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
文/曲双石 宫学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很大程度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依赖西方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尽管近年来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仍旧突出,导致我国在精细化工、生物制药、半导体加工以及操作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上严重依赖发达国家。如何认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短板”问题、如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
一、关键核心技术“短板”问题的两大背景
(一)中美贸易战
从一个花絮谈起。最近豆瓣网有一个名为kfk的用户,宣称自己是从2060年穿越回2019年的。于是,豆瓣网上很多用户向kfk提问,验证其是不是穿越回来的。其中,有人问kfk关于贸易战的问题,kfk回答称:2060年的历史课本管这次贸易战叫“新冷战”,而且“新冷战”持续了30年。
第三起:南部某市有一只波斯猫因为地震从阳台上摔下来,瘸了右前腿,成了一只残疾猫。这是本次地震造成的最严重损失。
“kfk事件”虽然是一个段子,但大家的基本判断是基本一致的,即中美贸易战很有可能是“持久战”,而且已经不取决于特朗普是否连任。不管特朗普是否连任,美国对华压制的这种战略取向恐怕都不会有根本性转变。贸易摩擦只是表象,美国更注重的是对产业利润和技术制高点的争夺,其占优势的战略性产业不容挑战,这些产业的标准、核心技术和市场必须由美国及其企业来掌握。
中美贸易战让我们清醒地看到自己存在明显短板的关键核心技术,比如芯片。而芯片还只是这些短板技术中最为大众熟知的一种,事实上动力电池产业链上我国不同程度受制于人的技术就有82种。那么,我们能不能反过来制衡美国的高科技产业?除了稀土,其他手段似乎还不是那么有力。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重点针对严重依赖国外的技术,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各领域专家,对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再到工程应用的创新链进行系统性分析,归并到各领域,以需求为导向,寻找其中需解决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要强化顶层设计,协调优化有关部门管理体系。根据各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和技术问题,优化现有管理体系,各有关部门协同构建需求驱动的创新链,打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和产业化各环节,推进协同创新。
二、推动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的障碍
基础研究是源头创新,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将会导致新技术、新产业的诞生。事实上,如果我们对所有技术进行追根溯源,都离不开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在支持方式上,国际上普遍采用双重系统支持基础研究,既包括对从事基础研究机构支持的稳定性经费,也包括以项目形式获取的竞争性经费,当前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存在多元化投入格局尚未形成、竞争性支持比例偏高等问题,不利于科学工作者专心致志的全力投入。在支持经费上,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普遍维持在15%~20%,而我国的这一比例多年来都徘徊在5%左右,经费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影响科学工作者长期稳定的知识积累。
(一)基础研究支持体系不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那么,要推动中国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障碍在哪里?这里主要谈三点。
(二)国内企业重市场轻研发,缺乏研制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的动力
在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赋予成果处置和收益上更大的自主权;在工程应用领域,优化企业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合理配置创新资源。管理部门应打破机构界限,按照创新项目要求组织人、财、物等资源,使相关主体的创新活动和资源投入得到有效激励,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充分利用并逐步放大优良的管理体系,及时调整不适应创新的政策,避免单一指标评估体系一刀切的粗暴式管理。
(三)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难,根源主要在于科研中缺少市场化要素
事实证明,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成商品才能形成竞争力,企业才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科技竞争力的主体。例如,美国微软和英特尔公司组成Wintel联盟,通过几十年来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分别成为操作系统和半导体领域的巨擘。作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科技企业无疑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最关键环节。因此,我们要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要拧成一股绳,为企业的技术攻关提供人力保障、政策保障、资金保障以及制度保障。同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让企业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吃下“定心丸”,安心做研发,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做好自主研发的五点建议
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广泛存在于动物线粒体中,是肝脏中含量最丰富,活性最高,在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转氨酶。大刺鳅GOT和GPT活性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提高而呈现上升趋势,这与Melo等[27]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见,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大刺鳅幼鱼体内蛋白质代谢活性在增强,有效提高鱼体对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利用率。但研究表明[28],过高的饲料蛋白水平对鱼体肝胰脏产生压力,导致肝细胞受损,大量GOT、GPT渗入血清中。因此,如何在提高饲料蛋白水平的条件下实现养殖过程中对鱼类肝胰脏的保护,需要今后深入研究。
(一)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大力支持企业从事基础研究
