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阅读,很多人会立刻想起文科的阅读理解。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在数学上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应用数学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自学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核心就是阅读能力,因此,在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
我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在课本创设的情景下学生认识新知识很快,可是往往是停留在表面,理解的比较粗糙,案例:“多项式的因式分解X2+4X+1=X(X+4)+1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分解因式吗?为什么呢?”一学生理直气壮的说:分解因式概念里说写成积的形式,这个就是积的形式。可见在教学中咬文嚼字的阅读是何其重要。甚至复习数学概念的时候,比如函数的定义,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等,往往是多数学生回答不出来,或就是知道大概意思表达不完整,不规范,以致解决某些有陷阱的题目很容易就掉进陷阱里,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引起我的思考。我觉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学生缺乏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和习惯。
要提高学生数学的综合运用能力,就要指导他们如何阅读数学文本。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欲望。
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会阅读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欲望。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要精辟而具体,要有针对性,新而有趣,要有适当难度,富有启发性。
二.指导阅读,结合实践?
数学教师本身应掌握一定的数学阅读策略,努力借助于数学课堂阅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讲授阅读和学习的方法。将数学阅读教学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中去,改过去只“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为“讲读练三结合”方式,积极探索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相应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切实有效的阅读策略。案例1:画一条2厘米的线段,以这条线段的右端点为圆心,画一个直径是2厘米的圆。我在两班中进行了解题对比:在九二班,给5分钟,完成后统计正误情况,结果51人中23人正确,5人画错了圆心的位置,23人画成了半径是2厘米的圆。在九三班,教学流程如下:①发出声音自由阅读题目;②用笔画出其中的数学概念词汇;③互相说说“线段”、“右端点”、“圆心”、“直径”这些概念的意义,再指名说一说;④自由地大声读题目,要求注意断词断句和轻重缓急,读通读懂读会,读出韵味;⑤3分钟完成作图。结果51人中45人正确,2人画错了圆心的位置,4人把圆的直径画成了4厘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读写结合,提高阅读技巧
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把数学当作语文、英语一样来阅读,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数学阅读的特殊性,结果“书读百遍,其意却没有自见”.其实,数学阅读有它较为特殊的方法和技巧.对于信息量大一点的数学内容例如数学应用题教学,一般可尝试如此操作:
首先可通读,初步感受问题发生的背景及整体脉络;要会用通俗的语言把应用题的大致内容描述出来,因为一个应用题就是一个数学故事;
其次是细读,认真读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数据,要让学生真正明白“每一个字,都是珍贵的,每一段句子,都是富有思想的”,特别要认真阅读后面的问题,这样阅读才有针对性;
第三要精读,在多次细读后也许就能知道题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数据,再进一步带着问题研读它们,特别要认真揣摩包含数量关系的语句。
第四,读写要结合,这里的“写”是广义的,它可以是把重要的语句和数量关系提炼出来,还可以是画图,也可通过画表格等方法,把数量关系填写出来,并找出相等关系。
四、及时反馈,促进数学交流。
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阅读和数学语言,无论从学习数学的角度还是使用数学的角度看,数学交流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阅读学习后,指导学生带着阅读中的体会与疑问,主动与老师或同学交换看法,探讨是非真伪。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创设一种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的情境,调动全体学生投入相互探讨;另一方面要引导交流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当学生闪现精辟见解时,要及时捕捉,并予以肯定;当出现错误或片面认识时,要及时纠正或补充;当思维停滞时,要及时引发新的认知冲突……总之,教师要善于把握契机,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交流中真正实现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的交锋。在教学中,注意给学生提供多向交流的机会,让和谐的氛围、成功的体验、竞争的机制激励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发展,主动将数学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及时反馈阅读信息.教师可采用提问、练习、互相讨论等方式加强信息交流,检查阅读效果.随时发现问题,使指导更具针对性.
五、拓宽阅读途径
现在的初中生,社会阅历浅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联系现实生活的问题,他们有时解决起来比较费力,主要是难以适应知识、技能在新情境中的迁移,如“利润问题”、“增长率问题”等等.因此,就应多读一些数学应用方面的数学书,有助于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例如让学生认真阅读数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但这远远不够.还要通过第二课堂或者兴趣学习小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习题,并为他们推荐相关的数学书籍来阅读.
开展数学有效阅读、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在平时的实践中,善于对数学阅读进行研究和总结,逐步优化阅读策略,从而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论文作者:孙红波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7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情境论文; 圆心论文; 教师论文; 线段论文; 《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