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虹
大庆市中医医院 糖尿病科 163000
摘要:目的 该次研究主要针对自拟中医药方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进展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4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计64例,这些患者均由于糖尿病引发周围神经病变,且均接受口服药物降糖治疗。将6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口服甲钴胺进行治疗作为对比组,另外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双下肢的方式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在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疼痛减轻程度。结果 对比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较为明显及显效人数共计21例,治疗有效率为65.6%;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较为明显及显效人数共计28例,治疗有效率为87.5%。对比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疼痛评分VAS为(7.32±0.49)分,治疗后评分为(6.51±0.33)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疼痛评分VAS为(7.41±0.52)分,治疗后评分为(4.83±0.71)分。結论 自拟药方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推广该药方的使用。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研究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gress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a total of 64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5 to April 2017 were selected. These patients all had peripheral neuropathy due to diabetes,and all of them received oral hypoglycemic therapy. 64 cases of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n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ecobalamin treatment as contrast group,another group of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way of lower limbs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3 courses of treatment,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degree of pain relief were compar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the comparison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21,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65.6%.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8,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7.5%. The pain score VA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7.32 + 0.49)before treatment,and the score was(6.51 + 0.33)after treatment. The pain score VA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treatment was(7.41 + 0.52),and the score after treatment was(4.83 + 0.71). Conclusion the prescription of self-made medicine has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and it can be used to promote the use of the prescription.
[Key words] Diabetes;peripheral neuropathy;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非常容易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患者在发病后轻则会出现神经疼痛,重则会导致肌肉萎缩、神经反射逐渐减弱甚至会因为脚部溃烂而接受截肢[1]。目前的研究并未能有效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这也导致治疗方式并不是非常完善。中医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消渴症引发的合并症状,自古以来就对其展开了一系列研究[2]。该研究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患者对象,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及临床实践对糖尿病周边神经病变治疗展开了深入探究,总结出具有较好效果的药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计64例,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在33~62岁之间,平均年龄48.7岁。这些患者均由于糖尿病引发周围神经病变,在临床检查过程中未发现这些患者具有其它可能导致神经病变的病因。患者患病时间各有不同,在患病后均接受口服药物降糖治疗。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将6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口服甲钴胺进行治疗作为对比组,另外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双下肢的方式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组中共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在33~59岁之间,平均年龄48.4岁;观察组中共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在36~62岁之间,平均年龄50岁。对患者的发病史、病情严重程度、治疗过程以及个人资料进行了统计整理,发现两组患者在各项特征上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备临床对比实验基础。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在接受降糖治疗的同时口服甲钴胺,服用剂量3次/d,0.5 mg/次,服用时间为2个月,中间不间断。观察组患者外用自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方进行熏洗双下肢治疗,药物采用水煎法,1剂/d,每次煎3 000 mL。用法为1次/d,熏洗30~40 min/次。每次熏洗15 d,间隔5 d,共了3个疗程。具体药方如下:桂枝20 g、细辛10 g、乳香15 g、没药15 g、鸡血藤30 g、路路通30 g、赤芍20 g、丹参30 g、当归20 g。
1.3 评价方法
主要评价针对治疗效果及患者疼痛程度缓解效果进行展开。将治疗效果分为效果明显、较为明显、无效4个等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用VAS评分评定患者神经疼痛程度,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对比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人数为10例、较为明显人数为7例、显效人数为4例、无效人数为11例,治疗有效率为65.6%;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人数为12例、较为明显人数为9例、显效人数为7例、无效人数为4例,治疗有效率为87.5%。
2.2 患者疼痛程度
对比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疼痛评分VAS为(7.32±0.49)分,治疗后评分为(6.51±0.33)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疼痛评分VAS为(7.41±0.52)分,治疗后评分为(4.83±0.71)分。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比组患者,患者疼痛程度减轻明显。两组患者的评价数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减少或胰岛素作用减弱而导致患者体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代谢过程陷入混乱,患者会表现出口干多饮、多尿、手足麻木、疼痛等症状[3]。周围神经病变是伴随糖尿病出现的一种并发症,患者的周围神经由于长期血糖紊乱等原因出现功能性障碍,患者将出现神经感觉及反应减弱,并伴有感觉麻木及神经疼痛。患者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逐步发展至神经反射减弱,肌肉萎缩等症状,临床上也有很多患者由于周围神经病变而引发足部溃疡的截肢案例[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目前并没有特效治疗方式,现有治疗方式主要针对糖尿病展开,并且增加神经修复药物,并调整患者代谢紊乱。
中医对糖尿病研究的历史非常悠久,现阶段主要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归为消渴病痹症治疗范畴,认为其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饮食不当、体内阴虚所导致,进而引发患者出现痹症、痿症[5]。中医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具有多种看法,主要可以分为气阴两虚、寒凝血滞、痰瘀交阻、气滞血瘀等。该研究认为患者受到长期消渴的影响以致气阴两虚,经脉内缺少气血滋养,进而影响到患者肢体气血通畅与经脉运行,出现肢体末端麻木和疼痛症状,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弱。由于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无法采取特效药物和方剂对患者进行特效治疗,只能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对患者不同病症及不同症状进行研究,围绕每一个环节的差异提出不同治疗方法,动态分析患者情况,并根据辨证结果提出具体治疗方案并进行临床应用[6]。
该研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辨证后认为患者病机主要是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患者体内经脉不畅则表现出身体感觉迟滞等症状[7]。方中以丹参,当归,鸡血藤以养血活血;赤芍,路路通,乳香,没药以行气活血;桂枝,细辛以温经散寒,通痹止痛。纵观全方性味平和,攻补兼施,平调阴阳[8]。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以发现,使用这副方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比较明显,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缓解,疼痛程度明显减弱。
在現有条件下,现代医学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认识还不够透彻,未能够寻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还在探索阶段。中医中药在消渴症及其并发症的研究和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取得很好的效果[9]。根据临床实践能够发现,消渴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瘀血痰浊,而这些表现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医在治疗糖尿病周边神经病变时通常将其作为系统性病变,采取合并用药方式进行治疗,而这种治疗方式有助于从多角度对患者进行全面调理,实现患者阴阳平衡,进而达到中医治疗的目的。该药方也是从此角度进行辨证施治,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也说明中医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上具有很大优势,但是中医疗法同样也有很多不足,例如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具体考虑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统一方剂并不能够保证对所有患者有效。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未来的研究及应用过程中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徐庆怀,赵奇煌,谢庆鑫,等.周围神经松解术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2):1016-1019.
[2]刘杰,孙冰,班博,等.芪桂类方内外合治气阴两虚兼痰瘀阻络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053-1058.
[3]孙连庆,梁晓春,姜楠,等.1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与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2):166-168.
[4]马健,谢春郁,黄鹏.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0(2):57-59.
[5]许婷,周培,岳蛟,等.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1):92-94.
[6]王平,崔鹏,洪杨洋.“当归四逆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优效性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661-664.
[7]高郭鑫.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与神经电生理关系的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8]龚立芸.367例消渴病痹证患者的证候特点及相关性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9]李军,宋滇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09(6):418-421.
论文作者:孙玉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患者论文; 周围神经论文; 糖尿病论文; 疼痛论文; 中医论文; 神经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