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产城教融合的内在逻辑及其实现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分析*
杨如安1,赖 昀2
(1.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0047;2.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摘 要: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产业基础薄弱,城镇化进程缓慢,其战略地位却至关重要。有效破解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困境,关键在于实现产城教融合。三螺旋理论对研究民族地区产城教融合问题有着较强的理论适切性,融合的内在逻辑体现为:在产城教三螺旋中,民族产业是先锋核心,中小城镇是载体,职业教育是驱动力,人才是连接的纽带,能够提升三者交互而产生的知识、共识和创新三空间的融合程度,职业教育驱动知识空间、中小城镇承载共识空间、民族产业打造创新空间、人才要素提升三螺旋空间融合度等是推动民族地区产城教融合实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民族地区;产城教融合;职业教育;三螺旋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总数超过1.2亿,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达616.2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2%,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边远地带和高原山区。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和历史原因的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状况较为滞后,大多也属于贫困地区。可见,民族地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发展短板之一。
以22倍频毫米波信号的生成为例,DD-MZM的输出信号进入光环形器,被2端口具有图4(a)所示的反射谱的UFBG-AOTF反射,在光环行器3端口输出,信号的频谱如图4(b)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原始光载波抑制信号的±11阶边带分量被滤出,与其他阶边带之间的功率差要大于30 dB.
民族地区谋求发展,关键在于产业、中小城镇城镇化和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三者之间的联系主要依靠人才的流动。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优先配置与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比起其他类型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更能够紧扣当地产业发展的命脉,成为为产业输血的直接供体。三螺旋理论(triple helix theory)基本吻合产城教三方互动融合的理论模型,能够为民族地区产城教融合提供理论分析工具,为实现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寻求实现路径。
将T0代转基因拟南芥种子均匀播种在含50 μg/mL卡那霉素(Kan)的1/2 MS固体培养基上,培养7 d后观察幼苗形态,非转基因植株不具卡那霉素抗性,子叶黄色枯萎,未长出真叶且根基本不发育;叶片绿色并能长出2片真叶的拟南芥幼苗具有卡那霉素抗性,可能是T1代转基因拟南芥幼苗,需要进行分子鉴定来确定,将绿色幼苗转移至含蛭石的营养土(3∶1)中,长日照正常条件培养,同时对每个植株进行编号识别。
一、民族地区产城教三螺旋融合的理论适切性
“产城教融合”一词最早见于2015年河北省提出要推动产城教融合,对产业园区、县城建设、教育园区进行科学布局,形成产城教融合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1]。随后,学术界将“产城教融合”这一概念引入职业教育,推动区域性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研究。学术研究中的产城教三方也与河北省的规划有所不同。民族地区,“产”特指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城”指“中小城镇的城镇化”,“教”则指向“包括中职与高职在内的职业教育”。产城教融合是以三螺旋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硬核,以“产教融合”“产城融合”作为理论基础的保护带。在融合的过程中,民族地区特色产业会逐渐成长为经济核心,职业教育能够承担区域知识核心的职能,而民族地区中小城镇则将会发挥核心交流平台的责任担当,成为三螺旋中的主导,逐渐形成“知识空间”“共识空间”和“创新空间”,但在运用中又有自身的延展和创新。
(一)产城教融合的理论硬核和保护带
首先,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共识空间硬件。新型城镇化绝不等同于“造城”和“房地产化”,而是真正创造便于人类居住的现代化生活条件和利于各行各业投身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条件,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镇建设。实现水、电、土地、道路交通、通信、住房等方面的现代化,实现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实现生活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提高共识空间的硬件水平。
中小城镇在单个区域内率先因地理环境、历史变故以及商业贸易等因素逐渐形成人口集聚,从事生产,发生经济活动,逐渐自然兴起[1]。人口集聚的原因和影响,都需要大力兴办教育和产业,以此解决人口的就学和就业问题。中小城镇作为载体,为职业教育和民族产业提供所必要的土地、扶持政策和周边配套设施。中小城镇唯有保持可持续地高速发展,才能不断获得更多的人口集聚,为职业教育源源不断地输送生源,保障民族地区不断涌现产业增长极,可以说,中小城镇是民族地区产城教融合发展的基石。
