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贝克莱唯心主义哲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贝克论文,主义哲学论文,重新审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传统的哲学原理和哲学史教科书对贝克莱唯心主义哲学持绝对否定的态度,这是不合适的。重新审视贝克莱哲学就会发现:第一,我们过去并没有完全驳倒贝克莱哲学,没能真正从理论上揭示出贝克莱哲学的荒谬性之所在;第二,贝克莱哲学也不是反动的哲学,在他的那个时代,这个哲学无论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方面,还是在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方面,都起到了革命的和进步的作用;第三,贝克莱哲学对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特别是对于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关系及揭示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贝克莱 唯心主义 哲学
贝克莱哲学是最赤裸的主观唯心主义。在传统的哲学原理和哲学史教科书中,都因贝克莱哲学的唯心论性质而将其看作是荒谬的和反动的理论。然而,当我们采取科学求实的态度重新研究贝克莱哲学时,就会发现过去所做的结论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我们过去并没有完全驳倒贝克莱哲学。
贝克莱哲学是最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存在就是被感知”是这个哲学的核心命题。在贝克莱看来,那些通常被人们当作客观存在的事物,不过是人的主观意识所感知到的观念而已;离开了人的感觉观念,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失去了存在的可能和价值。可见,贝克莱哲学完全否定了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原则。
作为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贝克莱哲学进行批驳和反对,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无法回避的。然而,传统的哲学原理和哲学史教科书除了按照两条哲学路线的划分标准将贝克莱哲学划归于唯心主义阵营,并因此将其判定为是荒谬和反动的哲学以外,并没有真正从理论上做出令人信服的揭示和批驳。如果说有的教科书曾经做过批驳的话,也不过是重复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和革命导师列宁在一定的范围内对贝克莱哲学的驳斥。然而,这两位唯物主义哲学大师在他们的批驳中,也没能真正地揭示出贝克莱哲学的荒谬性之所在。
狄德罗和列宁都认为人的感觉观念是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没有外界事物的作用,就没有人的感觉观念的形成。对此,狄德罗把人的感觉器官比做钢琴的键盘,把外界对感觉器官的作用比作“弹键盘”,键盘不经触动(弹),就不能使钢琴奏出音乐,人的感觉器官不经外物“弹奏”,也不能自动地生出感觉。因此,贝克莱否定观念是外界事物作用感官而形成的,无疑是认为钢琴可以不经弹奏就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音乐来,这岂不是一架发疯的钢琴?列宁是运用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成果来阐述自己观点的。他指出,自然科学已经证明了“思想是头脑的机能”,“在地球没有也不可能有人类和任何生物的状况下,地球就已经存在了”。贝克莱主义者如果不否认自然科学的真理性,就应放弃其唯心主义主张,如果继续坚持其唯心主义观点,就只能说明其哲学是同科学真理相悖逆的、荒谬的理论。
我们不否认狄德罗和列宁对贝克莱哲学的批驳是言之有据的,但我们也同样不能认为他们这样的批驳就已经在理论上对贝克莱哲学真正地战而胜之了。第一,钢琴的比喻和自然科学成果的例证都不能代替哲学上的理论证明,都缺乏哲学论证所应有的逻辑力量,因而,这种批驳不能真正切中要害;第二,在贝克莱看来,不论是钢琴还是自然科学的理论,都是人的“感觉观念的复合”,所以,它们并不能成为贝克莱哲学的否定性证据;第三,狄德罗和列宁的论述,与其说是批驳贝克莱唯心主义哲学,倒不如说是在阐述一种和贝克莱哲学完全不同的哲学主张,这对于证明贝克莱哲学的荒谬性来说,就似乎显得很不充分了,因为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之间并不必然一个是真理,一个是谬误,两者可能都是合理的,又可能都是荒谬的。
由此可见,传统的哲学原理和哲学史教科书仅仅因贝克莱哲学是唯心主义的,便定性其为荒谬的理论,是武断的、缺乏充分根据的。唯物主义最终要战胜贝克莱唯心主义哲学,还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而象传统的做法那样,简单地宣布它是荒谬的,是不可取的态度。
其次,贝克莱的哲学并不是反动的哲学,而是具有革命和进步性质的哲学。
