以及重要的。发生混凝土开裂现象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热量释放以及外部温差较大的缘故,因此浇筑结束后需要采取保温措施。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喷水方式进行养护处理,炎热环境中还需要加盖保水薄膜,以降低水分蒸发速度,针对有特别需求的混凝土,也可以实施浸水养护。特殊气温环境中,还应当将棉毡或草袋铺设在混凝土表面,降低混凝土的内外部温差。寒冷条件下,务必采取防冻措施,避免混凝土内部水分凝结而发生裂缝现象。养护过程中我们要合理控制周期,一般而言要不低于7天,这期间严格根据规范进行养护,保证其实效性。
3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的应用策略
3.1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提升个人工作能力
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培训,要注重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的两方面教育。首先要强化技术人员的思想意识,正确认识混凝土施工技术安全的重要性,时时处处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安全防范。在房屋建筑过程中,要实现自上而下的安全氛围培养,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各项要求和操作规范都要实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将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对于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要定期加强,不仅要加大对技术人员的能力培训,同时也要加强安全思想宣传,通过多种途径引起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相应的强调和指导,严格要求实际操作人员,使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令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深入人心。另外,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的业务考核,要严格按照行为标准进行定期检查规范。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行为及时加以纠正,而屡教不改者要根据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处罚。在严格规范的标准下,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安全进行,提高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
3.2科学有效地制定实施方案,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在房屋建设之前,施工单位首先要充分调研当地的实际环境,预先考虑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情况,然后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如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如何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位置调整,提高抗裂性,是技术人员需要因地制宜考虑的首要问题。此外,还需要从源头上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标准,避免因原材料不合格而造成的的裂缝问题。对于混凝土的运输和存储工作,也要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采用标准化的搅拌运输车进行运输,避免混凝土的粘合力减弱等问题的发生。对于典型性的难题,要注重经验的积累,及时总结问题的根源及应用策略。如降低混凝土裂缝现象的概率就有一套规范化的施工标准,可以从浇筑方法、温度控制、振捣方式,以及可调节的外部环境进行改善,使混凝土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保质保量完成工程。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是房屋建设项目开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与房建质量息息相关。相关单位在施工实践中,务必重视混凝土施工的应用管理,科学控制各环节,保证其质量满足工程实际要求,促进质量不断提升,推动房建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坤.浅析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6(15):106-107.
[2]叶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6(08):104-105.
论文作者:丁俊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6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论文; 裂缝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