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存在不同程度的“重拿来”“轻原创”“只为发论文而做科研”等现象,不利于科技水平的真正提高。究其根源,主要是与课题立项时的目的性、方向性不明确有关。如果着眼于应用,解决行业或产业的关键技术障碍,就应在立项之前多作调研,或者引入市场化要素,与企业紧密合作,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在关爱员工的同时,德宏局也把承担社会责任放在首位,2016年完成了“十三五”配电网规划修编及“十三五”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规划工作,获德宏州政府表扬。完成了8个35千伏及以上电网项目的前期及核准,以及38个中心村、131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8个行政村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可研报告。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助力德宏州精准扶贫工作,2016年行业扶贫总投资为2.49亿元,芒市、盈江供电局负责的82户304名贫困人口按计划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二)平衡“兴趣驱动”和“需求牵引”的关系,以重大需求为导向,整合各界力量集中攻关
尤其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应根据国家战略部署,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组织全国力量集中突破关键基础理论,适时跟踪各阶段研究进展。基础研究成果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基础性研究的积极性恐怕是不足的。在核心技术攻关阶段,充分发挥重点科研机构的作用,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应用为导向,集中力量优势,提高技术原创性,瞄准大的领域组织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在生产和应用阶段,应聚焦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重点领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各领域关键技术的原始创新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强化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各领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宏观经济学理论指出,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除了新增劳动力和投资外,还有全要素生产率,即技术进步改进了资源运用方法。这就倒逼我们推进科技创新和突破,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但凡对宏观经济学有所了解、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所关注的读者,对此应该都已经非常明了了,在此不再赘述。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现在的情况是,“学”这条路似乎也不是很顺畅了,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高科技相关专业已经心存忌惮,那么留给我们的最靠谱的路似乎只有一条,就是“钻”,即自主研发。那么,怎么自主研发?这里主要谈五点。
(四)聚集创新要素,实现各要素有效配置,激发创新主体积极性
在众多消费领域,由于中国市场广阔,企业的产品只要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需求,就算不怎么做技术上的深度研发,往往也能获得相当不错的市场份额。从石油、化工到机械、电子,从汽车、高铁到共享单车、移动支付,无不存在此种现象。表面上看,这些产业或行业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细究其中的一些核心技术、关键器件,完全源自国产的则较少。尤其是国家补贴较多的行业,企业一拥而上,为抢占市场份额而大量购买国外技术和设备,少有技术研发的积累。
(五)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政府应通过不断优化评价体系,对受到高度认可和广泛关注的前沿基础研究给予资金支持和相关领域的政策优惠,从而引导社会力量将基础研究加速应用于市场,促进相关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但是,已经有多位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且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主要来自政策扭曲带来的资源错配。科学研究具有高度专业化特点,政府无法做到有效指导科学家们的科研活动。政府对科学研究的支持是通过政府与科学家之间的一种社会契约来体现的,即政府提供资金,而科学家们决定研究的方向和深度。政府应尽量避免直接干预特定商业技术的开发或帮助指定的企业。否则,就是政府在指定冠军,而非靠市场竞争来决胜。
上文虽列出了五方面建议,但我们应该意识到,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已经不仅是科技问题,而是涉及文化、教育、民族性格等多方面深层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吃兴奋剂”已经没有用了,而是要“吃补药”,从根子上提高中国的创新能力、增强国民的创新精神。
考虑Cr+1(r≥2)映射F:Ω⊆Cn→Cn,其中Ω是Cn中的一个原点领域.假设F(0)=0是F(x)在原点领域的不动点,因此可将F(x)表示为:
加强课前培训 每次实验课开课前都安排学生进行两学时的课前培训。首先向学生讲清楚实验室规章制度及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提高认识;其次对实验教学提出明确要求,介绍实验考核方式,并明确说明将实验成绩以一定的比例计入期末总成绩,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端正学习态度,并通过示教和指导,确保每位学生能熟练使用显微镜,以保证正式上课的课堂效果。通过课前培训交流,教师还能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接受能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为正式授课做好准备。
最近有一个说法:特朗普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倒逼师”。特朗普政府发动的中美贸易战,为我们创造了倒逼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绝佳时机和充分动力。中国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数量众多的科研机构以及海量的工程师群体,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上有着无限潜力。只要我们能够正视问题、尊重科学、凝聚共识、通力合作,就一定能够排除万难,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推动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并且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不受侵犯。
标签:科技创新论文; 技术论文; 劳动密集型产业论文; 原始创新能力论文; 科技成果转化论文; 半导体加工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精细化工论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