唯物主义哲学一般都在历史上起到革命的和进步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说唯心主义哲学都是反动的。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革命和进步的历史作用就是这样一个例证。因此,我们应该对贝克莱哲学的历史作用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考察。
证明人的存在和需求的合理性以及人在世界中的至高地位,主张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不可侵犯性,否定上帝的权威,是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哲学的核心问题。在这个时期,凡是投入到这种哲学大潮中的思想理论,都具有了革命的和进步的性质,都反映了其历史的合理性。如果说17世纪的唯物主义是从人的自然属性来论证人的存在及需求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的话,那么,同时代的贝克莱唯心主义哲学的主旨则是企图从人的精神属性上来论证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至高无上性以及上帝对人的精神的依赖性。依据贝克莱哲学的理论,既然一切存在都是人们的感觉观念,那么,事物的存在根据就必然是具有感觉能力的个人(自我),而不是虚无漂渺的上帝或形而上的物质实体。所以,有感觉能力的“自我”就是上帝,就是世界的主宰,拥有不受任何外在因素限制的,绝对自由的权利。这些思想虽然不是贝克莱自己明白地讲出来的,但却是他的哲学的必然的、逻辑的结论。可见,贝克莱哲学所具有的这种反神学、倡导人道主义新精神的进步性质,完全可以和当时的唯物主义哲学相媲美。当然,贝克莱在反唯物论的同时也有反无神论的言论,不过,他的理论的基本思路并不是宣扬有神论的,而且他身为大主教,讲一些有神论的话,在他的那个时代,是应该予以谅解的,更何况连唯物论者洛克和斯宾诺莎都不敢公开否定上帝的存在。综合地考察当时具有革命和进步性质的哲学,可以看到,属于唯物主义性质的哲学,是要把上帝物质化、自然化;属于唯心主义性质的哲学,则是企图将上帝精神化、人本化,两者走的虽是殊途,但却同归于将上帝从“天国”中赶出来,并移入尘世和现实之中的理论目标。
贝克莱哲学的进步作用还表现在它对哲学认识发展史的理论贡献上。贝克莱哲学是在继承和批判洛克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洛克从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出发,考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了经验论的认识论体系。但是,由于他的唯物主义是机械性质的,最终导致了他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都存在着二元论的倾向。例如,他把客观物质分为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第一性质是外物实存的质;第二性质(如颜色、气味、声音等)则与外物“根本不相似”,“仅是我们作为区分事物的记号”。显然,这种划分无法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贯彻到底,是一种不彻底的唯物论哲学。针对洛克的理论矛盾,贝克莱在继承洛克经验论的同时,果断地抛弃了洛克所设定的作为认识源泉的外在的“物质”,将经验论同唯心主义相结合,建立了较为彻底和完备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哲学体系,既使经验论哲学从二元化的倾向走上了较为彻底的一元化的道路,又避免了洛克哲学中的各种理论矛盾。经验论哲学经过贝克莱的这一番改造,虽然走上了唯心主义的发展轨道,但却是更彻底、更完善了,更加具有了理论上的逻辑力量,从而也深刻地影响了哲学的历史发展。
从笛卡儿和培根开始的近代哲学虽然都可以称做是对传统哲学进行“反思”的哲学,可是,在贝克莱之前或同时的哲学中,无论是唯物主义的洛克、斯宾诺莎,还是二元论的笛卡儿、唯心主义的莱布尼茨,都具有独断论哲学的特征。他们都认为有一个与现象世界不同、又对现象世界起着规定作用的“实体”世界存在着。这是一个“形而上”的“实体”。肯定了这个“实体”的存在,就导致了唯物论哲学的“心物平行”的二元论矛盾;也使唯心论哲学产生了“实体”与现象界难以统一的矛盾。而贝克莱从彻底的经验论出发,坚决地否认了感觉观念之外有任何存在的可能性;无论是“上帝”,还是形而上的“实体”,都是无法感知到的,因而都是“无”,都是虚构的存在。可见,在这“反思”哲学的时代,只有贝克莱哲学才真正摆脱了传统观念的影响。这种哲学不是无根据地断言是否有某种“实体”存在着,而是通过对人的知识形成过程的考察,来揭示哪些观念是真实可靠的,哪些观念是属于主观臆造的,从而决定对传统理论观念的取和舍。在这里,我们才能真正地体味到近代“反思”哲学的精神实质和理论价值,也可以真正了解到贝克莱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后来的哲学,特别是对后世影响较为深远的休谟哲学和康德哲学,都是从贝克莱哲学的这种深刻而彻底的“反思”精神出发的。
再次,贝克莱哲学对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具有许多重要的借鉴作用。
