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的部分论文_金阿雷

德育教育——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的部分论文_金阿雷

金阿雷 山东省平度市白沙河街道张戈庄中学 266700

教是为了学,教书还要育人。德育大纲中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大纲加以贯彻实施,这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根据学科内容分层次地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教育,是当前中学物理的德育主要目标。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由中学教育目的决定的,也是物理课程标准所明确要求的,因为物理学本身具有德育教育的因素。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不能仅满足于向学生传播知识这种片面性的培养模式,更要注重德育渗透,寓德于教。作为物理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责无旁贷的,除了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提高能力之外,还应通过物理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掌握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下面是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所总结的关于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明确中学物理学科的德育目标,做到有向渗透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不是给学生方法论、世界观的有向引导,就是给学生某种高尚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渗透德育的方向。这些教育,在常规施教中应落实在三个方面:

1.爱国主义是德育的中心内容。

要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的杰出贡献,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宣传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的事迹,加深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把我国某些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真实地亮给学生,激发他们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献身的雄心壮志。

2.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最高成果”。

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他坚持实践,成为近代物理学的巨人。如果教师能把教材中的科学内容与思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阐述物理现象和规律,用哲学思想把物理教学上升为观点和思想方法的教学,就不仅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近代物理知识,而且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掌握方法论都有积极作用。

3.道德品质教育以向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为主。

可介绍科学家发现定律和原理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求知、务实求是的态度,勇于探索、敢于革新的品质。例如,焦耳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用30余年时间做了400次实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能量守恒定律;法拉第经历10多年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以这些名人专家、伟人学者的事迹为楷模,可引导学生自我解剖,解中见新,剖中有生,净化心灵,优化素质。

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任何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二十世纪初,列宁曾明确指出:“现代物理学是在临产中,它正在生产辩证唯物主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是一位富有哲学探索精神的思想家,他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他既坚持实践又重视哲学研究,自觉地学习哲学,从中吸取思想营养,对近代物理作出了巨大贡献。

物理所研究的是关于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物理学的规律是在自然界中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大至宇宙星系、天体运动,小到分子、原子、稍纵即逝的微观基本粒子,从力学、热学、电磁学到光学、原子物理等各部分内容,无不证实自然界统一于物质。牛顿力学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电学中中性物体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的统一,充分说明了许多物理现象和过程是“对立统一”的。从统治人的思想达一千多年之久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的地心说,到哥白尼经过近四十年的研究而提出的日心说,到布鲁诺惨死在真理的脚下,再到今天异常活跃的新宇宙论,也充分说明“规律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物理学发展至今天,已经形成了宏伟的科学大厦。它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唯物辩证法的胜利,每一种物质形态的运动都是辩证的运动。如果教师能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把科学内容和思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应用哲学指导、阐述物理现象和规律,渗透哲学思想,努力把物理学习上升为观点和方法的学习,并使这些观点的建立、方法的培养寓于知识教学之中,而不是附加于知识内容之外,不仅对学生正确而深刻理解物理知识卓有成效,而且对形成科学世界观、领会和掌握方法论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可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对科学技术的卓越贡献和现代科技的伟大成就。早在2300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的《墨经》中就包含了丰富的关于力学、光学、几何学、工程技术知识和现代物理学、数学的基本要素。同时期的《考工记》、东汉王充的《论衡》、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还有《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这些充分体现了我们祖先的聪明和才智,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为之骄傲和自豪。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超导技术重大突破、程控交换机研制、人造卫星的发射与回收、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都处于国际前列。

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直到2013年6月11日“神十”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王亚平精彩的太空授课拉近了普通人与宇宙的距离,向着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的太空筑巢之梦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在教学中,还有很多优秀物理学家的感人事迹,他们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毅然选择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愤图强地工作,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介绍使学生更加了解了科学家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及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了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了良好的科技与人文精神教育。

四、教师的榜样作用 

由于师生间有频繁的交往,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模仿教师,所以教师的思想行为随时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形象,言传身教,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去影响学生。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求学生规范严谨,首先教师自己要严格做到。如要求学生解题前要画草图、分析物理情境,教师就要在课上、课下、作业批改中按规范的操作要求自己,这样才能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求真务实的品德。

要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多思善问,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做到绝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作为教师就应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勇于承认、及时改正,不能因为教师的权威或面子而掩饰错误,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诚实的品德。

3.作为教师应注重理解教育和尊重教育,用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岗位的精神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面对众多性格各异、各方面参差不齐的学生,不能单单以成绩论英雄,而应该尊重学生,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贴近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改进教法,提高艺术,做到灵活渗透

不同教材,德育方法迥异,要灵活生动地渗透德育,须讲求教学方法的艺术。

1.德育渗透应力求“新”。

有些老素材要陈话新说。比如,旧中国发明的火药却填进了英帝国的炮膛,成了轰开我国南大门的“帮凶”;古人发明的造纸术、活字印刷却被用来与侵略者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新角度渗透“四大发明”,可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收效更佳。

2.德育渗透应做到“灵活多样”。

物理竞赛、课外实验、参观访问也是进行德育的好阵地,教学中利用图表、挂图、录像、幻灯、专题讲座等能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可接受性。

3.德育渗透应掌握“分寸”。

不能过多引用哲学名词,把物理课上成政治课。例如,只说明电场、磁场是一种特殊物质,物质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有的看得见、摸得着,有的则看不见、摸不到……寥寥数语却蕴含着“世界物质性”的思想。

总之,物理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和物理学史,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把德育内容渗透到物理教学中去,做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又受到德育熏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论文作者:金阿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4月总第15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  ;  ;  ;  ;  ;  ;  ;  

德育教育——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的部分论文_金阿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