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医科大附属医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探析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不同程度颌面部多发性骨折患者84例,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42例患者为常规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为干预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42例患者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后,术后一周的恢复情况较佳(P<0.05)、并发症发生率下降(P<0.05)、住院时间和张口度完全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外形恢复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P<0.05)。结论:围术期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治疗颌面部多发性骨折的效果,有利于患者外形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显著。
【关键词】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围术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277-03
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多是由外伤引起的,如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运动损伤以及跌打损伤等,在头面部外伤中所占的比例高达60%[1],由于颌面部骨骼骨质强弱不均且解剖关系复杂、伤后易发生复杂性骨折和严重移位,对面部外貌、吞咽、咀嚼、语言、乃至视力等产生严重影响,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咬合关系和面部形态是临床治疗的核心[2],常涉及多个学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讨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笔者进行了此次对比性研究,汇总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不同程度颌面部多发性骨折患者84例,根据围术期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
常规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8/14;年龄最小19岁,最大67岁,平均年龄(43.18±5.35)岁;骨折部位:上颌骨骨折36例、下颌骨骨折31例、鼻骨骨折28例、髁突骨折16例、眶壁骨折12例、颧骨骨折19例;开放性骨折27例、闭合性骨折15例;新鲜骨折25例、陈旧性骨折17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1例、斗殴9例、坠落伤7例、爆炸伤3例、其他2例。干预组男女患者比例为30/12;年龄最小19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3.20±5.32)岁;骨折部位:上颌骨骨折38例、下颌骨骨折32例、鼻骨骨折27例、髁突骨折18例、眶壁骨折13例、颧骨骨折17例;开放性骨折26例、闭合性骨折16例;新鲜骨折27例、陈旧性骨折15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0例、斗殴9例、坠落伤8例、爆炸伤3例、其他2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给予患者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嘱咐患者禁食禁饮、手术区域备皮、手术前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属给予抗菌药物、出现突发事件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医师进行处理等常规护理。
干预组:给予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①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尿量、伤情变化等。对于颌面部严重创伤者,及时清除其口腔鼻内分泌物、呕吐物、血凝块、碎骨片、脱落牙齿等。对出现呼吸道梗阻的高危患者准备好吸引器、吸氧装置及气管切开设备于床旁。②心理护理:颌骨骨折病人多在毫无思想准备,瞬间突发意外事故所致,失去心理应对能力,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其过度惶恐、惊愕。护理人员须全面了解病人的身心状况,关心安慰患者,稳定其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增强自信心。③以彩图和文字相结合的纸质材料以基础,简洁明了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的方式、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及手术的效果,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工作。④饮食干预:术前8~12h嘱患者禁食禁饮,体弱者可于术前2~4h给予浓度为10%葡萄糖500ml静滴。(2)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前30min,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须将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调整至最佳状态,通过肢体语言安慰患者,并配合术者完成手术。手术多需全身麻醉,故在手术过程中,要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危急状况,迅速配合抢救,增加手术成功率。包扎伤口时要注意渗血状况。(3)术后护理:①饮食干预:颌面部骨折术后患者常因疼痛,张口受限、害怕等因素导致进食困难.我们须做好饮食指导.可采用20~50毫升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吸痰管给予患者全流质饮食,缓慢喂食,少量多餐,温凉为宜,但需注意控制食物流速及温度,以免速度过快引起患者不适、呛咳或窒息。不能用力张口及咀嚼硬质食物。必要时给予鼻饲流质。②口腔护理:颌骨骨折术后口腔活动能力受限,自洁能力下降,口腔内滋生大量病原微生物,可用康复新等含漱液含漱 3~5分钟。必要时予口腔冲洗,2人配合操作须细致,预防口腔内感染.增进患者的食欲。③功能锻炼: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改善全身和局部血液循环状况,促进伤口愈合;术后3天颌面部肿胀疼痛消失后,可用自制模具被动进行张口训练,张口度达到三横指为宜。一周后再进行颞下颌关节功能锻炼,以增强局部肌肉关节的活动,促进骨折愈合为目的,快速恢复患者的口腔咀嚼功能和咬合关系,避免引起张口困难、颞颌关节强直及骨质疏松。颌骨骨折的治愈标准为恢复病人原有的咬合关系[3]。根据口腔功能恢复标准来评估其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趋于失调、正常、消失,为出院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鼓励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张口功能的锻炼,并嘱咐家属进行监督。要保证骨折部位不再受到外力的刺激,防止矫正未完全愈合再次错位 ,以便达到理想的矫正效果。④由专职护士采取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短信提示、QQ群等方式,运用于颌骨骨折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中,将住院护理服务延伸到家庭。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后一周的恢复情况(张口活动度、输液量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外形恢复满意度、张口度完全恢复时间和生活质量。
