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采用较多的材料,而混凝土施工也是房屋建筑主体的关键,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主要是对房屋建筑主体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进行研究,分析了当前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究出当前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从而为房屋建筑主体混凝土实际施工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房屋建筑;主体;混凝土
作为房屋建筑施工的关键和核心,混凝土施工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实际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从混凝土材料到混凝土应用施工都需要严格控制,提升混凝土品质从而保障房屋建筑主体的牢固性、安全性与可靠性。下文就将详细分析房屋建筑主体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探究混凝土施工要点。
一、房屋建筑主体工程混凝土施工现存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房屋建筑品质的要求也变得更高,然而在实际房屋建筑主体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下面进行分析总结。
1、材料配比问题
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原材料配比是需要严格依据施工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进行把控的,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混凝土原材料如水泥、砂石等配比不合理的问题,这样的混凝土材料应用到施工中,给混凝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埋下隐患,影响了房屋建筑的建造质量。
2、漏筋问题
漏筋问题是混凝土施工各种问题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该问题的产生大多是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不合理,没能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要求,而是依据主观想法开展施工,从而导致混凝土施工出现漏筋现象。
3、裂缝问题
裂缝问题也是混凝土施工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问题,一旦混凝土出现裂缝,将会给混凝土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破坏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给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带来隐患。而且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发生了裂缝现象,就会使得建筑墙体的强度以及稳定性严重地降低。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问题大多是由于认为原因产生的,如施工中混凝土原材料配比不当,施工人员没能严格按照流程和技术标准施工,技术管理方面不够完善等原因。
4、麻面问题
与漏筋现象类似,麻面问题也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质量问题,虽然说麻面问题地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安全性、稳固性与可靠性影响不像裂缝问题以及漏筋问题那么严重,然而从房屋建筑使用功能上来讲,是非常影响建筑美观的。麻面问题大多是由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模板表面平整度不够,施工技术水平有限,或者混凝土养护工作没有做好导致的。
二、房屋建筑主体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针对上文分析总结的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结合房屋建筑主体工程混凝土施工实际情况,注重对混凝土施工各个环节的把控。
1、控制混凝土施工前期质量
混凝土施工前期的质量控制从材料配比、混凝土搅拌以及混凝土运输这三个方面进行把控。第一,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配比:应用到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材料往往是由多种原材料组成的,如水泥、砂石、早强剂以及防冻剂等,除了严格控制进场的原材料之外,还需要将原材料依据施工要求按照科学、合理的比例进行配制,从而保障混凝土材料的质品质。
第二,做好混凝土搅拌工作:安排专人监管混凝土搅拌作业,确认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和技术标准。比如100立方米以内的混凝土,检测的样本数量不得少于一个,而100立方米以上的混凝土质量检测则必须采集多个样本。此外,在作业时,混凝土的预拌和卸料之间的时间差不能超过2小时[1]。
第三,合理把控混凝土运输:在混凝土施工中可以采用的运输方式是比较多的,但是不论选用哪种方式运输混凝土都必须控制好混凝土卸载和浇筑的时间差,确保混凝土初凝时间能够准确把握,并且在运输混凝土时,应注意不要使混凝土发生流失和离析等问题。
2、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
2.1 严格控制后浇带施工
房屋建筑主体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是比较严格的:需要确定好具体的施工时间;施工的整体沉降量应严格控制在相关技术要求的合理范围以内;在后浇带施工正式开始之前,进行必要的清洁,如钢筋清锈处理;采用一些方式将混凝土的收缩性提高,如补偿收缩方式,以免出现混凝土施工问题。
2.2 遵循混凝土浇筑质量要求
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混凝土质量要求:混凝土浇筑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如保持模板湿润和干净;当浇筑面与出料口之间距离超过2米时,需要采取一些策略进行处理,如浇筑柱子时,出料口和浇筑面超过3m,就需借助串筒、溜槽以及导管,并且在模板的侧面开孔进行处理(如图1所示);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方式进行,每层的高度则依据建筑结构特点和钢筋分布进行确定;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速度、顺序、深度以及间距等都要合理控制,如插入式振动器移动间距应不超过震动棒工作半径的1.5倍,插入混凝土深度应在下层混凝土面以下五厘米;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尽量不要间断,即使间断也应尽量缩短中断的时间。后一层混凝土浇筑应在前一层建筑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设置专门的人员对钢筋模板、预留设置、预埋件情况等进行检查和确认,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处理[2]。
2.3 把握好普通浇筑以及框架浇筑
普通浇筑施工中应注意把握好这几个点:施工中的模板应保持一定的湿润度并且干净无污染;浇筑施工应依据房屋建筑结构特点进行作业,在浇筑过程中应确保浇筑连续进行,并且后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应在上一层浇筑完成后初凝之前开展;将插入式振动器管理工作做到位,如震动棒移动间距是在技术要求范围之内的,振动器插入深度是符合施工实际情况的,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符合施工要求。框架浇筑施工中应注意把握好这几个点:浇筑房屋建筑主体框架柱子时,采用分段浇筑方式进行,同时借助梁板以及模板,确保框架柱子底端的密实度等符合施工要求;浇筑立柱、墙体时,对于混凝土的坍落度应采取科学、合理以及可行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保障混凝土浇筑均匀;浇筑房梁柱的交叉部分时,为了使混凝土浇筑更为顺利,可以使用细粒径混凝土浇筑房梁柱交叉部位[3]。
(a)溜槽 (b)串筒 (c)振动串筒
图1 溜槽和串筒
3、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混凝土浇筑之后就要进行养护工作了,一般来讲在混凝土浇筑的第一天就可以开展混凝土养护工作了。在房屋建筑主体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比较常用的混凝土养护方式就是洒水,不同的混凝土构件有所区别,例如如果混凝土含有混凝剂,则洒水养护时间应在15d以上,从而确保混凝土强度得以保持;如果是立柱和墙面等浇筑模板超过2d后可以将其拆除,与此同时在浇筑模板拆除之后采用洒水方式对立柱以及墙面实施养护。
结束语
房屋建筑主体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非常关键,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质量。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注意针对房屋建筑主体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把控好混凝土施工要点,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建筑要求,为房屋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一定保障。
参考文献:
[1]樊玲玉.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6(4):91-91.
[2]苏建业.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门窗,2017(11):117.
[3]程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4):220-220.
论文作者:李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混凝土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主体论文; 振动器论文; 过程中论文; 裂缝论文; 模板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