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飞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510098
摘要: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一直都是影响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性问题,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物质资料、人工费用等波动比较大,给工程造价的控制增加了难度,只有加强对工程造价指标的控制才能为企业有效加强企业的各方面管理,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因此,本文论述了工程造价指标测算、编制的现状以及房屋建筑工程造价指标的编制。希望能够推动我国房屋建筑工程领域工程造价指标测算编制研究走向深入。
关键词:造价指标;房屋建筑;测算
引言
随着社会对造价指标需求的加大,造价指标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而房建建筑工程的复杂性、组合性、多样性,决定了房屋建筑工程造价指标编制的复杂性。本文对房屋建筑造价指标的测算进行了探讨,以更好地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为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计价提供造价信息的专业服务。
一、工程造价指标的应用现状
工程造价指标的应用在我国比较晚,再加上现阶段我国工程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指标的研究不太重视,所以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此问题上的研究落后较多。我国东西部差异、南北差异较大,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企业管理方法、信息采集标准等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工程造价指标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再加上各行业之间没有建立统一的工程造价信息交流协同机制,这导致了信息不能在各参与方之间互通有无,最终导致了许多问题的产生。因此有必要建立有效的造价信息交流平台来解决这一难题,迫切需要工程指标测算和编制人员对工程造价指标进行系统的研究,为控制工程造价,减少建筑成本,为社会节约资源,使老百姓受益,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水平提供坚实的基础和理论依据。
二、房屋建筑项目分类
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造价指标的测算时,首先应该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系统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房屋工程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其目的是为编制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的造价指标提供参照,从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造价指标测算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
按照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划分,可以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三大类。工业建筑主要是指各类工业企业生产用房以及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用房,例如单双层的厂房等。农业建筑主要是指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房屋,如种子库、粮仓、农业物资存放房等。而非生产性建筑又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学生宿舍、招待所等,而公共建筑包括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少年宫、医疗、商业、邮电等。
按照结构类型划分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混凝土板墙结构、间架结构四个类型。钢筋混凝土或钢材制作的梁、板、柱形成的骨架是砖混结构的承重部分,而墙体只起到围护和分隔的作用。这种结构具有空间划分灵活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板墙结构的竖向承重构件和水平承重构件都是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施工时可以现场浇筑,根据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大模建筑和大板建筑。
间架结构比较适用于大跨度的公用建筑,如体育馆、航空港、火车站、大剧院等。其又可分为悬索结构、壳体结构、折板结构、拱结构等形式。
按照建筑物高度或者层数可以划分。住宅建筑 1~3 层为低层,4~6 为小高层,10 层以上为高层。公共建筑以及综合性建筑高超过 24m 为高层建筑,低于 24m 为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又可以划为 9~16 层,低于 50m 的低高层建筑,17~25 层、高度在 50~75m 的中高层建筑,26-40 层、建筑高度在75~100m 的高高层建筑,层数为 40 层、高度 100m 以上的超高层建筑。
按照施工方法划为为现浇现砌式、预制装配式、现浇现砌式和预制装配式结合式。施工方法是指房屋施工中采用的施工方法。 现浇、现砌式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均是在施工现场浇筑和砌筑而成。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在加工厂制成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而成。 部分现浇现砌、部分装配式建筑物的一部分构件(如墙体)是在施工现场浇筑或砌筑而成,一部分构件(如楼板、楼梯)是采用在加工厂制成的预制构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典型项目采集及测算步骤
项目分类后,就要根据各种类型的项目来寻找符合特征的相关项目。工程造价资料是测算工程造价指标的重要依据。工程造价资料收集应坚持三个原则。首先,工程造价资料的收集应遵循客观性、真实性的原则,收集已经过核对的竣工结算资料;其次,应遵循代表性的原则,收集本地区该类造价资料中有代表性的资料;第三,应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的工程项目。
