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中央新的经济改革计划的出台,图书馆需要摆脱以往的传统服务模式,对现有的服务进行创新,以促进图书馆的发展。本文结合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现状,在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服务面临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关的服务创新途径,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探讨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的出台,使得众多行业需要转变现有的模式以促进发展。而对于图书股来说,供给侧改改的理念不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转型机遇,同时也为公共图书馆带来艰难的挑战。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公共图书馆服务面临机遇与挑战,给出了些许创新途径,相信能为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带来帮助。
1 供给侧改革概述
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改革政府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包括产生、输出、执行以及修正和调整方式,更好地与市场导向相协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时的决定性作用。改革重点在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其目的有3个:提升客户最大满意度、降低成本、整体品质最优化。
2 公共图书馆服务现状
我国公共图书馆社会化管理机制包含三大要素,即政府提供的资金保障、专业机构管理与评级机构及标准(见图1)。从目前开展社会化服务的现状来看,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主要存在以下3个问题。
图1 公共图书馆社会化管理机制
2.1 公共图书馆服务社会的观念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主要工作是为科研和科技开发服务,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意识比较淡薄。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图书馆界就已经探讨向社会开放的问题,也取得了大众的赞同,但响应多,实践少。国家教育部2002年规定“有条件的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开放”,此规定没有纳入国家法律体系,对图书馆未起到制约效力,所以对公共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并没有起到完全的推动作用。
2.2 公共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限制多、服务效果不明显
目前,公共图书馆的开放常常伴有一定的条件,大体表现在对读者身份的限制、对开放时间的限制、对资源利用类型和利用方式的限制等。对读者身份的限制,如规定读者的户籍所在地;对开放时间的限制,如有的公共图书馆晚上不开放;对资源利用类型的限制,如只提供单一的纸质文献或电子资源;对资源利用方式的限制,如规定纸质图书不可以外借等。正是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使公共图书馆不能很好地为大众提供社会化服务,优质服务更无法实现。
2.3 公共图书馆自身资源因素限制服务社会的能力
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基础是文献资源,由于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需要涉及到各个文化领域,因此公共图书馆的图书、期刊等大多是普及性读物,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资源不多。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存在经费投入紧张的状况,彻底地对社会开放的能力有限。人力资源方面,目前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不足是限制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关键因素。
3 供给侧改革理论下公共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供给带动资源结构调整的理念贯穿到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层面,既为机制的创新提供了机遇,也为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转型带来挑战。
3.1 社会化服务面临的机遇
3.1.1 强化了各级党委、政府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责任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共同意愿,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要进一步深化社会大众对文化重要性的认.,大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获得更好的发展。
3.1.2 为公共图书馆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创建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有助于激发人们阅读、学习的兴趣,促进社会大众关心、支持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也将推动公共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动力,促进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的创新和服务效率的提升。
3.2 社会化服务面临的挑战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政府主导的公共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数代人不懈的努力。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的创新发展,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3.2.1 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缺乏公众参与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以及社会力量的参加,并没有发动群众。如对于乡镇图书馆的建设来说,没有进行普及推广宣传,使群众能够意识到建设公共图书馆也是自己的义务,是自己学习吸收文化的权利。此外,图书馆也未组织号召公众积极参与,公共图书馆职能未得到发挥,公众通常为看客。
3.2.2 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供给侧改革提出了要保证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讲,不同区域的级别、信息技术水平、历史环境、特色资源、馆建规模不同,读者群体与读者需求有所差异。因此,想要实现资源的供给侧配置难度较大,社会资源的浪费需待解决。此外,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涉及到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地方政府是否能提供坚实的保障,成为公共图书馆优化社会化服务机制的思虑。
4 供给侧改革理论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途径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存有难点和障碍,要建立长效机制,须从法治、经费、管理、服务等方面展开机制创新,以此推进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4.1 制定图书馆特别法
公共图书馆要突破人治色彩浓烈的机制困境,制定公共服务法或公共图书馆特别法等相关法律,把党和国家对公共图书馆的关注提升为国家意志,这是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保障。如果能尽快出台专门的公共图书馆法律法规,规范其性质、经费、服务和测评,将使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转型有法可依、有法保障。
4.2 中央省市财政共担
公共图书馆是公益建设,政府出资理所当然,问题是应该由哪级财政负责。当前,绝大多数乡镇对建设公共图书馆心有余而力不足。实际上按照财权和事权对等原则,上级省市可回收公共图书馆建设事权,亦可向乡镇下放财权,使其有建设公共图书馆的能力。筹措资金的方式还可以有征收公共图书馆特别费;建设公共图书馆专项资金,各级政府分担,中央省市负责大部分资金;发行公共图书馆彩票;鼓励企业捐建,给予一定优惠;鼓励非政府组织捐建等。
4.3 群众成为管理主体
政府通过委托管理、契约监督等方式,使群众成为管理主体。目的在于形成利益引导机制,激发管理单位改善服务的内在动力,从而保证丰富优质的服务。群众既要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也要参与其管理,并对其社会化服务进行监督。可以鼓励群众创办图书馆,如某市群众参与创建的图书室有88个,藏书量达122.5万本。还可以鼓励群众组建义工队伍参与监督管理,宣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大众阅读兴趣,引导群众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
4.4 提供多元化的主动服务
随着社会科学、人文和经济等层面的不断发展,组织和个人对于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这种繁多、复杂的差异性需求往往导致了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不完全形态,因此需要对此加以积极引导。在供给侧背景下,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方针,保证自身服务能够有序地满足需求方的诉求,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将服务模式和服务方法加以改进,提升服务意识,主动将服务带给企业和个人。在服务过程中,可以将需求进行记录,推行“集群工作”和“反馈模式”,将同一类别的信息需求进行分类记录,而后统一进行检索和收录,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用多种方式如QQ、E-mail等进行反馈、沟通,如后期信息需求有调整和变化也能够在反馈计划中第一时间获取。主动服务方式可满足差异化的需求,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的创新在于真正实现赋予它的职能。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也需要有相应程度的强化才能使自身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因此,我们需转变图书馆原有的服务模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为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吕淑丽.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综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07).
[2]陆仁艳、李明、刘晶晶.供给侧改革导向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12).
论文作者:曾凤连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7/6
标签:公共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论文; 社会论文; 资源论文; 政府论文; 群众论文; 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