然而,产城教三方并不完全一一对应官产学,需要辅助理论对此进行修正和调整。民族地区产城教融合的保护带正是“产教融合”和“产城融合”理论。产教融合是产业与职业教育两大领域的对接与融合,涉及众多的社会伙伴关系,体现为共贏共生、互利互惠等诸多特征[6]。产城融合是我国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结合国情提出的发展要求与目标,研究集中于分析产城关系、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城市中的产业发展”和“产业下的城市建设”对比等方面[7]。长久以来,“产城融合”“产教融合”的观念深入心中,广泛运用于城市规划、教育规划、产业转型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事实上,社会发展是系统化地产物,作为社会子系统的中小城镇的城镇化、产业发展、职业教育都不能彼此孤立地存在,而是彼此相互依存的关系。无论“产城融合”还是“产教融合”,根本目的都在于推动国家的现代化。唯有彼此融合,才能早日实现民族地区现代化,推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
(二)三螺旋理论在民族地区产城教融合的应用
三螺旋理论中的政府、产业、大学三者的关系对应到民族地区的产城教融合中。政府对应城镇,因为城镇本身属于乡村基层组织,属于政府范畴或受政府管理,具有政府职能,而城镇化的过程也是政府的执政绩效的表现;产业对应民族特色产业;大学对应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包括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总体上都属于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机构。
三螺旋理论理论应用于民族地区产城教融合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可行性。首先,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能够形成区域经济核心。民族地区地广人稀,难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经济发展滞后,居民收入水平较低,难以布局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又自然环境恶劣,传统重工业难以为继。因此,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医药、民族旅游、民族科技等产业是较为优势的选择,能够形成产城教三螺旋区域中的经济核心。其次,囊括了中高职在内的职业教育能够胜任区域知识核心职责。民族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熟悉民族事务、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兼具扎根和服务家乡情怀的民族人才,还需要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支持的知识共同体,充分结合当地的职业教育不失为较好地解决路径之一。由于生活习惯与语言文化的差异,少数民族初高中毕业生倾向于省内就近入学。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滞后,使得考入非民族地区研究型高校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占比较低,民族地区的职业学校成为民族地区大多数考生的首选。只有通过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对接当地产业,招收当地民族学生,才能够培养出符合产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根据黔、贵、滇数据测算所得: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约为21.71%[8]。人才的培养与回流会增强产城教融合的粘度。此外,由于校本课程与校企合作的推进,职业学校对本地产业较为熟悉,能够胜任为当地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重任。第三,民族地区中小城镇能够为经济核心和知识核心提供交流保障平台。在世界格局下的三螺旋社会中,通常存在两种模式,一种强调政府的协调作用,一种强调产业的生产力。对于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产业基础薄弱,市场秩序尚待进一步规范,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中共中央对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的短板早已加以重视,连续出台了多个相关政策。正如2016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中所说,民族地区的主要困难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滞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产业发展层次水平偏低”,并提出“民族地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培育壮大包括农牧业、民族特色产业在内的特色优势产业”。可知民族地区中小城镇城镇化作为载体和平台,为区域内产业和教育的互动而服务是响应中央政策的大势所趋,也是自身发展之要。
(三)三螺旋理论在民族地区产城教融合中的延展和创新
三螺旋区域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会逐渐产生三个空间(图1)。首先,由于学校和研究机构在区域内的集聚,着手研究区域内部问题,则会产生知识空间。其次,当知识空间的知识转移无法解决当前区域发展的问题,则会面临创新问题,创新空间呼之欲出。第三,创新空间的形成不能缺乏必要的生产资料,如土地、劳动力、科技等,这些生产资料都存在于共识空间。共识空间里不仅是实体机构,也是虚拟的组织,能够承载区域内的知识空间和创新空间,为其提供必要的平台和保障。共识空间内集聚着大批人才,协商并制定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当知识空间无法满足之时,共识空间将会逐渐产生创新空间,以期推动区域的发展。人才是融合三个空间的粘合剂,正是由于人才的流动才能使得三个空间更加紧密。
