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论文_欧阳慧茗

浅谈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论文_欧阳慧茗

华南理工大学

摘要: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但是我国的火灾频发,使得人们开始注重建筑的防火设计。本文对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面对当前建筑防火设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建筑防火设计应用策略,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人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防火设计;民用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用地日渐紧张,因此很多高层建筑开始出现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管是高层还是低层建筑,都需要做好全面的防火设计,因为一旦出现火灾,就会导致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对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民用建筑火灾特点

通过对以往民用建筑火灾的情况分析发现,民用建筑的火灾特点比较多,比较突出特点第一就是火势蔓延速度快,温度高毒气多。高层民用建筑一般发生火灾后,会出现火灾快速蔓延的现象,而且一般火势都比较猛烈。因为高层的建筑本身具有电梯井和排气道,所以会出现烟囱效应,使得火势出现快速的蔓延,再加上通道比较多,蔓延速度快,火势的控制较为困难。一旦出现火灾,必然会导致周边物体的燃烧,出现大量的有毒气体,导致人员窒息死亡。第二就是高层建筑中的人员一般比较多,进行人员的疏散较为困难,容易出现心理上的的恐慌和践踏事故,再加上人们的心理素质较差,场面一般比较混乱。第三就是整体的扑救难度比较大,虽然我国的很多城市已经配备了高层消防车,但是消防车就算是可以到位,也无法实现快速扑救,再加上水压等多方面问题的影响,很容易出现人员的伤亡。

2建筑防火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2.1防火措施的单一性

现阶段许多建筑设计存在一定的防火设计误区,即认为建筑的防火措施建设只需要通过防火设备具体位置的安装与设计,便可实现建筑内部整体防火设计的完善性,忽略了建筑材料应用、建筑格局设计、建筑水资源的储备等设计对火灾防范的作用性,使得建筑设计在火灾防范方面缺乏一定的多样性。

2.2建筑供水设施无法承载灭火用水压力

当前,建筑供水在设计与建设上充分满足了国家与政府对建筑设施的用水标准,但火灾情况下用水量较大、用水部位较多,在该情况下建筑的供水压力急速上升,很容易出现供水故障,无法支撑灭火装备灭火,为建筑起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人员的伤亡。

2.3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较差

现阶段,建筑物的材料应用呈现多元化,但一些建筑物的建筑材料应用防火性能相对较差,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火灾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建筑材料燃烧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大量烟雾与有毒气体的释放,为火灾现场的人员疏散与抢救带来一定的阻碍,降低了建筑火灾预防与治理的效率。

2.4建筑灭火设计的规范与管理

建筑灭火设计需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建设,且建筑灭火设计的建设、应用与管理长期处于缺乏管理的状态。即使建筑设备满足了当前的建筑防火设计要求,却缺乏对防火设备的有效管理,很容易出现火灾紧急情况发生时消火栓断水、供水不足、灭火设备无法使用甚至是消防车无法进入灭火区域的情况,不能及时抑制现场的火灾情况。

3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3.1建筑格局防火设计

为了提高建筑设计的防火性能,应当在建筑格局的设计上充分体现对火灾的防范作用,在建筑物的整体格局层面,需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势、风向等进行合理的建筑物方向的设计,避免发生火灾时风向较大促使火灾情况不断蔓延,尽可能的为消防车的救火措施创设条件。在建筑物内的格局设计上,建设防火分区与防火分隔,即将建筑物通过合理的范围设计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当一处区域发生火灾时,使用防火分隔对火灾范围进行隔离,避免火灾蔓延到建筑设备的各个区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防火分隔的设计不仅要具有较强的耐热性与防火性,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气体隔绝性能,使得防火分隔区域启动时,对火灾现场的有毒气体、燃烧烟雾等进行充分的隔绝,保障建筑物内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安全。

3.2建筑防火储水设计

针对建筑水压不足,水资源储备不足等状况,建筑设计在实际的防火设计中应当增加建筑储水设备,在使用政府提供的供水渠道基础上,设立专门的消防给水途径,长期在建筑内设置备用水箱,以防火灾发生时政府给水系统压力不足为灭火造成影响,消除建筑灭火时出现的断水故障,及时为建筑内的灭火装置供应足够的水资源,以保障建筑物内人员与财产的安全。

3.3设置备用消火栓

现阶段的建筑物设计标准为室内必须有至少两个消火栓,当其中一个消火栓出现故障或不足以消灭火灾时,需要将两个消火栓同时用于灭火,为了保障建筑的安全性,应当适当设计建设另外备用的消火栓,与其他两个消火栓连接的水资源供应管道分开,使得当火灾紧急情况发生时,如若其中两个消火栓出现故障,还可以运用备用消火栓抑制火情,对建筑防火的突发状况进行有效的预防。

3.4建筑防火墙体设计

防火墙体的建筑设计是建筑物防火设计的常用形式,对建筑物墙体的厚度与材料应用提出了具体的标准与要求,一方面,建筑物中防火墙的建设厚度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保障防火墙在火灾发生时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在重大火灾发生时,依然能够预防建筑物的倒塌风险,为火灾发生时的灭火与人员营救提供充足的时间。另一方面,防火墙体的材料应用,应选择防火、耐高温性能较强的内部支撑材料与外部涂料,采用实心砖、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砖等硬度较强的建筑材料作为防火墙的主要建设材料,要求建设材料能够耐受大于3小时的高温,使得建筑设计与成本相匹配,另外,建筑物内防火墙的设计要保障定期的检查与管理,严禁在防火墙上开设孔洞或破坏防火墙等,要通过合理的监督与排查保障防火墙的性能与质量完好。

3.5建筑门窗防火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应当充分把握门窗的防火设计,要求门窗的防火、耐高温性能较好,现阶段国家根据不同的住宅建筑高度提出了不同的防火门窗材料应用标准,要求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按照国家的门窗防火标准要求进行精确的材料选择与设备建设,要求甲级防火窗耐火的极限不能低于一个半小时,乙级防火窗耐火极限不能低于1个小时,丙级防火窗耐火极限不能低于半个小时,建筑物内部起火时,由于封闭性良好的缘故火势相对迅猛、室内温度骤然上升,提高门窗的耐火性能够为火灾抑制提供充足的时间。

3.6建筑楼梯防火设计

建筑物内的楼梯是火灾发生时重要的逃生通道,把握建筑物内楼梯防火设计的有效性,能为建筑物内的人们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逃生通道。要求楼梯建设尽量采用耐火极限较高、耐高温性能较强的材料,并在楼梯板与楼梯把手上涂抹防火涂料,确保火灾发生时不会造成楼梯间的失火。与此同时,楼梯防火还需要注重楼梯间位置、数量、高度、形状等设计,为火灾发生时的人员疏散提供便利性,并充分满足人员逃生的大容量要求,避免楼梯逃生时存在安全隐患,及时对建筑物楼梯建设的安全性进行检查、监督与管理,尽可能保障楼梯防火设计的有效性。

结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的建设量逐渐增加,必须要重视防火设计,确保一旦出现火灾,可以切实地保障人员的安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地按照施工的要求进行管控,在日常消防安全宣传的时候,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相应的消防演习,确保人们可以对火灾有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朱立杰.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J].居舍,2019(09):113.

[2]拜艳霞.建筑防火设计民用建筑设计应用探讨[J].智库时代,2018(49):151-152.

[3]刘海滨.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设计的运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73-74.

[4]杜洋.建筑防火设计民用建筑设计应用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8,4(15):53-54.

论文作者:欧阳慧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论文_欧阳慧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