应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对外形恢复的满意度,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的分值为0~5分,总分的高低与患者满意度的高低呈正相关。
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18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束时应用中文版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价指数(GOHAI)[4]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口腔生理功能(3个条目)、疼痛与不适(3个条目)、心理功能(4个条目)和行为影响(2个条目)4项内容,共12个条目,每个条目的分值为1~5分,且评分的高低与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好坏呈负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所有研究数据准确录入SPSS18.0软件中,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当检验结果为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术后一周的恢复情况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术后一周的张口度优于常规组(P<0.05),输液量和首次下床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颌面部的骨骼维持人体面部的基本形态和轮廓,其解剖结构复杂,向上与颅底、眼眶和鼻骨毗邻,骨块的数目比较多,形态各异,且部分骨块相互重叠,向下与颈部相连,血液循环较丰富,也是食管和器官的开始端,发生骨折时,多会造成口腔、上下颌骨、颧骨-颧弓、眶壁和鼻的多处骨折,情况复杂,其治疗是医学界的难点[5]。
及时准确的查明骨折的位置和性质,是临床治疗的关键,也是患者患者痊愈的关键,临床多行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颌面部多发性骨折,保持骨段间的稳定是骨折愈合的首要条件[6],而术后并发症不仅与骨折的严重程度相关,该与骨折固定的稳定性相关。而多发性骨折导致治疗时咬合关系的恢复失去了参照基础,加大了手术的难度,因此复位时必须按照下颌骨-上颌骨-颧骨颧弓复合体-鼻眶筛区-软组织(眼球复位和内眦韧带固定)[7]。若患者术后恢复不理想,多会出现面部塌陷、眼球转动受限、张口困难等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说话、进食、吞咽和表情等生理功能,还会影响患者容貌,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8]。“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明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尤其手术治疗时,包括了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和术后干预,本次研究中,根据护理经验给予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后,患者术后一周的恢复情况较佳、外形恢复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均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P<0.05),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住院时间和张口度完全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说明颌面部多发性骨折患者实施围术期的护理干预,不仅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还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口腔功能和外形的恢复,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杨,塔依尔?阿力甫,居来提?吐尔逊,等.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IMICS)在颌面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7,26(2):81-84.
[2] Agnihotri,A.,Prabhu,S.,Thomas,S.et al.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cortical screws as lag screws and miniplates for internal fixation of mandibular symphyseal region fractures: 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2014,43(1):22-28.
[3]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 84.
[4]李佳俞,陆柳雪,李俊,等.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桂西地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6):1513-1515.
[5]孙道成,倪文庆,佘先麟,等.经头皮冠状切口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对面中部 多发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15):95-96.
[6] Soong,P.L.,Schaller,B.,Zix,J.et al.The role of postoperative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fractures: A randomised,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ilot clinical study.Part 3:Le Fort and zygomatic fractures in 94 patients[J].British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2014,52(4):329-333.
[7]胡双,高宝成,张永发,等.损伤控制性理论在合并颌面部多发粉碎性骨折的颅脑损伤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7,3(1):26-29.
[8]麻宏阳,杨成帅,吴锦阳,等.虚拟手术及导航辅助下多学科协作的颌面部多发骨折的整复治疗[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7,13(4):184-187.
论文作者:陈倩,刘颖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患者论文; 面部论文; 术后论文; 性骨折论文; 多发论文; 口腔论文; 手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