工程造价资料的收集渠道。一是向业主、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收集;二是施工合同备案和网上业绩备案系统。目前,福建省已经建立了网上业绩备案系统和施工合同备案系统,这里面的工程造价咨询成果都可以作为造价指标的数据来源。其中,施工合同备案系统要求建设单位提供合同价计价软件电子文档。工程造价指标的测算步骤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收集大量的项目资料。项目造价资料是测算工程造价指标的基本依据。项目造价资料的收集工作是做好工程造价指标测算的基础。收集资料时主要应收集已建成投入使用的、符合我国现行的产业发展政策、有可能在今后的项目当中再次运用、有代表性的工程设计施工图及相应的工程竣工结算资料等。如果没有充分、完善的造价资料就很难对工程造价指标进行测算,做好工程造价指标的编制工作也就无从谈起。资料收集的工作应该以收集竣工结算资料为主,以收集工程概算、预算、工程招标投标标底以及工程施工合同等资料为辅。收集的资料当中的数据要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项目的特点、技术水平、建筑材料市场价格、劳动力市场价格、施工机械价格、工效水平等。只有全面系统地搜集涵盖工程项目所有特征的资料,然后再系统地分析,才能保证工程造价指标的测算准确、有效。
(2)对收集资料进行系统的分类。在全面获得造价资料之后,还应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分类。分类的标准有很多,既可以按照专业划分,也可按照使用功能进行划分。由于收集到的资料来源不同,这直接导致了造价资料的准确性、代表性不能完全满足工程造价指标测算的要求,所以应该区别对待来源不同的造价资料。对于那些占投资比重较大、直接联系较多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同时还要对资料数据进行去伪存真辨别,放弃其中不合理或者准确度不高的数据,然后再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
(3)取定计算。收集到的资料来源不同,施工单位和业主采用的计价方法不同,工程材料价格和计费标准也大不相同等原因,导致工程造价指标没有统一的标准而缺乏可比性。根据这一现实情况,在工程造价指标测算之前,应确立一个合理的同一的测算标准。同时在发布测算工程造价指标时,也应公布取定的价格、费用标准,以便使用时能够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对工程造价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汇总。将具有相同特征或者近似特征的工程进行分类汇总,根据造价指标的具体内容进行工程造价的测算,这要求工程造价指标测算人员首先能够对工程项目的特征进行准确和完整的描述。由于工程概算、预算、结算与造价指标的汇总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口径,工程材料费、劳动力成本、机械台班价格也不相同,造价指标的主要材料的规格多,工程项目的子项目多和施工程序及工艺不同,其价格也不相同。再加上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价格不同以及价格变动区间大,这方面的工作量和难度非常大,这说明工程造价指标测算工作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完成这项工作。
(5)对工程造价指标进行审查修改。为了确保测算出的工程造价指标确切、实用,测算出的工程造价指标应与选定的工程概预算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检查测算出的工程造价指标是否符合规律。如果偏差较大,应该仔细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如果是新测算的工程造价指标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应该及时作出调整和修改。同时对指标编制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指标的完整性和编制标准的统一性。
四、房屋建筑造价指标测算
根据工程造价指标测算和编制步骤,结合房屋建筑工程的特点,房屋建筑造价指标的测算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描述项目的主要特征。工程造价指标的计算必须充分考虑特定项目市场、技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可能由于基础形式、桩基、混凝土强度、门窗等不同而对指标造成较大的影响。
(2)明确计算对象。造价指标可以细分为“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 经济指标指单位面积的费用,如 800 元 /m2 ;技术指标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材料用量,如钢筋用量 50kg/m2。
(3)依托软件。工程造价指标软件的研发及使用不仅提高了日常工作的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为工程造价指标的编制工作提供了准确、快捷的方法和手段。加大与软件公司的沟通与协作,研发工程造价指标软件对工程造价指标的编制和发布有着积极推动作用。划分项目子目类别归属。
(4)统一计价依据。价格套用同一期信息价,不同地区信息价不同;劳保类别统一取定为甲类。
五、房屋建筑造价指标调整汇总
对抽取的实际工程造价数据的典型性、代表性以及是否剔除了特殊影响因素等问题做出验证与分析。比如桩基工程。某安置房 A5# 楼,层高 7 层楼,单价 192 元 /m2 ;某某安置房 2# 楼,层高 12 层,单价 67 元 /m2 。12 层的反而比 7 层楼的桩基单价低,分析其原因,是因为 7 层楼的桩长是 25m ,而 12层楼的桩长是 8.3m ,此时,就应该对这两个项目的桩基进行调整修正。设计对象的结构特征与概算指标有局部差异时的调整;设备、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费用的调整。
结束语
工程造价指标是房屋建筑工程完成造价管理,加强房屋建筑工程全面控制的重要参照物和数字基础,为了提高工程造价指标测算的精确性和合理性,应该提高对房屋建筑工程造价指标的重视程度,从工程造价指标的概念入手,科学而合理地构建符合市场经济和房屋建筑领域实际的房屋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体系,在结合造价控制的决策、招投标。结算等不同阶段的特点,使房屋建筑工程造价指标的行业作用和重要功能得到保障,让整个工程造价工作变得更为通畅而准确,使房屋建筑工程的进行和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走上规范化、精细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林琴.编制建设工程造价指标的探讨.建筑经济.2012.03
[2]刘芳.工程造价指标应用分析.大陆桥视野.2011.11
[3]李国华.探讨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现代商业.2012.12
[4]姚涛.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科技致富向导.2013.08
[5]张鹏飞.工程造价管理的分析.民营科技2014.06
[6]张晓东.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今日科苑2014.07
论文作者:谢丽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指标论文; 造价论文; 资料论文; 建筑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