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意义及措施探析论文_刘允旺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意义及措施探析论文_刘允旺

山东公用同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但随着近些年城市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我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产生的相关危害不仅对当代人类社会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延续到子孙后代,为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措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生态环保护;建设意义;措施

引言

生态环境发展支撑着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也为人类不断地净化着空气。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耕地占用情况日益严重,人口也在不断增多,自然资源逐渐匮乏。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必须要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不断对其与经济建设进行协调发展,以此来保证我国在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经济建设也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将我国建设成一个节约型、科学型的国家。

1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意义

1.1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得以产生的物质前提,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因此人类只要生存,衣食住行就都需要从生态环境中进行索取。而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只考虑到了自己的生存,但是却忽视了自然界的生存,而这所引发的恶果就是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温室效应、气候异常,这使得人类社会面临严重的危机,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死存亡,从这个角度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2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保证

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具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并共同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就是在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保障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不被生态环境污染所破坏,不仅有利于人类的健康长寿,同时也可以促进高度的物质文明建设,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有完善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就是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因此从这一角度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环境的两项性质

2.1环境适应性

作为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质量特征,环境适应性所指的是态环境的变化中可能遭遇的所有情况的影响而应对其变化因素对其造成影响的恢复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拥有一定的对抗遭遇破坏的恢复能力。正常的情况是可以经过自身在一定时间的调整,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态平衡,这也是环境基本的属性特征。环境的改变引起的生态变化,可以是良性发展,但也有恶性的发展,是对生态平衡不可逆的损毁。环境对破坏的恢复能力也是有上限的。在工业革命之后的几百年的时间里,人类的对自然界资源的攫取比工业革命之前的数千年历史积累的总量还要多,而且对于物种多样性、大气环境、森林覆盖面积等的破坏,使得环境的恢复速度应景远远不及它的被破坏速度,让生态环境的环境适应性一再降低。如何在环境生态没有造成永久性损害的前提下,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2.2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即便环境的适应性与可靠性都是生态环境的原有调节属性,不过彼此间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第一,尽管两者都强调自然环境的调节功能,不过环境适应性更强调的是在极端条件下的情形,环境的可靠性则强调的是自然环境在规定条件下的情况,不一定是极端情况。再者,在陈述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时,前者更加强调通过定性方式来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微观诠释。而后者主要是对生态环境以定量方式进行宏观层面的阐述。不过两者之间也存在关联,生态环境的可靠性随着环境适应性的升高而渐强,适应性是前提,可靠性则是对适应性的延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环境保护措施的试验过程里要考虑到在可靠性和适应性因素之间所存在的区别。环境实验要先进行可靠性测试,检验生态环境在规定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基础属性,在进行对适应性的模拟试验,对特定条件下环境的变化以及验证环保措施的实际效能。

3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措施

3.1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

经过政府部门,林业企业单位、社会各界等的多年努力,中国的森林覆盖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保持绿色山区与绿色水是全省林业产业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的底线之一。今后几年,我们将继续开展全民自愿植树活动,积极推进退耕还林、防护林以及绿色通道等林业生态的建设项目力度。同时,还要将防止森林火灾和森林害虫破坏森林资源的发展理念提上日程,加大对森林土地的管理力度。同时要继续,深化林权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激发并调动全社会投资林业建设的积极性;积极进行招商引资,为造林绿化不断注入新活力,使全社会投入到建设生态、美化环境这一宏大工程中来。切实提高造林的质量与效益。

3.2引入先进科学技术

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要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也要加快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步伐,切实提高林业生态的保护步伐。首先,要从林木良种的选育着手,借助科学造林、科学营林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增强生态功能,使森林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高度统一。也要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将先进的科技应用到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中来,更好地服务于林业工程,从整体上提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的构建工作提供便利。

3.3建立和完善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社会矛盾

调处机制。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化面临着来自经济增长、人口膨胀、城市扩张、旅游热潮等各方面的压力,因此生态社会管理要建立应对各种矛盾的综合调处机制。一是完善现有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之处,如生态保护的区域协调制度、为生态保护而实行的人口迁移制度、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充实;二是建立化解生态矛盾、解决生态利益纠纷的综合协调机制。需要政府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调动各个行政部门协同工作,同时发动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使其中可能形成的社会矛盾尽早得到解决,即能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又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

3.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环保部门要严格执法,并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监督执法队伍,在执法过程中,绝不迁就姑息,如对污染超标的企业要依法治理,并加大惩罚力度,从而更好的对地域生态环境做出保护。此外,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如环保局可以在内部成立相关监督部门,及时的对污染生态环境的企业做出监督,从而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做出维护,相信通过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一定可以更好的对生态环境做出保护。

结束语

随着近些年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所引发的后果是不容小觑的,造成损害会直接波及子孙后代,为此环保局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志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意义及策略探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1):8+10.

[2]王成.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工作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2):285.

[3]王金南,秦昌波,田超,程翠云,苏洁琼,蒋洪强.生态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15,7(05):9-14.

[4]李文学.海北州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思考[J].攀登,2015,34(03):126-129.

[5]苏家有.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J].绿色科技,2012(05):190-191.

论文作者:刘允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9

标签:;  ;  ;  ;  ;  ;  ;  ;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意义及措施探析论文_刘允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