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重要性逐步显现,势必会带来水文地质问题。只有了解水文地质方面的问题,才能让整个勘察发挥重要的作用,才能确保岩土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在工程项目当中将其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落实到位。基于此,文章就岩土工程的水文地质勘察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技术
1 岩土工程勘察当中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地位分析
1.1 水文地质勘察对建筑的基础埋深有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地基的埋深会直接影响水文地质情况。必须要根据施工前期现场的水文地质勘察诊断参数,来进行地基打入的深浅的判断和分析,从而准确的判断地基深浅的有关数据,从而合理的确定地基埋深的合理范围。通过水文地质勘查,能够有效地掌握准确的动态水文地质信息和数据,并且根据施工设计方案从而勘测地下水位。另外,地下水经过的地方其岩土土壤的硬度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且逐渐减弱,较易形成较软的岩石层,继而导致岩石干裂情况的发生,这也会对建筑物的地基埋深带来不利影响。这个时候对水文地质勘察是非常有必要的,尽量确保建筑物的埋深位置在最好状态的岩石层上面。
1.2 水文地质勘察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
因为诸多要素的同时影响,地下水位常常会产生不稳定与高低变化的问题。不论是低水位还是高水位都会直接的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使用效果和整体质量。具体来说,要想保证土壤自身的稳定性以及坚硬度,就必须要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除此之外,地下水位出现抬升问题或致使构成暗河积水,进而让建筑物产生开裂问题的概率增高。当地下水位下沉时,地下水自身对于建筑物所负载的压力会有所下降,导致建筑物产生下凹等问题。岩土层中的土壤颗粒和粉砂均会一定程度地流失,给建筑物的基础结构造成严重影响威胁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效果。
1.3 水文地质勘察对建筑物的支护效果有重要影响
在自然条件以及地质条件的多种联合作业下,地下水动力循环会始终处于一种平衡的、良性的循环过程,一旦受到人为要素的影响,则这种好的循环会被破坏,从而对建筑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固性产生较大影响。
2 水文地质勘查的内容
2.1 地形地貌及水文特征
岩土工程地理环境勘察内容主要包括了工程所处区域的地形地貌以及水文特征等。其中地形地貌主要指的是岩土工程的地面高程、地形特征以及水系分布情况等。只有了解该地区是哪种地形(盆地、山地、高原、丘陵、平原)才是最基本的前提,再者是自然地理条件,在一般情况下具体包括了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特征等方面,地形地貌具体是指工程区域周围平原或者高原特征、水系特征等等。
2.2 气象水文特征
气象水文特征,具体是指工程所在区域属于哪一地带的气候。除了该地区的地形地貌,还有一点十分关键不能忽视,就是当地的气象条件因素,包括、蒸发量、降水量、该地区地表水的互补排泄关系以及地下水的正常水位变化规律;气象水文特征主要指的是工程所处区域的气候特征、气温、空气湿润情况、降雨等气象资料。
2.3 构造特征与区域地质
工程所在的地层厚度、承载力地层、场地土层的渗透性、地质构造特征、新生层构造运动状态以及岩层特性等情况,这些主要是属于岩土工程地质情况。地质环境的条件,具体囊括了工程所在区域的基底构造、地质的构造特征、第四系厚度、地层岩性等方面的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棕榈岛渡假村为例子。该地区属区域性北东向深圳大断裂与博罗大断裂之间的南端,区域地貌形态以燕山三期中粗粒花岗岩形成的低丘地貌和侏罗系、泥盆系、石炭系地层所形成的高丘地貌为主,第四系地层主要在山前平地分布。喜山期构造运动以地壳升降作用为主,是燕山期的继承和发展,规模较小,走向较平直,倾角也较陡。
2.4 模拟水流岩层状况
水文变化是水文地质研究工作中最为复杂的内容,基于对水文变化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所以系统工作的复杂程度较高,工作过程十分繁琐,同时工作的不确定性以及不稳定性较强。对于虚拟技术的应用,必须保证合理的浸没,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准确的处理模拟出来的水文变化状况。浸没感的另外一个名字是临场感,也就是存在感,就是指在封闭的空间中,技术人员对微小变化的感知能力。对于模拟环境来说,必须尽可能的实现使技术人员不对虚拟和现实进行区分,完全投入到工作中。应用模拟现实技术以后,勘测人员可以对水文特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应用,为后续的工作做好详细的资料准备。
2.5 预见水文地质的变化
虚拟现实技术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预见水文地质状况的变化,包括构想性以及自主性。这一特性的主要内容就是具有虚拟现实技术的想象力,不仅可以对水文地质状况进行合理的分析以及真实的模拟,而且可以根据已经掌握的全部信息和资料,实现环境的进一步延续和创设。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拓宽了勘察对象的工作范围,而且实现了水文地质工作不同程度的发展,促进了技术人员在保证地下水质开发的前提下,提高了水文地质研究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实现了环境的保护。
3 提高水文地质勘察水平的措施
3.1 重视水文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勘察会直接影响建筑质量。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包括地下水水位上升与下降、地下水类型、地下含水层厚度与分布、岩土层渗透性与富水性等。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中,需详细评价地下水对施工期间与工程后期质量产生的影响,了解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与岩土层可能发生的反应,制定可行的措施与施工方案,尽可能消除地下水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3.2 加强水理性质分析
水理性质是指地下水与岩土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性质,具体表现为岩土层的溶水性、持水性及透水性。水理性质会与不同形态的岩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工程地质勘察中,每一年进行两次的地下水采样,枯水期与丰水期各一次。而实际勘察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对地下水进行采样分析。水文勘察中,测试分析水理性质的数据是地下水水位、水量变化的根据,对整个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3 重视地下水的影响
水文地质勘察中,必须研究、分析及勘察地下水的各项指标,如pH值、水中矿物质、水硬度等。在过去的水文地质勘察中,重视岩土类型的确定、地质结构的分析测试,而对水文地质的测试并未予以相应的重视。为避免出现这种错误,应高度重视地下水对水文勘察的影响,及时发现复杂的地理环境中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危害,并制订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控制地下水问题对工程质量安全的影响。
结合上述,由于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勘查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关系着工程安全与质量好坏。为此我们应当意识到水文地质勘察的不可或缺性,分析水文地质勘查在岩土工程中的作用,掌握水文地质勘察的相关内容,并在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贯彻落实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师琴.工程地质勘察中有关水文地质问题的思考[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6,(04):18-19.
[2]王茂林,王新亮.水文地质勘察中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5):166.
[3]张丽艳.关于水文地质勘察中常见的难点和对策研究[J].西部资源,2016,(06):108-109.
论文作者:杨晓春,彭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地下水论文; 水文论文; 岩土论文; 特征论文; 地貌论文; 地形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