民族地区产城教融合具备理论基础和内在逻辑,但真正实现走向产城教融合的三螺旋区域空间,还需要三方的分工与协作,以及根据融合的需要做出内部结构的调整,最终达到知识空间、共识空间和创新空间的融合,实现跨越式区域创新,促进区域发展。从职业教育角度来说,应当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的精准对接,为三螺旋融合区域创造知识经济;从产业角度来说,应当寻求市场,增强市场的竞争力,为三螺旋融合区域打造创新空间;从中小城镇角度来说,应当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承载能够容纳产业、职业教育、城镇化以及其中所有的生产要素流通的共识空间;从人才流动的角度,应当加强对人才流动的引导,实现多空间的有序、有效融合。
民族地区的产城教三方与三个空间之间的耦合起源于三股螺旋的可持续发展(图2),每方自身亦同样为另外两方提供功能,并保留了自身的独特功能。对于民族特色产业而言,在发展中不仅要保持自身创新,更要引领区域创新,成为创新空间的主导。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输出知识技术,培养能为当地所用的应用型人才,为产城服务。对于中小城镇而言,为产业和教育提供平台,利用政府公信力提供保障,增加互动,才能在产教的带动下,增加常住人口,推进城镇化。
图 1三螺旋区域知识空间、创新空间和共识空间关系
图 2民族地区产城教三螺旋融合后产生三空间图
二、民族地区产城教三螺旋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
基于上述研究,民族地区产城教融合具有较为适切的理论基础,也同样存在自身的内在逻辑。产城教三螺旋通常会由一条主螺旋,主导螺旋体的循环发展,另外两条彼此相依,受主螺旋的引导逐渐发展。职业教育是产城教融合的驱动源头,民族产业是产城教融合的先锋核心,中小城镇是产城教融合的载体,同时也是产城教三螺旋中的主螺旋,产城教三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动关系,联动的纽带是人才。
长江中下游除了洞庭湖和鄱阳湖外,几乎所有的湖泊都与长江切断了自然联系,江湖阻隔使支撑长江鱼类的有效湖泊面积减少了76%,且干流的饵料稀少,对物种的承载力十分有限[4]。长江中下游干流的自然水文节律受三峡水库调度运行的影响,水文、水温过程发生改变,使得中华鲟、“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推迟20多天,且繁殖规模缩减。同时,长江两岸的城市发展与堤防建设(地表硬质化),污染排放、航道整治与航运、采砂等进一步挤压水生动物的适宜生境。
(一)民族特色产业是产城教三螺旋融合的先锋核心
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在过去呈现倒金字塔的形态,第一产业比重最高,二三产业依次减少,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国各省都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努力调为“三二一”依次递减结构,民族地区亦不例外。根据年鉴数据统计,1990年至2016年,民族地区的第一产业缓慢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逐渐上升,但增速较为平缓[1]。在产业转型的经济大背景下,兼具不可替代性、可持续性、地域特色、竞争性等优势的民族特色产业是较好的产业升级突围之选[9]。
民族特色产业包括民族医药、民族科技、民族旅游、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等相关产业,涉猎广泛,内容丰富。民族特色产业的优势在于充分开发利用其他地区不可替代的民族资源,劣势在于产业的市场性、专业性相对欠缺,竞争力不足。以新疆和田维医维药产业为例,维医药产业传承了我国维吾尔族传统医药学的精髓,并将其与现代医学结合,自主研发维药,其作为感冒药而生产的“祖卡木颗粒”就是著名的维医药代表之一,远销国内各大医院,药效良好。但新疆和田的维医药产业和全国知名制药产业相比,仍然存在着自主研究能力薄弱,专业壁垒较深,难以吸引内地医药人才等问题。维医药产业要想谋求发展,必须以当地城镇为依托,取得政府支持,与当地的职业教育联合。由于对维医药人才的特殊需求,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开办了维药学和维医学两个专业,共开设了25门与维医药相关的课程。维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培养并留住了一批维医药人才,带动了和田当地中小城镇的城镇化进程,改善了和田地区的产业结构,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能够创造数目可观的就业机会,能够促使当地群众就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由此增加在城镇长期居住的人口,推动城镇化的进程。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还能成为当地职业教育提供人才培养的风向标,精准对接产教校企,及时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真正发挥为当地的产城服务的职能,既解决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问题,又为当地产业发展输送特殊人才。
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脱钩 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二者不是对立的,仅有双创理念,缺少专业知识,双创将成为无源之水,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仅有专业知识,而没有经过系统的双创教育培训,只能在某一职业岗位成功就业,很难成为创造职业岗位的优秀人才。尽管有高校教师尝试将双创教育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但因缺少系统的课程规划,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成为互不相关的“两张皮”[4]。
