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路径探讨论文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路径探讨论文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路径探讨

邱艺萍

摘 要: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蓬勃发展,义务教育逐渐受到了公众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尤其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全面实行的大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了各个学科改革的指导方向,数学作为小学义务教育体系的基础学科,也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和创新,实现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均衡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新路径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教育同仁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新途径;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全面实行,各个学科都面临着改革与创新。数学是小学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其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生活性以及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以往以应试教育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形成阻碍。因此,基于核心素养下,教师需要提升思想认识,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适当的优化和改进,将核心素养渗透其中,为学生综合素质和数学能力的均衡发展夯实基础。

一、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在核心素养下,数学课堂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实行,数学教学手段、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更新,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与新课改精神背道而驰。首先,由于数学知识存在较强的逻辑性,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乏味,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甚至还可能导致学生出现抵触以及排斥心理,进而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其次,小学时期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阶段,兴趣是学生开展主动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学生对数学知识缺乏兴趣,会对其未来的学习带来影响,但是当前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依然沿用以往的固化手段和模式,没有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不仅课堂效率难以提升,同时容易挫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情,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十分不利。最后,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没有结合核心素养进行创新与改革,课堂模式固化陈旧,学生依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没有重视启发和点拨学生思维,对其核心素养发展形成制约。

二、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新路径

(一) 唤醒学生数学兴趣

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更侧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广西民办本科院校在为区域经济和地方行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基础、创新能力应用,拥有创业精神和志向、创业必备基本素质的开创型人才的过程中,需要着重突出对学生以下能力的培养。

为了有效避免分布式光伏发电集成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稳定性问题,必须针对系统的设计环节进行全面优化,加强对控制器进行相关内容的有效控制,包括故障报警以及定位和测量内容等,同时应采取多功能汇流箱的方式进行智能汇流预警以及线路排查,同时,各光伏电子系统应均统一使用同一规格的电池组件,并按照相同的设置距离进行安装,以此形成一个整合性的电矩阵,电矩阵内的个单元必须配备完善的逆变器以及控制装置[2]。除此之外,应在设计安装过程中考虑不同地区经纬度位置以及屋面倾斜程度之间的差异,进行合理的方位控制和角度选择,确保选取范围和角度的一致性。

阿里偏着头,想了想,觉得阿东说得有理。于是他不等阿东开口教他怎么磕头,便使劲磕了起来。墓穴尚未封口,水泥边毛毛糙糙。等阿东制止他时,他的额头已经磕出了血,水泥边沾上他的血印。

“昆南”阴平声字“他”的唱调(《南西厢·佳期》【十二红】“爱他两意和谐”,687),其中的即为两节型过腔。虽然这个过腔的音乐材料都相同,都来自于本唱调音阶的级音,但由此组成的乐汇或句型可以分作两节,为第一节级音性过腔,为第二节级音性过腔。这个过腔即是由同一种音乐材料组成的两节型过腔。

2015年1月28日,深圳红岭中路1036号,迎来了中国司法史上一个新的机构——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深圳,这块改革热土,再次见证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破冰”。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知识点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实际案例:学生李明今天准备绕着广场跑三圈,可知广场是一个圆形,中心竖立一根旗杆,旗杆到广场边缘距离为200米,请问李明今天跑了多少米?教师在展示案例后,要求学生进行交流和计算进而得出正确答案。生活实际案例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和创新意识,锻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实现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 应用游戏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存在密切联系,很多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积极引入生活实际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将经典生活案例呈现给学生,促使其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同时,引入生活实际案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促使学生在生活中主动的应用所学知识,进而实现素质与能力的均衡发展。

(三) 创设具体教学情境

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一内容中,教师先将班级学生分组,然后布置探究任务:发现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圆形物体。在布置完任务后,由小组成员开展合作探究,通过通力合作给出正确答案。