贝克莱哲学不仅在他的那个时代具有进步性与合理性,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有许多可借鉴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发掘。传统教科书对贝克莱哲学采取全盘否定的作法是不科学的。列宁说:“……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神化了的绝对。”片面地夸大感觉观念的主观性特征,是贝克莱主观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但是,贝克莱哲学也是人类认识的一朵花,它所认识和揭示的感觉观念的主观性特征无可否认地包含着一定的合理因素,不能简单地抛弃掉。
透过贝克莱哲学唯心主义的诡辩论迷雾,我们可以看到它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通常认为的在人的主观意识之外客观地存在着的事物及其规律,其实都同人的主观意识有着密切的关联;凡是被认定为是在人们的主观意识之外客观地存在着的东西,无一不是为人们的主观意识所感受到的东西;反过来,凡是未曾在人的意识中或感觉观念中出现过的东西,如“上帝”、“鬼”、“无限的宇宙”等等,我们既不能认定“它”是一种什么状态、什么性质的存在,也不知道“它”是否存在着。因此,整个世界是对人显现着它的存在的,也是通过人的主观意识显现或印证它的存在的;未曾对人显现的存在,只能是想像的存在,而不是作为主观意识的对立面的存在,它对人来说就是非存在。许多人凭借类推和猜测,想当然地肯定未知世界的实存性,其实这种实存性不过是人的主观意识,而非客观事物本身。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只有当“客观”存在被主观意识作为感觉对象和内容时,它才获得了客观的意义;这个“客观”实际上是由主观认定的,主观是某物的“客观”存在与否的鉴定者或裁判者,离开了主观,证明对象客观性的依据也就不存在了。可见,没有主观,就没有客观;没有意识,也就无从谈物质。离开了客观去讲主观要导致唯心主义,而离开了主观去讲客观则必然要陷入形而上学的独断论之中。这是从贝克莱唯心主义哲学中获得的宝贵启示。
了解了主观对客观对象具有能动的制约甚至是决定的作用,是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的。在当代自然科学认识论的研究中,人们已经充分地注意到:某种科学认识的形成主要地不是取决于对象如何,而是取决于科学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如何;不是有什么样的存在决定着人们有什么样的认识,而是人们有什么样的认识方式决定着对象可能是什么样的。比如,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最终认识主要是由于他在开始研究之前就认定或假定元素具有周期律,然后才去寻找这个周期律,并得到了证实。这个认识过程表明了思维在存在之先。在社会生活中,尤其在当前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所表现出的首创精神以及对解放思想、摆脱传统观念束缚和转变思维方式的现实需求,都进一步提醒我们,不要把意识对象的客观性绝对化,把认识过程中的物质第一性的论断片面地夸大。世界既不纯然是精神的,也不纯然是物质的;它同时既在意识之外,又在意识之中,是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统一。主观性受着客观性的规定,从而肯定了对象世界的确定的性质与内容;客观性受主观性的规定,从而确定了世界的属人性质以及主观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认识活动和实践过程中,坚持自觉的辩证法,少犯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和绝对化的错误。
我们在对贝克莱主观唯心主义进行重新审视、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价的同时,可能还会得到一个更为重要的启示,那就是我们完全有必要对传统的哲学史的研究方法进行一番反思和检讨,特别是要认真地研究一下如何正确处理和看待哲学发展史上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两条哲学路线的对立和斗争的问题。传统上是一直按照哲学的两条路线的对立划限,认为凡是唯物主义的哲学就具有合理性,就有进步性,凡是唯心主义的哲学就当然是荒谬的和反动的,因此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唯物主义的哲学路线,并同唯心主义的哲学做不调合的斗争。然而,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在哲学史上最赤裸、最顽固的贝克莱主观唯心主义哲学都具有很大的进步性质与合理因素,那么,继续坚持两条哲学路线的绝对对立和不调合的斗争,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当然,我们也不能轻易地否定这种对立和斗争,重要的是,必须突破哲学史研究中那些一成不变的传统框子的束缚,以科学的、求实的态度来研究哲学史,不能再犯简单化的错误,更不能带有认识上的偏见。
标签:哲学论文; 唯心主义论文;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客观与主观论文; 传统观念论文; 哲学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