(二)中小城镇是产城教三螺旋融合的载体
现代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导致象牙塔式大学逐渐转变成公认的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知识的来源,造就了它正式的技术转移能力,而不是仅仅依靠非正式的对外联系。除了为现存公司提供新技术和新点子外,大学正利用它们在先进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和教学能力去形成新的公司,知识资本化日趋普遍[13]。知识经济腾飞的同时,我国民族地区的大部分职业院校却仍然存在“千校一面”“专业趋同”的现象,对当地的产业需求极为忽视,未能良好地发挥教育的知识经济效应。因此,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亟待加强自身知识转移到其他产业的能力,驱动当地知识空间的形成。
人们对空间进行美化、装饰以及赋予其所在空间某种特质的这种意识,是早在人类文明诞生的时候便已经产生形成了。在《说文解字》中,曾这样解释道“設施陳也。从言从殳。殳,使人也。識列切”,亦是指陈列摆设;也可指摆设的物品。而当陶瓷艺术作品成为了室内陈设,作为空间的一部分时,它所处的空间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具有文化意味和艺术气息,宁静而庄重却又圣洁而高雅。
表 1 2009— 2017年民族八省区城镇化率 [注] 数据来自《 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民族地区不止以上所列的民族八省区,还有许多零散分布的民族自治地州和县,但便于统计需要,使用“民族八省”数据作为举例,下同。
城市群通常由中心城市(也称为“超级城市”或“中心大城市”),中小城市,卫星中小城镇组成,其表现形式呈现出层次化、秩序化的特点。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逐渐迁移,中小城镇是最重要的农村人口承接地。中小城镇与中小城市、中心城市相比,劣势在于居民人均收入不如中心城市,就业机会也相对较少,但中小城镇也存在着吸引农村人口迁移的绝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中小城镇距离家乡较近,便于往返;二是农村人口在中小城镇的适切性和融入度更高;三是中小城镇的宗教氛围、民族特性较为浓厚。因此,发展中小城镇,不仅能够响应中央对于“振兴乡村”的政策号召,更是民族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的必经之路。
20世纪90年代,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和荷兰阿姆斯特丹科技学院的罗伊特·雷德斯多夫教授在三螺旋概念基础上提出的关于官、产、学三者关系的理论,以此来分析在知识经济时代政府、产业和大学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所谓三螺旋,是指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相互作用,密切合作,同时每一方保持自己的独特身份。由于这种相互作用和合作,代表这些机构范畴的每个螺线都获得更大的能力进一步相互作用与合作,支持在其他螺线里产生的创新,由此形成持续地创新流,协同发展。三螺旋的三个初级机构 (大学、产业和政府)能提供形成“二级组织”的平台——通过三个螺旋要素的整合创造出促进创新的新型组织形式[3]3。三螺旋关系中,企业为经济核心,大学为知识核心,两者互为需求关系,但只有政府提供必要的产权保护,大学与企业才能够形成繁荣的知识交易市场。创造社会价值是三类差异组织的共同利益来源,三者相互作用、互惠互利、彼此重叠[4]。一个区域化的三螺旋产生于知识空间、共识空间及创新空间的任意组合或交叉。知识空间通过某一主题的研究资源集合体为区域增长提供基础材料。共识空间意味着相关部门一起合作,形成战略并聚集资源来实施战略,从而推动区域发展。创新空间指用来填补区域发展缺口的新组织机构和战略应用,通常形成于共识空间[3]151-152。区域三螺旋空间并非线性的,可通过任意顺序得以创造,每一方都可成为另两方发展的基础[5]。
(三)职业教育是产城教三螺旋融合的驱动力
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论述过劳动力与城市的关系时指出,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在造成工人的“过剩”[11],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造成农村劳动力的绝对过剩,即使“农业工人”不断减少,农产品不断增加,劳动力仍然过剩,从而引起劳动力转移。机器和资本的扩大使用不断地将劳动力“挤出”农业转向非农产业,那么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就受制于“挤出”的速度,所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将会伴随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整个过程[12],同时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带来了城镇化。因此城镇化的关键因素在于劳动力的转移,越多的劳动力涌入城镇,非农产业获得的从业人口就越多,而城镇的常住人口也会越多。
表 2 2017年民族八省区职业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注] 数据来自《 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全国普通高校名单》,参见: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http:// www.chinadegrees.cn/ xwyyjsjyxx/ xwsytjxx/ qgptgxmd/ qgptgxmd.html.
