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勤奋刻苦的好习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刻苦论文,勤奋论文,培养孩子论文,习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在勤奋和灵感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助产婆。”这句话诠释了勤奋是通往成功之路的一把钥匙。
民间还有一句古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付出才能得到回报,任何成功者的道路上都洒满了汗水,都是通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刻苦努力换来的。
培养孩子勤奋刻苦的好习惯,是父母的一堂必修课。
1882年12月19日,蔡锷就出生在湖南省克庆县亲睦乡蒋家冲(今邵阳市郊区蒋河桥乡蔡愕村)。父亲蔡正陵,母亲王氏。
蔡锷出生的这个蒋家冲两旁是起伏不断的小山丘,村前是弯弯的流水。蒋家冲是典型的景色优美的南方农村。童年的蔡锷正是在这优美的自然环境中陶冶成长起来的。因此,人们常称蒋家冲为藏龙卧虎之地。
蔡愕出身贫苦,两三岁时,为了谋生,他的父亲蔡正陵带着全家来到武冈县黄家桥。新来乍到,家中无钱建房,只好住在水东大坝的一个叫“大义亭”的亭子里,夫妻俩在这里经营缝纫、煮酒、打豆腐,以此维持家里的生活。
蔡锷自幼跟父母从事简单的手工劳动和农业劳动,备尝了人生的艰辛。蔡锷16岁去长沙学堂读书之前,一直生活在这里。这—段生活,对以后当了将军的蔡锷仍然能廉洁自守、积极向上,有着一定的影响。
蔡锷6岁时,家中很贫困,一心盼望儿子成龙的蔡正陵知道,要想孩子将来成“龙”,必须要让他读书。因此,全家人节衣缩食,让蔡锷上学。上学前,蔡正陵多次对儿子说:“蔡家祖上没有读书人,世世代代受人欺凌,你一定要好好读书,为我们蔡家争口气。”小蔡锷将父亲的话时刻铭记在心里。
蔡锷所在的村子里没有学校,父亲把他送到邻村的私塾学读书。每逢落雪下雨,父亲蔡正陵就背着儿子翻山越岭。小蔡锷学习很刻苦,常常在父亲的背上背起书来。
蔡锷自幼很聪明,在这样清苦的家庭里是一个勤奋刻苦的孩子。白天,一有空就帮助父母干活,晚上,常常独自点着油灯读书到深夜。
父亲蔡正陵担心儿子年龄小,长期这样下去会影响他的身体,于是限制他每晚上点完一小碟油就睡觉。蔡锷为了灯点的时间长些,便将灯火拨得小小的,尽量少耗油。
蔡锷自幼很喜欢读书,并且读得很快。那时他家里仍然很穷,连生活都有困难,自然无钱买书。为了满足儿子的要求,蔡正陵到处打听,凡是哪个亲友家有书,他都要亲自去为儿子借。有的亲戚距蔡家数十里,还要翻山越岭,蔡正陵也总是不辞劳苦要去借。
蔡锷9岁时,家庭经济情况进一步恶化,家中实在无力支持他继续学习下去,因而辍学在家。为了不荒废儿子的学业,蔡正陵只好借书让儿子在家自学,有读不懂的地方,蔡正陵便带着儿子去向邵阳名士樊锥求教。
樊锥在邵阳坐馆教书,慕名前来就读的弟子很多,他待人很热情,又很爱才。蔡锷第一次见到樊锥时,所问的问题令樊锥大为吃惊,“研读之深,见解之高,非一般幼童所为”。于是,心中暗暗称赞道:“奇才!奇才!”并当即向蔡正陵表示,愿免费收留蔡锷为弟子。此后,蔡锷也一直视樊锥为自己的父亲。在樊锥的教育下,蔡锷的学业进步很快。
蔡锷11岁那年,樊锥建议他去县学就读。县学要进行考试。考试那天,蔡正陵背着儿子走进考场,考官感到奇怪,并对蔡正陵说;“哪儿有背着幼儿进考场应试的,你快将儿子放到外面去吧!”
