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实践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思想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可以说它是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和人才属性的辩证统一,其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就在于造就勇于进取、善于创造、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因此,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元目标的建构和实现中,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促进课程教育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和途径,并寻求二者最佳的结合点,努力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吃透教学内容,挖掘人文教育资源
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载体。在某种程度上,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真实精神、人的自由精神。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就是政治教师和学生能够不受外在的高压和拘束,自由、真实地表达对一篇文章、一个现象、一种事物、一个人等等的看法。教师和学生能够在一切场合,不看任何他人的脸色,自由自在地表达真实的自我。这就是人文精神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立足于基本道德教育、基础学力培养以及身心素质提高,强化人格教育。这种教育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态度,可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取向,但并不等于就具有人文精神,不等于就能形成人文素养。要使教育达到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必须在教学内容的“内化”上下工夫,使之成为学生稳定的素质和自觉的行为。这种“内化”,就是吃透教材,深入挖掘和领会教学内容本身蕴涵的丰富资源,并从中过滤、升华出人文精神的闪光点。例如,高一《经济常识》第一课第二节《货币》,在阐述了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及其发展,揭开了货币的神秘面纱之后,用了比较长的篇幅来阐述正确的金钱观;高二《哲学常识》第七课第二节《人生价值的实现》,针对拜金主义的思想道德观念,又谈到正确的金钱观。如果教师不是深入地吃透教材,并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设计教法,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这个问题老生常谈,道理也十分浅显,同学们自己看得懂,老师就不啰嗦了,一言以蔽之,浪费了教育资源;二是滔滔不绝,照本宣科,以自己的表现欲进行灌输式的教育,结果是讲者枯燥乏味,听者恹恹欲睡。不论何种情况,一个通过讨论、辩论或者其他形式的自主教育来唤醒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良机,就这么令人遗憾地失去了。灌输式的人文教育是无法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
因此,要给学生“说话”的权利,给予他们精神的自由。通过学生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说”——具体操作方式可以是个别提问,可以是小组讨论、对抗辩论,也可以是师生对话式讨论,来了解其内心世界、思想动向和价值判断,疏而不堵,因势利导,一点一滴地激活他们的灵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唤醒”他们心灵深处真善美的东西。这才是成功的教学,才是人文精神的成功培育。而要让学生说真实的话、自由地说话,归根到底,还在于对教学内容的领会和把握。只有深刻地领会、熟练地把握了教材,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让学生“说”,什么情况必须让学生“说”。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常见的是,一些善良的老师往往有意无意地、不知不觉地剥夺学生“说话”的权利,自身不自觉、下意识的表现欲“好心”地损害着学生的尊严和感情。在课堂上,没有平等的师生交流,缺乏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有的只是惟师是从的思想禁锢,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改革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者个体主动行为基础之上,并且以生产者个体参与经济竞争的积极性和效益为主要推动力的经济。为此,培养未来公民形成鲜明的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就历史地成为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创造能力是人所特有的能力,但它是以潜能方式存在的,必须通过人们的自觉开发和积极运用才能发挥作用。基于此,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本,把着眼点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在活泼和愉快的情境下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的潜能,激发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并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新课程结构课堂教学是由五个要素构成的,即“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学习活动组织形式、教学效果”。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当是这五个要素达到最佳质量状态并相互形成系统关系。在这五个要素当中,最活跃的要素是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活动组织形式,这也是教师能够控制的主要变量。教师应当以建构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教学宗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参与,突出学法指导,突出启发思维等。我认为,当前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以下三点。
一是组织讨论。讨论可以达到让学生“说”的目的。如前所述,通过学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说”,可以了解其内心世界、思想动向和价值判断,因势利导,“唤醒”他们心灵深处真善美的东西。中学生常常不满足于教师和教材关于事物现象的解释、基本原理的分析。由于多渠道获得的信息,使他们对于某些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有自己的见解,而且也敢于发表个人的看法,敢于争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就某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教师把认识中的矛盾和困难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尝试解决,这就把学生置于学习和认识的主体地位。这种方法,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解除了学生思想的禁锢,使学生在畅所欲言的氛围中获得个性的宣泄、张扬和解放。
二是组织活动课。如果说组织讨论是要让学生“说”的话,组织活动课则是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做”——它可以是访谈,可以是体验,可以是上述的讨论,可以是交流,当然还有其他方式。这种“参与”和“做”的实质是,使学生验证所学的知识、原理,进而灵活运用和掌握知识,深化知识,获得觉悟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在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环境和氛围的关系,学生必然会有一些自然的人性的流露,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发现。而捕捉和发现其实就是活动课的目的之一。因为只有捕捉和发现,才能教育和引导;只有恰当的教育和引导,才不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并能激起他们的共鸣。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最能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性。
三是组织研究性学习。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自身魅力来自其完美的人格魅力,教育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渠道。新课程强调参与和体验,正是思想政治课借以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而思想政治学科实践性、时代性强与教材相对滞后的矛盾,是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要认真解决的问题,也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原因所在。传统的解决办法无非是简单地用颇具时代感的事例,来印证教材中理论的指导性或正确性。这种方法不能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的参与,完全是教师的教取代学生的学。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得到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效得到提高。因此,行之有效的做法,应该是采取启发、探索、研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通过“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分析与综合过程,把枯燥的政治课变为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课,将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推向更高层次。这既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又开创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境界;更为重要的是,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也使学生敢说话,敢说真话!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勇于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去实现个人人格的完善。
(三)构建科学评价机制,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人道主义或者说人文学,是近十年来国内才起步不久的课题。这就意味着对广大教师而言,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刻不容缓。如果说,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载体,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那么构建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有效的制度保障。
在这个评价机制当中,“宽松、和谐、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应占有一定的权重,因为创造潜能的发挥需要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只有
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敢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才能点燃学生心灵中开拓创新的火花,才能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人文意识,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终极目标。
总之,一堂好的思想政治课给人的启迪可能永生难忘。它引导学生追求自由精神,探索社会正义,使灵魂升华;它激励学生寻求光明,探索真理,向往完美的人格力量……这正是秉承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精髓。因此,我们有责任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实践、探索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挖掘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人文价值,建构和充实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不断地影响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素质,使他们提高科学素养,涵育人文精神,获得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