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彩娥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目的:分析将细节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患者中对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本次所选80例患者入我院急诊科治疗的时间均是2017年08月份-2018年08月份,抽样分组所选患者,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40例观察组则基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5,与对照组的75.00%相比,满意度明显要高,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患者中能够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急诊科;细节护理;应用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3-0289-01
急诊科患者发病急,且病情变化无端,护理人员需要承担繁重的护理任务,稍有不慎,便很容易引发医疗纠纷。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因疾病、治疗费用、疗效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不良情绪,这会对患者的临床治疗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重视临床的护理干预。目前,细节护理属于临床常用的一种护理模式,主要是针对患者心理与饮食方面的进行护理。文章选80例患者入我院急诊科治疗的时间均是2017年08月份-2018年08月份,旨在探讨了将细节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患者中对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影响,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本次所选80例患者入我院急诊科治疗的时间均是2017年08月份-2018年08月份,抽样分组所选患者,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40例观察组则基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对照组有2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范围在21-35岁,年龄均值为(26.25±2.42)岁。观察组有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范围在20-35岁,年龄均值为(25.34±2.56)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发现缺乏显著的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即当患者产生护理需要时,可安排护理人员对其展开护理。40例观察组则基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具体如下:
1.2.1心理疏导
患者到急诊科诊治时,对患者的病情展开评估,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进行各项临床指标的检测,向无缝接护理小组传达患者病情并做好有关护理工作,待患者病情平稳后,由专人对患者进行陪护,过程中多与患者交流,告知患者的治疗过程及疗效,帮助缓解因疾病带来的负面情绪,以增强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1.2.2交流沟通管理
患者到急诊科后应及时带领患者家属了解医院环境,讲解与患者有关的相关治疗注意事项和生理不适的突发情况,让患者和家属对治疗过程和护理工作有基本了解,使患者更放心的接受护理治疗。同时护理人员要热情主动与患者沟通,用自身的专业护理知识和技术解答患者疑惑,安抚患者不安、恐惧等负面情绪,让患者信任科室,信任医护人员。
1.2.3饮食护理
在患者饮食方面,除去患者过敏食物后,应多添加绿色蔬菜、奶制品、豆类、鱼类等碳水化合物,加强补充微量元素。对体重超标的患者要注意控制饮食,避免营养补充过度导致肥胖的情况。
1.3观察的指标
(1)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分并对比。其中,SDS共包括了20道题目,依据1到4分的评分标准对患者题目进行评分,将所有评分情况进行统计,根据满分等同与80分的原理换算成抑郁指数。(2)通过患者出院后的满意度调查和两组之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对比来检测细节护理管理。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4 个等级,满意度=(总人数-不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经SPSS22.0统计学的软件进行处理,采取()对计数类资料进行表示,同时采取t对是否存在统计的意义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主要采取百分比%来代表,采取卡方检验,若数据之间差异比较显著,则P值在0.05以下。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
护理前,对照组焦虑评分为(13.26±2.27)分、抑郁评分为(30.62±3.38)分,观察组焦虑评分为(13.52±2.54)分、抑郁评分为(30.29±4.03)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对照组焦虑评分为(10.89±2.30)分、抑郁评分为(17.45±2.41)分,观察组焦虑评分为(7.01±1.14)分、抑郁评分为(10.08±1.17)分,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5,与对照组的75.00%相比,满意度明显要高,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细节护理就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变化,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排班情况进行适当调节,以形成弹性工作模式。当科室接待患者不多时,可适当安排护理人员休息时间,但此外还应连续监测患者的病情[1]。成立细节护理小组,向患者授予有关的专业知识,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应变力,促进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并且表明了在急诊科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得打了显著改善[2]。本次研究中显示,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为(7.01±1.14)分、抑郁评分为(10.08±1.17)分,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5,与对照组的75.00%相比,满意度明显要高,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综上,将细节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可推广。
参考文献
[1]穆爱兰,张秋玲.护理风险管理在加强急诊科患者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181-183.
[2]方然程.无缝隙护理导向型急诊科急危重患者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6):22-24.
论文作者:禄彩娥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评分论文; 急诊科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2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