教育通常具有一定的社会本位价值,对区域内人口、经济、社会的积极作用不胜枚举。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现代化进程缓慢的民族地区的首要目标就是解决教育的问题,发展教育才能实现地区的发展。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由于对当地产业的熟悉与合作,发挥了更多的为民族地区服务的职能。
(四)人才是连接产城教三螺旋融合的纽带
职业教育的立身之本是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探究和传授,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必须指向或者能够保障这一职业性、实践性和行业性的使命,从起源上来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分工有着天然的密切相关。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不同行业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推动了职业教育形态的发展变化[10]。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同样具备职业教育的一般职能,甚至能发挥得更加完善,因为民族地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根据统计年鉴显示,民族八省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趋势趋好,入学率在逐年提升,但仍然存在学校较少,受教育层次有待提高等问题。如表2所示,西藏、青海和宁夏三省区的学校数远低于其他民族地区,中职学校数量均不超过40所,高职院校的数量均为个位数,显然难以满足当地人口的教育需求。2017年,民族八省区所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占全国高职毕业生的13.19%,所培养的中职毕业生占全国中职毕业生的56.38%。一方面,说明民族地区的中职教育普及情况较为良好,大量没有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选择到中职就学;另一方面,说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需要提高。
轰轰烈烈的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马克思早在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做出预测:“未来教育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时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3]职业教育正是一种精准培养生产劳动技能的教育类型,是培养全面发展又满足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工业革命时代,马克思等学者思考过“人与机器的关系”,研究工人如何才能在机器不断侵蚀其工作机会的同时保持自身竞争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迎来产业升级革命;教育自我审视“应当培养怎样的人才方能匹配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被迫应对“培养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工作职位的现代化人才”问题。由此看出,科技与劳动力的关系应当由教育来调和,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就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力,也就是人才。
人口总量中,仅有一部分人口能被称为劳动力,这类人群能够为自身家庭带来收入,支撑生活支出。在为数不算多的劳动力人口中,仅有接受过中等高级及其以上教育的人方可称为“人才”,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技能,能够承担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由以农牧业为主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重任。人才是连接产业、城镇、职业教育的关系纽带,缺乏纽带,产城教融合则变成松散的概念组合,无法在现实中发挥作用。
三、民族地区产城教三螺旋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堆载预压塑料排水板排水固结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刘华先(8-66)
(一)职业教育驱动知识空间
2014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到2020年中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这无疑需要加快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民族地区的城镇化主要依据国家主导型的高山移民、异地搬迁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工业化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致使城镇化发展滞后(表1)。除了内蒙古的城镇化率高于全国水平,其他省(区)均低于全国水平,其中西藏的城镇化水平最低,增速也较为缓慢。
首先,开设特色专业,稳定知识空间基础。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当地地缘文化开设特色专业,有效依托当地自然、文化等资源,对打造当地知识空间起到奠基作用。有部分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对此已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如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学院开设了彝语文专业,培养了大量彝语人才,为当地双语教育提供了师资后备力量和翻译人才;贵州省铜仁市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依托当地支柱产业菌菇种植而开设了相应专业,并专门编制了校本教材《梵净山野生菌的开发与利用》。这要求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和教育管理层对当地产业有一定的认识,并具备一定的市场敏感性,能够预测开办特色专业的就业前景。
