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 上海 201309)
【摘要】目的:疼痛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抢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68例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之后立即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实施氧疗、药物治疗等各项急救措施。结果:在68例患者中,6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治疗有效率为94.12%。在经过两周的系统治疗之后,64例(94.12%)患者痊愈出院,4例(5.88%)患者症状未好转转入上级医院。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血气指标、气道阻力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死率高,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可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抢救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205-02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原因主要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气急、喘息、咳嗽、胸闷等[1]。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是指支气管哮喘发展至重症阶段并急性发作,患者病死率高。对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而言,抢救时机与急救方法是决定抢救效果的两大重要因素,若要降低死亡率,则需及时实施有效的治疗[2]。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抢救治疗方法较多,包括平喘、解痉、抗炎、降低气道阻力等。本次研究对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抢救治疗方法及其效果做了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8例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年限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所有患者均经肺CT、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等检查确诊为重症支气管哮喘,排除心源性肺水肿、气胸、药物中毒等疾病。男38例,女30例;年龄30~77岁,平均年龄(54.60±7.54)岁;病程4~31年,平均(14.93±4.69)年。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之后立即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实施以下急救措施:①给予患者高浓度持续性吸氧,氧流量为3~5L/min。②给予患者噻托溴铵粉雾剂(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454)雾化吸入,每次1粒(18μg),每天1次。③给予患者沙丁胺醇气雾剂(重庆科瑞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50020453)喷雾吸入,每次100~200mg,每隔4~8小时吸入1次。④给予患者氨茶碱(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987)静脉滴注,每次25~50mg,用100ml 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⑤给予患者氢化可的松(陕西华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1692)静脉滴注,每次100mg,用500ml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每天1次。在实施以上治疗之后,如果患者在24小时内症状没有好转,则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通气模式为辅助/控制,在通气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对呼吸机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动脉血气分析恢复正常、患者能够正常呼吸之后将呼吸机撤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有效:治疗后24小时内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神智恢复,肺功能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24小时内症状没有缓解,病情没有好转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68例患者中,治疗有效64例,占比94.12%;治疗无效4例,占比5.88%。经过两周的系统治疗之后,64例患者痊愈出院,而4例患者症状未好转转入上级医院。
2.2 血气指标及气道阻力
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血气指标、气道阻力指标明显更优,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血气指标及气道阻力比较(x-±s)
3.讨论
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属于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急症、重症,病情发作后,如果没有及时加以有效的治疗,则可导致呼吸衰竭,进而导致患者死亡[3]。若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则医务人员一方面要把握抢救时机,另一方面要提高业务水平,给予患者最合理、有效的治疗。本次研究以68例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患者的抢救方法及其效果,结果表明,在实施氧疗、药物治疗、机械通气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之后,有64例患者转危为安,痊愈出院,而4例患者症状未好转转入上级医院。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抢救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氧疗。氧疗主要是为了改善患者的呼吸,防止患者因呼吸困难而缺氧。②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应用解痉药物博利康尼、沙丁胺醇气雾剂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气道阻塞状况;二是应用平喘药物氨茶碱,缓解喘息症状[4]。③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气管插管后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治疗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方式,它能缓解患者的呼吸衰竭,保护肺功能,改善血氧饱和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5]。本次研究中,64例患者在经过以上三种治疗方式之后成功脱离生命危险并痊愈出院,说明综合抢救治疗措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抢救措施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杨华勤.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7):63-64.
[2]杨罡,熊莉.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效果观察[J].内科,2016,11(5):766-768.
[3]王丽兰. 重症支气管哮喘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102-103.
[4]舒丹.不同剂量甲泼尼龙联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4):96-97.
[5]吕建兴,冯林,武巧元.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7):2534-2535.
论文作者:刘艳,马龙(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患者论文; 支气管哮喘论文; 危重症论文; 血气论文; 症状论文; 呼吸论文; 气道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