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库建设中的有效运用论文_施克明,唐佳

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库建设中的有效运用论文_施克明,唐佳

施克明 唐佳

浙江江南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萧山 311243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农业稳定发展的必要物质保障,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库建设又是其中的关键和核心,要确保水电工程正常高效运营,需要强化水库建设的施工质量,增强其防渗性能。本文围绕水库建设中的防水混凝土,从其作用和意义入手,重点分析探究水库建设中使用防水混凝土应注意的要点,以期为提高我国水库建设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防水混凝土;水库建设;应用;要点

混凝土一方面凭借其强度高,耐久性强,成本低廉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各项工程施工建设环节的主要施工原料,有效保障了工程质量水平;另一方面混凝土较易发生开裂现象,会使建设工程发生渗漏的可能性增加,从而损害工程使用寿命。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库建设,其对施工质量要求极高,需要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防水混凝土的出现有效满足了水库建设的高要求,并逐渐在水库建设中得以应用。

一、防水混凝土应用于水库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设施,水库在抗洪排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水利水电工程能够高效发挥其工程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库设施能否做到优质建设。水库建设中较常见也是损害最为严重的质量问题是水库渗漏,一旦发生渗漏,既影响到居民的生产生活,也制约到水利水电行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完善水库建设施工技术,防治水库施工渗漏,就成为水利水电建设中必须重点研究并解决的一项施工难题。

现阶段,水利施工,如水库、渠堤施工,通常以混凝土材料作为施工材料,受制于混凝土自身特性和后期保养跟进不及时等因素影响,混凝土易产生裂缝,当裂缝由小变大时,渗漏危害也就随之发生[1]。随着混凝土技术的改良,防水混凝土凭借其良好的防水性,耐久性,已在水库建设中得以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有效解决了传统混凝土的裂缝及渗漏现象,提高了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平。

二、防水混凝土的防水及抗渗原理

(一)采用缓凝剂、减水剂,发挥其防水性能

防水混凝土常用到的辅助物是缓凝剂及减水剂,缓凝剂及减水剂主要由缓凝、旱强组分及分散剂等载体构成,缓凝剂及减水剂属于阴离子类型的活性剂,借助其具有的吸附性,可以将混凝土絮凝结构转变为分散状结构,在此过程中,存在于絮凝结构中的游离水会被释放,由此使混凝土在流动性及和易性上更加优异。如要使混凝土保持固定的和易性而提高其流动性,可以将混凝土中的水分比例加以调低,从而使混凝土的水灰比下降,达到控制及减少混凝土泌水及离析现象[2]。另外,水分的减少,在保障混凝土具备较高密实性的基础上,还可以对混凝土中的孔隙结构加以优化,对其中的毛细通道进行阻断,使渗漏现象的发生渠道被隔断,最终达到混凝土抗渗性优化提高的效果。

缓凝剂的作用主要是将混凝土初凝及终凝的时间加以延长。混凝土在施工中如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不相匹配,极易导致混凝土不规则膨胀,增加内部温度应力,最终形成裂缝。缓凝剂的使用可以使大体积混凝土平缓凝结,均匀其水热化反应,从而起到平衡混凝土内部应力,减少其开裂现象,增强其抗渗性能的效果,最终使混凝土的防水性能更加突出。

(二)混凝土抗渗性能制约影响因素及防水混凝土的抗渗原理

混凝土的集料配置级别、水灰比的大小、水泥原料的标号、添加剂的品种等都是影响其抗渗性能表现的因素。混凝土具备较大的水灰比,由于水分增多,致使其挥发程度加深,由此使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孔隙率提高,不利于混凝土形成较高的抗渗性能[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反之,混凝土如具备较小的水灰比,一方面,混凝土可以达到较高的密实程度,但另一方面,也增大了混凝土施工难度,一般而言,混凝土的石子等原料具有较高的粒径,在混凝土进行凝结时,石子在水泥原料的包裹作用下,极易在表面形成裂缝,也会损害混凝土抗渗性能。此外,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制约因素还包括拌制及施工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混凝土的振捣和密实施工程序,如出现人为疏忽,也极易导致施工裂缝的出现,因此,防水混凝土在拌制和施工中应注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以保障混凝土抗渗性能得以有效发挥。

防水混凝土通常采用硅酸盐水泥原料,其在拌制过程中可以凭借其干缩性好、水化值小、吸水性强的优点保障混凝土水灰比的科学合理性,最大限度减少各类原料的反应强度。

三、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库建设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防水混凝土具备的较强的防水抗渗性,可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库建设环节有效解决工程的渗透现象。但在水库建设中实际运用防水混凝土技术时,也会出现一些缺陷及不足,这些缺陷不足一方面是由于防水混凝土配制环节的控制不力,另一方面存在于具体施工中。下面着重予以分析。

防水混凝土在配制环节常见的问题之一是其配合比的选择及控制问题,防水混凝土要实现最优化的抗渗性能,需要合理确定其各项原料的配比,这就需要防水混凝土设计人员通过实践加以完善。一般而言,在进行防水混凝土配比试验时,通常是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室一方面环境较为稳定,另一方面采用的试验样品数量上也极为有限。但将防水混凝土应用于水库建设中时,施工环境复杂多变,所需的混凝土体积和数量也较大,此时极易出现防水混凝土试验配比和施工具体要求不相匹配的现象,由此带来施工质量的下降,严重时,不仅达不到预期的防渗效果,还会危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例如,在防水混凝土的坍落度确定上,从静置状态下测算出的实验室数据就存在与实际施工要求不符的问题。防水混凝土在投入水库施工环节前,需要经过拌制、运输、存放等过程,每一个过程都会影响到其坍落度的变化,如在拌制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产生及水化热的消耗,容易增大其坍落度。因此,防水混凝土在拌制阶段要考虑到施工阶段可能制约影响其抗渗性的各类因素,合理控制缓凝剂、减水剂及各类添加剂的使用。

四、防水混凝土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除了做好防水混凝土的配制工作外,在将防水混凝土实际应用到水库建设时,还应做好施工质量控制。首先,要对基坑进行排水,保障基坑内没有水分遗留。其次,在模板拼接及固定上,一是要保证拼接的严密性,二是要采用牢固的固定措施。第三,合理确定防水混凝土应具备的钢筋层厚度大小,避免钢筋出现引水现象。最后,把握防水混凝土质量控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即混凝土的浇筑施工。防水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施工时,要结合水库建设的具体要求,对防水混凝土的振捣方式、振捣时间进行合理选择,避免振捣过程中出现漏振或振捣不实等现象对混凝土的防水及抗渗性能造成损害[4]。涉及到减水剂混凝土振捣,应通过振捣器辅助,排除混凝土结构中的大气泡,使其经振捣后成为体积较小的均匀气泡,从而达到混凝土防水抗渗及抗冻性能提高的目的。此外,防水混凝土施工中,要确保混凝土原料没有掺入其他的杂物,以免给混凝土渗水提供途径。

结语:

防水混凝土凭借其性能结构上的优点,在水库施工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提高了水库建设的质量水平,另一方面也弥补了传统混凝土开裂渗漏方面的缺陷,是保障水库设施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施工技术。在将防水混凝土应用到水库建设中时,应注重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确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比比例,规范施工行为,及时改进施工方法,促进水利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吉贵.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7):559.

[2]张志国.浅析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9):274.

[3]段效峰.水利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简述[J].山西水利,2014,(6):38-39.

[4]庞涛.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库建设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4):216.

论文作者:施克明,唐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  ;  ;  ;  ;  ;  ;  ;  

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库建设中的有效运用论文_施克明,唐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