其次,创设职教集团,加强知识空间外延性。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年)》要求实施东西职业院校协作全覆盖行动,实现东部地区职教集团、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对西部地区的结对帮扶全覆盖。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应当积极响应号召,真正实现与东部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开设专业所相关的产业、行业和科研机构等组成职教集团,使之形成合力。职教集团的开放与松散联合能够加强知识空间的外延性,使知识能够不断更新与交流。
第三,建构人才合作培养模式,加强知识空间应用性。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对人才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知识,懂民族语言,愿意为收入相对较低的民族地区服务的高层次人才。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可以采取订单培养等形式,邀请用人企业、行业组织、产业联盟等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招生选拔、课程设置、实习实践、从业准入资格等环节参与建设,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机制的结构。只有企业、行业、产业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才能将知识空间的应用性发挥到最佳。
(二)中小城镇承载共识空间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民族地区的中小城镇作为产教融合的基石,为产教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和软环境,使双方有效衔接。只有城镇逐渐实现现代化,才能为有共识的人才、企业、企业集聚形成的产业、生产和转化知识的职业教育提供同一空间。
拉卡托斯认为,必须运用我们的独创性来阐明,甚至发明“辅助假说”,这些辅助假说围绕硬核形成了一个保护带。正是这一辅助假说保护带,必须在检验中首当其冲,调整、再调整、甚至被全部替换,以保卫因而硬化了的内核[2]。民族地区产城教融合的理论基础同样具有自身的硬核和保护带,其中硬核正是三螺旋理论,而保护带则是产教融合、产城融合等辅助理论。
其次,引导主流价值观,提升共识空间软环境。民族地区有自身的文化特点,部分地区保留着浓厚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但无论何种社会文化结构,在总体上应当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要求,符合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根本宗旨。中小城镇的城镇化过程中,大批农民脱离原有的生活生产方式,迁移至城镇就业和生活,容易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冲击,涵化原有的文化观念,这一过程是真实客观存在且无可避免的。因此,民族地区的城镇更需要积极营造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氛围,保障居民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齐头并进,为共识空间营造良好软环境。
(2)基于潜在语义分析的概率主题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比较典型的有基于LSA(Latent Semantic Analysis)[10]、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11]的文本语义相似度计算模型。主要思想是利用词语中的共同信息对文本进行主题建模,挖掘出文本中潜在的语义信息,从而计算出文本之间的语义相似度。这类方法的优点是考虑到了词语的深层语义信息,准确率高于第1类方法,缺点是没有考虑到词与词之间的位置关系,受样本种类限制较大。
最后,政策倾斜和投入资金,稳定共识空间资源供给。共识空间除了拥有硬件和软件以外,还需要各方面资源的有力保障,如资金、政策等。因此,城镇建设还需要正确发挥政府职能。通过调控手段,既要为扶持当地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实行部分特色产业倾斜保护,又要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经费支持,提升办学水平,还需主导两者的融合和沟通,成为两者提供连接的桥梁,真正做到为共识空间提供保障。
(三)民族产业打造创新空间
产业是打造创新空间的先锋和核心。三螺旋发展中的不足和缺陷往往是由于产业的运营而被最早发展,只有推动产业才能打造由知识经济奠基、共识空间承载、能够带动区域跨越式发展的创新空间。
然而,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除传统的农牧业以外,其余产业大都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良。起始阶段,民族产业的发展靠政府扶持起步,商业投资力度较小;运营阶段,民族产业中诸如手工业、餐饮业等多以家族经营为主,未能形成规范化商业模式,运营存在较大弊端;销售阶段,民族产业依靠政府帮扶销售,市场竞争力不强;此外,多个同类型民族产业存在分散孤立的依存方式,尚未形成产业群。
首先,积极寻求商业融资,开发创新空间的资本力量。无论任何产业,其主体都是企业,均以追求资本增值为核心,风险和回报是任何产业融资决策的基础,这与其他产业融资活动是相似的。产业的发展水平反映在产业主体——企业的发展状况。具有现代管理能力的企业越多,企业融资意识就会越强,资金使用效率越高,资金积累也就越多,整个产业内部筹资能力越高。企业管理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获利能力,管理不善而导致长期亏损的企业,很难获得融资[3]64。
可以用SmartArt 图形作为教学内容的一种视觉表示形式,幻灯片制作中常运用它来将文字信息转换成形象生动的SmartArt图形,根据内容选择适合的布局图形来创建 SmartArt 图形,从而快速、轻松、有效地和观众传达信息。绘制SmartArt图形是幻灯片制作中要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同一个级别的文字内容才能直接转换成SmartArt图形,如果是不同级别的,就要将所有内容降级为同级才能制作。如图5所示,如果没有设置降级操作,“超市销售情况”不会到圆环的中心。文本的内容结构不一定适合每个图形,有的内容间是同级的,有的内容间是上下级关系,设置好级别再选择合适的图形才能顺利设置成功。
