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当前中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论文_安丽君

关于我国当前中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论文_安丽君

安丽君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教育局 730060

摘 要: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教师教育的通知中指出:“理科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事实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根据上述精神,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必须进行物理课程的不断探索、创新和改革,为我国的物理教育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中学物理 教学改革 探究

一、物理教学对老师提出的要求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实验的支持与帮助。因此,就要求物理学科的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具备出色的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实验的能力。

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思维,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创造快乐气氛,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合作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物理学并不等于学校内的物理课程,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改造,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教育的规律,将物理科学的灵魂即知识、过程和文化统一改造为一门物理课程,而并不是简单地将科学过程、文化“异化”为另一种“知识”灌输给学生。物理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与物理课程相适应的一些课程能力,以便教师将时代规划的理想课程真正转化为学生体验到的课程。

另一方面,时代的发展对中学物理教育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物理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内容标准、课程实施、评价方式等方面均体现了现代物理教育的理念。物理新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

二、物理教学的改革对策

1.“新情境问题”教学过程的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情境问题”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去体验情境,通过观察、实验和思索,触发学生的探索意向,形成自觉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师可从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出发,围绕一定问题,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观察实验,诱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亲自成为“发现者”,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为引入大气压强的概念而做“水杯——厚纸片”实验时,我首先让学生根据日常经验猜想厚纸片能不能掉下来,再演示这个实验。当学生看到厚纸片不会掉下来时,无不感到新奇、有趣。我就因势利导让学生分析厚纸片为什么会与日常经验相违背而掉不下来,再引导学生分析:如果杯子里只盛有少量的水或者没有水时,厚纸片会不会掉下来?或者有满杯水,但用小刀片把厚纸片与杯口接触处撬开一个小口,厚纸片会不会掉下来?再进行演示,使学生对大气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我又让学生思考实验与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比较相似,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这样学生的视野得到了拓宽,为今后能敏锐、细致、深入地观察周围一切事物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物理模型新情境”的创设。由于新情境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题中涉及的因素较多而相互交织在一起,问题的本质往往被表面现象所掩盖,容易受表面因素干扰,不善于抽象问题的本质特征,导致建立模型困难。这反映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确实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怎样从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呢?这需要对所给的信息进行提炼和加工,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要从不同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构建物理现象的场景,建立模型,应用理论规律,拓宽视野。

3.“友好型实践”的应用。“友好型实践”是指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和实践并得出实验的结论。以欧姆定律为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科学猜想。以调光台灯切入,问:调光台灯是调节了电路里的什么物理量使灯的亮暗发生变化的?再通过演示实验观察电流的变化与灯亮暗变化的关系,问:电流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电流与电阻、电压的关系,这样就确定了研究方向。(2)引导讨论,设计方案。启发和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先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总体方案:控制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控制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如何研究?再进行局部设计:由学生小组讨论、设计电路,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设计,并评价他人的设计,以器材的作用和选择加以讨论。(3)学生操作,实施方案。让学生相对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采集数据,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技能、仪器使用上给以帮助。(4)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从实验得到的两组数据引导学生用计算和图像分别分析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再进行综合,得到结论。(5)反思应用迁移。用一组简单的小练习巩固探究过程中得到的欧姆定律,巩固电表的使用、电路的连接等基本操作技能;小结反思探究过程,理清思维线索。

综上所述,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进行教学改革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一项有效教学策略。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该认真而深入地分析大纲和教材内容,潜心研究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质,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乐伟 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

[2]王军虎 浅谈情境创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学科教学探索,2004,(11)。

论文作者:安丽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6月总第15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8

标签:;  ;  ;  ;  ;  ;  ;  ;  

关于我国当前中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论文_安丽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