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匮乏、认知能力不足,难以在课堂四十分钟集中注意力,尤其对于具有较强逻辑思维的数学学科,容易出现走神情况,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有效途径唤醒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为驱动力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在知识探究中体会和感受数学科学的魅力,并且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教师要结合当代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其与数学知识相融合,以贴近学生爱好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避免课堂氛围枯燥乏味。

基于核心素养下,教师需要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进,摒弃以往的固化教学模式,引入和应用情境教学法,进而提升课堂效率和质量。小学生思维发育尚未成熟,其思维方式停留在具象阶段,但是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因此,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课堂中为其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将数学知识直观而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促使其在具体情境中获取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在创设具体情境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尽量将真实的场景和情境还原给学生,促使数学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知识点中,其教学目标为:巩固学生对100以内数字的认识,并且对人民币形成感官认知,掌握如何正确使用人民币,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创设超市情境,发给学生不同面额的人民币,由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要求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采购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在这一教学情境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法,提升实践能力、丰富社会经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四) 引入生活实际案例

在核心素养下,教师需要结合当代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引入小组合作模式,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形成思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交流能力,调动其参与数学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在分组过程中,需要秉承“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在各个小组之间构建竞争关系。

例如在学习“乘法”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激发其数学兴趣: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但是妈妈肯定不会让你们每天长时间的看,会损伤大家的眼睛,通过相关调查统计,一周看200分钟的动画片会对眼睛造成损伤,请问同学们,如果你们一天看30分钟的动画片,那么一周七天看动画片的时间是多少?会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呢?通过这一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热情,并且在探究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

(二) 引入小组合作模式

喜欢游戏是每个小学生的天性,在核心素养下,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应用游戏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活泼的课堂氛围,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吸取知识、增长能力。教师在应用游戏教学模式中,可以引入竞争性游戏,在提升教学趣味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为学生未来的社会发展夯实基础。

例如在学习“因数与倍数”这一知识点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应用游戏教学模式,设计“找因数”的团队竞赛游戏,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小组,然后给出某个数,在发出指令后,小组成员开展寻找这个数的因数,又快又准的小组为优胜团队。通过反复的竞赛游戏,不仅可以在课堂中创设充满趣味的氛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并且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挫伤,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六) 应用情景再现教学

总的来说,对于小学阶段而言,小学生的思维尚处于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因而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为学生连接形象与抽象的桥梁,进而帮助其形成数学表象。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需根据学生特点将数学所具有的娱乐性以及趣味性进行挖掘与体现,并且通过动画、实物观察以及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工作。

例如在学习“分数意义”这一知识点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应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借助西游记故事来设计题目。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途中,休息吃中饭时,将其中的一块大饼分成四份,其中一份因猪八戒认为最大而抢着要,你们觉得抢到了吗?通过趣味性故事的情景再现,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学生讨论也非常热烈,进而在高涨的学习情绪中将知识点讲解透彻。

以NASCET(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实验法)管径法对颈部血管狭窄率进行计算。狭窄率=狭窄远端正常动脉直径-狭窄率在49%以下判定为轻度狭窄,狭窄率大于50%,但小于69%判定为中度狭窄,狭窄率大于70%,小于99%判定为重度狭窄[4]。

三、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全面实行,核心素养成为了公众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中,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进行教学改革,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永贞.聚焦核心素养 培养推理能力: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措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8-19.

[2]张颖颖.考查模型思想 导向核心素养:对小学数学毕业考压轴题的分析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9(29):45-46.

[3]魏庆莉.巧用课堂提问培养新时代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19-120.

[4]袁文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85.

[5]窦新东.转变理念 综合发展: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212.

[6]刘锦苗.核心素养下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9):145.

[7]许晓军.“核心素养”理念下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开发:以江阴高新区长山中心小学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9(25):76-79.

[8]曾令鹏.聚焦核心素养 深化教学研究:广东省第十一届小学数学优质课展示观摩活动综述[J].小学数学教育,2019(17):52-54+65.

作者简介: 邱艺萍,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华安县第二实验小学。

标签:;  ;  ;  ;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路径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