其次,勇于开拓市场,改善创新空间的市场应用性。创新往往带来的后果是市场应用性不佳,导致创新难以转化为资本,前期创新投入变相流失。民族产业应该利用各种传媒途径开拓消费市场,提升自身品牌意识。民族特色产业具有自身的市场局限性,消费市场小,市场受众面不广,消费群体不够稳定,市场知名度往往局限于本地,难以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以民族文化产业为例,开发利用本民族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区域内社会影响力,但往往成为当地民族旅游产业的附属品,未能发挥自身产业优势。
在新型建筑材料与建筑方案的研究下,建筑工程技术越来越要求精细化,对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技术的精细化,除了可以使建筑更加安全,还对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带动创新空间产业集聚。从宏观角度,一定区域内的众多企业的集合,组成了产业集群。集群中的产业链越是完善,产生聚集效应越强,相关产业规模越大,产业的规模经济性越突出,产业集聚带来的创新也相应变得更多,效果更好。如民族科技产业和民族医药产业、民族旅游产业和民族文化艺术产业能够形成产业集聚。规模大的产业不仅可以获取大量的外部资源,同时能高效开发并使用内部生产要素,进而创造高价值产品,打造出知名品牌,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产业竞争优势直接决定了社会资本对其的关注程度[14]。
(四)人才要素提升三螺旋空间融合度
由于人才的重要性,不断有学者认为应当把“人才”扩充为第四个螺旋。人才的流动中大约可以分为三种流动模式:第一,从某组织向另一个组织单向或永久的流动,如高校向产业、政府流动;第二,同时在两个组织担任职务,即双向任职,如职业教育中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第三,在一个及其以上组织轮流或定期工作,如在高校和政府轮流任职。民族地区的人才流动显然更加复杂,除以上三种区域内的流动以外,还存在区域外流动,如向非民族地区流动,向东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流动,由农村向城镇流动。民族地区人才较为稀缺,人才地位却至关重要。充实人才储备不仅仅需要培养,还应当引导人才正确、有序、健康地流动,才能保障三个空间的融合。
综合考虑不同桨叶结构对混合时间及搅拌功率的影响,以混合效率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桨叶结构对搅拌混合过程的影响。不同叶片数的搅拌桨在混合室的单位体积混合能如表3所示。
首先,积极培养当地人才,政策吸引外来人才。职业院校在招生环节可以对本地生源采取倾斜政策,招收更多的少数民族生源;在培养环节积极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兄弟院校、知名企业联合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具备能够的“走出去”的技术技能,即学生拥有能够匹配东部地区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能达到的技术技能水平;在就业环节采取订单培养、委托培养等就业形式,使人才积极留在当地就业。利用政策优势吸收外来人才。民族地区的人才供给若局限于自产自销,不利于人才的更新换代和吸收外来优秀的科技文化,不利于多元文化碰撞下激发的创新创作。即使收入水平较低,民族地区也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吸收外来人才。一方面,民族地区常有支援民族地区建设的技术人员进行为期数月至数年不等的工作支援,当地政府应当对这类人员给予政策上的奖励,并充分利用支援获取新鲜血液;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大投入,以物质、名誉、编制等形式吸引外来人才,引导优秀外来人才流向民族地区,流向民族地区的中小城镇,扎根于基层。
其次,鼓励人才区域内跨行业流动,保护人才不流失。民族地区人才在产业、政府、教育之间流动,系跨行业融合的最佳交流方式,保障区域内空间自循环和度空间外循环。民族地区可以抛开人事制度的约束,给予鼓励人才流动的宽松政策,采用同工同酬等形式,让产业、教育、政府等不同行业的人才彼此流动。此外,民族地区中小城镇人才对外流失较为严重,在工作中逐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教师、农技员、干部等往往迁移到经济条件更好的地区,使民族地区成为人才的摇篮,却无法为自身所用。民族地区的第一要务是加快发展速度,缩小自身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与此同时加大投入,对优秀人才的提供各类保障,如子女就学、父母养老、健康医疗、居住环境等,尽可能地免除优秀人才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后顾之忧。
最后,努力提升人才层次,转变劳动力为高层次人才。国家向来对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较为重视,推行了诸多如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预科班、骨干计划等教育政策,但其人才规模和人才产出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需求。一方面,民族地区应当改善教育质量,尽可能地提升当地生源的受教育水平,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另一方面,可以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有效利用起来,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积极举办两后生、贫困户、失业人员等职业技能培训,使之能够胜任更多的职业岗位。
在生活中,你有一种浪漫的气质,知性优雅的你给人的感觉很舒适,让大家觉得和你相处很舒适,那种感觉就像如沐春风一般。你多少有点多愁善感的性格,在平常的生活中,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触动你的心灵,让你的心旌为之摇曳,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你是一个悲观的人,而是说相比于其他人,你拥有更强烈的同理心,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更能够感同身受。你一直以来都很努力上进,争取把每件事情都做到最好,因为你很在乎别人的认可,想得到他们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赖昀.产城教融合视域下铜仁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功能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2] 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6.