蔡正陵告诉这位考官说,不是自己参加考试,而是幼儿蔡锷参加考试。考官更是吃惊,打量了一下小蔡锷,随即出一上联,命他答对“邵阳考生八十名,惟汝最小。”
蔡锷应声对曰:“孔门弟子三千众,颜回领先。”
考官一听,感到很满意,立即同意蔡锷参加考试。当蔡锷上考场前去领试卷时,因为放试卷的桌子很高,他只能踩着板凳上去拿,考官见此情景就对蔡锷说:“拿,拿,拿,拿上板凳。”蔡锷回答说:“跳,跳,跳,跳过龙门。”
考官听了蔡锷的答对,当场告诉他说:“你不用考了,就准备入学吧!”
13岁的蔡锷便受到于湖南学者江标的赏识,被江标称为:“神童,神童”,补为县生员(即秀才)。
蔡锷之所以被称为“奇才、神童”,并不是其天分百分百,而是父亲通过诱导、不诲的帮助、鼓励,是小蔡锷在艰苦的条件下秉烛夜读、勤奋刻苦的毅力,共同打造成一个“天才”。
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切莫过急,要以正确的、合理的方法去培养孩子,激发斗智,通过自我努力、自我教育形成好习惯,勤奋刻苦的习惯也亦然。
我们给父母们的建议是:
(1)让孩子确立目标,为目标而奋斗
让孩子自己确立—个目标,让他有目的地去奋斗,在整个奋斗过程中父母监督、鼓励去实现。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奋斗精神。
比如,让孩子时时定目标,事事定目标,那么他的生活将会有条不紊,时时、事事都会在确定的时间内完成,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不要等明天。
比如,小力的理想是考军校,然而成绩位居班里中游水平,于是他下定决心在今年期末考试进入全班前三名,明年进入全校前3名。为了这个目标,他一改往日为学习而学习,为及格而学习的学习态度,他要为目标而努力,为理想而奋斗。不需人去督促、强迫,因为目标就在前方。
(2)勤奋刻苦的孩子,必有较强的责任感
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是不可能去经受勤奋刻苦的磨砺。责任,不但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关心自己的人负责。当一个孩子懂得父母挣钱不易时,他就会想,我一定争口气,让父母过上好生活。为此他会勤奋刻苦的去学习,不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
因此,替父母分忧的孝心与责任感,往往成为激励孩子去努力奋斗的动力。
(3)劳逸结合,不烦不腻
劳逸结合高于死缠烂磨的办事效率,其原因就是使孩子保持着对事物的兴趣和积极态度。在做功课时要充分注意休息时间,让孩子舒展一下筋骨、放松一下精神状态。不宜长久地磨时间,那样既达不到学习的目的,也容易使孩子产生腻烦心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父母要根据孩子的精神状况,让孩子进行适当的休息或调整。
(4)让孩子品尝成功的滋味
从小让孩子品尝成功的滋味。比如让孩子帮助摘菜,当他完成后,父母应借此鼓励、赞美,让孩子充满成就感而更加向往再次成功,同时他也会再为成功创造条件。
(5)父母要让孩子多听、多接触这样的事例
“天道酬勤”也好,“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也罢,都说明了养成勤奋刻苦好习惯的重要性。
父母要经常给孩子讲一些,比如:古时“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精神与现代的学习环境作比较;在电视上所看到的奥运、亚运会或全国运动会上的金牌得主,他们训练的刻苦、拼搏的顽强,不夺金牌誓不罢休的毅力,无一不是勤奋刻苦的真实写照等等。让他们明白一个知难而退、怕苦怕累的人,是必然一事无成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可以不劳而获、心想事成的。“付出才会收获”的道理,需要父母以身作则的榜样示范,孩子亲力亲为的亲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