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六局集团呼和浩特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摘要:在各类工程中,打好基础是最重要的,而桩基础是最为普通常见的基础的一种。桩基础的分类有很多种,比如钻孔桩、挖孔桩、挤密桩等。其中挖孔桩是一种简单、高效、经济的施工方式,正是基于这些性质,人工挖空桩在很多工程中被大量的应用,并且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成为施工企业最青睐的施工方法之一。在挖孔过程中,施工安全是施工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只有保证了挖孔桩施工的安全,工程的效益才能够得以体现。
关键词: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
引 言:人工挖孔桩具有方便、快捷、造价低等特点,在工程建设中作为桩基础的一种施工方法被广泛应用。挖孔过程中,避免了噪音、泥浆池等对环境影响的因素,而且具备挖孔速度快,成孔直观,浇筑简单等优点,深受施工单位的喜爱。但是人工挖孔桩也有致命的缺陷,随着挖孔深度的增大,受地下水、流沙、塌方、落物等危险因素的危害也随之增大。本文就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一下挖孔桩施工时应该注意的安全要点。
一、工序的合理安排。
在桥梁的桩基础中有很多情况特别适合采用人工挖孔桩,但是在挖孔的次序上,应该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一般情况下,桥墩的基础多会采用井字桩或者梅花桩,桩间距不是很大,当第一根挖孔桩完成以后,会先灌注混凝土变成桩基。在混凝土灌注时处于流动状态,由于混凝土的密度较大,所以会对周围的土质产生侧压力。混凝土固化时,体积膨胀,同样会对附近的土质产生侧压力。此时,如果在已经灌注的桩基附近实施挖孔作业,已经成孔的孔壁很可能受到来自周围增大的侧向土压力而导致塌孔的发生,从而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因此,挖孔桩的施工次序一定要科学的安排,周密的考虑施工因素,相邻桩基挖孔时要合理安排间歇时间,最大程度的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安全教育。
施工中既要保质量,更要保安全,生命大于天,但是从各种工程事故发生的起因来看,人们对安全的疏忽大意,甚至存在侥幸心理,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通常挖孔作业时,至少是二人为一组,其中一人在空洞内负责挖土作业,另一人在地面上看守住孔口,一方面配合挖孔取土作业,另一方面防止外界干扰造成孔洞坍塌或外物掉入孔洞砸人。而现场的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由于此项工作枯燥无味以及多数工人文化水平较低,对安全的意识不高,在现场经常会发现一边听广播、听小说,或者一边打电话,一边施工的情况,这严重分散了地面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注意力,进而可能导致挖孔作业孔内工人发现异常情况时,不能及时与对地面人员沟通,酿成人身伤亡事故。安全意识淡薄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劳务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待安全的意识远不如对待工作效率和薪资那样强,导致一味地追求高效率,而顶风险、略规章。他们的潜意识里认为规章是一种形式化的制度,没能更深层次的的理解到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一切安全规章制度内容的定制,就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三、地质的勘察与分析。
大多数有经验的项目管理者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地质条件都能够进行挖孔桩作业。挖孔桩的经济效益,只能体现在那些地质较好,土质适宜的地区。偏硬的地质会降低挖孔效率,提高挖孔成本。如果地质复杂,如上下土层中间夹岩石层的地质,挖到岩石的时候根本就无法进行挖孔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很多设计考虑到岩层的不稳定,需要深入岩层,这种情况就不适合挖孔作业。另一方面,如果土质偏软将会给挖孔作业增加风险,一些砂质地区,由于地质松软以及出现流沙,挖孔时护壁厚度要通过计算适当加大,以保证施工安全。在这种砂质地区,水位对施工有着绝对的影响,若挖孔地区的水位距孔底标高较大,那挖孔桩施工就是一句空话,根本无法完成。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只看重了挖孔桩的经济效益,忽略或者淡化了水文地质对施工的影响,没有对地质情况做出严谨的分析报告,结果导致人力、财力、物力的严重浪费,甚至导致施工事故的发生,得不偿失。
四、企业安全管理的漏洞。
倘若说对水文地质等条件疏忽造成安全事故是管理者能力漏洞的话,那么管理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做法则是企业管理的漏洞。我国自实行代建制以来,项目经理便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职位。作为一个项目的管理者,他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对项目的盈利进行最大化的运作。企业过于追求项目盈利,有时候会令项目经理铤而走险采用那些低成本、但不可靠的方法来进行项目施工,而企业制定的一系列保证安全的体系也就成了一道摆设。在一些地质条件不适合挖孔桩的条件下,有些项目仍然会采用挖孔作业,这通常会造成两个结果:①侥幸没有事故发生,项目盈利,业主对项目部态度模糊,企业自身也是双眼迷离,皆大欢喜②出现事故,影响恶劣,企业受处罚,项目部管理者被处分。这种施工方式明显的带有赌博性质,把侥幸看的非常乐观,认为自己一定是赢家。这种情况的发生,说明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对这种安全风险形成有效的制约,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漏洞。
五、现场管控不到位。
在一些地质条件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采用了挖孔桩施工,只要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工艺要求进行作业,现场监管到位,是完全能够确保挖孔桩施工安全的。现场事故多发的最大的因素,就是现场管控不到位。项目施工时,经过水文、地质仔细勘察,项目管理者们的认真分析,认为可以进行挖孔作业的,编制详细的挖孔桩施工方案,以及一系列安全保证措施。但实际操作中由于挖孔人员想省工省时,护壁未达到交底厚度,或者混凝土护壁尚未达到强度要求就继续挖孔,导致孔洞塌方,酿成悲剧。这种情况的发生现场管理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其并未发挥出现场监管的作用。此外,还存在洞内中毒、人员触电等安全隐患,这都需要加强现场监督力度,进而确保施工安全。
结语:人工挖孔桩适用于桩径800㎜以上,无地下水或地下水较少的粘土、粉质粘土,以及含少量砂、砂卵石、砾石的粘土地质。在有流沙,地下水位较高,涌水量大的冲积地带及近代沉积的含水量高的淤泥、淤泥质土层不宜采用。挖孔桩井下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安全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挖孔桩作为一种常用的施工方式,工艺简单明了,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施工过程也较容易管控。总结与分析挖孔作业经常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做好安全保障措施是实现项目目标最根本的手段。
参考文献:
[1]邓润华.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2011(7)
[2]莫玉琪.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各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城镇建设,2009,(06)
[3]李亚奇.论建筑工程全过程安全管理[J].时代经贸(学术版),2011(17)
[4]姬海君.建筑施工安全知识[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孙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挖孔论文; 作业论文; 地质论文; 项目论文; 现场论文; 管理者论文; 土质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