[3] 享利·埃茨科威兹.国家创新模式: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战略[M].周春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3.
[4] 王涛.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产学研政策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8(5):46-53.
[5] 周春彦,亨利·埃茨科威兹.三螺旋创新模式的理论探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00-304.
[6] 刘其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J].职教论坛,2008(8):27-32.
[7] 张雨朦,邓想.产城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54-73.
[8] 兰正彦,张学敏.民族地区创新驱动战略中人力资本升级研究[J].学术探索,2017(8):88-96.
[9] 王岩,刘振江.绿色消费主义主张下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11):180-183.
[10] 高树仁,董新伟.论行业组织的职业教育职能及其建构路径[J].职教论坛,2016(13):77-81.
[1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1.
[12] 王全美.《资本论》劳动力转移思想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1(2):17-18.
[1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14] 赵佳.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支持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7:39-40.
The Internal Logic and Its Realiz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Urbanization and Educ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alysis Based on Triple Helix Theory
YANG Ruan1,LAI Yun2
(1.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7,China ;2.Facult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China )
Abstract :Ethnic minority areas,with relative backwar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weak industrial foundation and slow process of urbanization,hold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 in our country.The key to effectively solving the development dilemma is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urbanization and education.The triple helix theory is theoretically appropriate to study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urbanization and education in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The inherent logic of integration is as follows:in the triple helix of industry,urbanization and education,the ethnic industry is the core,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towns are the carrier,and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driving force.And the talents,as the link,can enhance the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consensus and innovation.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urbanization and education in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in which vocational education drives knowledge space,small and medium-sized towns carry consensus space,ethnic industry creates innovation space,and the talents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space.
Key words :ethnic minority areas;integration of industry,urbanization and education;volcational education;triple helix theory
DOI :10.13438/j.cnki.jdxb.2019.04.009
*收稿日期: 2019-01-03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章编号: 1007-4074( 2019) 04-0077-10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7AMZ014)
作者简介: 杨如安,男,博士,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陈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