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张继春,关新琴

(新疆博州人民医院 新疆 博州 833400)

【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管理风险护理管理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不如观察组。结论:在护理管理中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可明显减少医院的护理纠纷,患者满意度明显得到提高,护理人员对高危因素的干预性和预见性得到提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护理管理;患者满意度;护理纠纷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289-02

高风险、高责任的服务性职业是护理,护理风险的存在受到患者疾病的不可预见性和复杂性、医学技术的局限性的影响,一旦发生风险事件,不仅会对患者的安全和生命产生影响,医院的声誉也会受到损害[1]。为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护理意外的发生得到预防,应预防和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风险,将安全舒适的护理提供给患者,使得护患和谐得到维持。护理风险管理是指评价、处理及识别潜在或现有的医疗风险,以采取措施使得风险医疗事件得到降低,减少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为使得顺利治疗得到保证,对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管理进行加强,对护理风险方案进行制定,对抗风险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现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760例在2015年12月—2016年6月这段期间在我院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182例女性,198例男性,患者年龄在18~81岁左右,平均年龄为(41.05±2.05)岁。观察组有205例女性,175例男性,患者年龄在16~92岁左右,平均年龄为(43.73±2.12)岁。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不具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管理风险护理管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健全风险管理机构: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建立各种管理制度和规章;完善了各种护理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主动干预是健全本院护理工作的风险管理机构的主要目的,重点关注可能发生纠纷的个案,对于实际工作中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应尽量避免,如果已发生护理纠纷事件积极采取措施处理,具有积极作用。由有经验的护理人员、高年职、科护士长及护理部组成护理工作风险管理机构,对岗位职责进行制定,对于护理风险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及时、多层次地进行防范。一旦发现护理安全风险的存在,立即制定方案进行解决,可使得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得到有效避免,最小范围的减少纠纷的损害度[2]。②落实风险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护理核心制度;运用护理风险评估量表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做到事前管理;建立了非惩罚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管理机制;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加强护理风险预防措施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依从性;规范护理人员行为,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重点时间段的监管,保障患者安全。③重视高危护理环节的监管:重点监管一些经常存在问题的高危护理环节,可使得问题重复性的发生得到避免,对护理纠纷发现的原因积极进行研究,并讨论如何使得问题的发生得到避免[3]。护理管理者定期总结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护患纠纷,并通过座谈模式或研讨会对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将日后的改进措施提出来,使得高危护理环节中的不良情况得到更积极的预防。④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有针对性的培训护理人员所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对护理人员掌握的护理相关技术进行加强,对常见的护理风险进行讨论,包括积极的处理方法、如何积极应对护理风险、避免护理风险的经验及方法。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考核护理人员的素质,奖金根据考核结果来进行发放。⑤合理安排护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护理管理者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尤其是在护理风险高发环节对人员的休息和排班进行合理安排,可使得护理人员因疲惫而发生的护理安全事故得到避免,两组人员之间的交接班工作要做好,及时对重点事项的安排和重点患者进行沟通,护理人员对待自己的护理工作应认真负责。在风险高发期间对护理人员的的排班如节假日、双休日等进行重视,对护理工作者进行增设,可使得护理人员的护理压力得到降低,护理人员应工作繁忙导致的风险发生得到避免。

1.3 观察项目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纠纷发生率的和评价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处理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不如观察组(P<0.05)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

3.讨论

威胁护理工作人员和患者的风险之一是护理风险,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始终贯穿护理操作,护理风险是任何护理操作中都会存在的。不同的科室会有不同的护理风险,护理风险相对较高的是急诊科和外科,所以患者及护理人员也具有相对较高的潜在风险。在护理管理中对观察组患者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可使得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得到加强,护理风险的发生得到有效减少。整体培训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对自身的卫生应严格执行,严格要求无菌操作技术,这样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护理人员全面照护患者,可使得患者生理上的危险得到减少和预防,护理人员给予患者一定的鼓励,为使得患者积极参与医疗安全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进行护理操作的同时护理人员也需对制度进行执行查对,可使得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认识的准确性得到提高,护理人员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并给予患者及其一定的鼓励,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可使得用药安全得到提高。在特殊情况下,护理人员与医护人员间应建立并完善有效的沟通工作,以便医嘱能够得到正确执行,手术患者与手术部位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得到预防。对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后,明显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也明显降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投诉,有效降低了护理人员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的护理差错,在临床上护理风险管理具有明显的效果,对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普及,有助于完善医院制度,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不断发展的社会,人们也开始逐渐增强法律意识,每年的医疗纠纷案件也在不断上升,不仅对患者的安全和生命产生了严重影响,也对救死扶伤的医生形象产生了损害,医院的工作秩序受到了干扰。医院对风险管理体系越来越重视,将风险管理机构落实,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对监管高危护理环节进行加强,可使得护理纠纷风险值得到减少。在临床护理中经常会发生护理风险应对不足等情况,容易扩大事态,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不满。对患者采取风险管理措施,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得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得到有效提高,对于护理风险的存在护理人员可以更认真、仔细的意识到。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不如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后的观察组(P<0.05)。在护理管理中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可明显减少医院的护理纠纷,患者满意度明显得到提高,护理人员对高危因素的干预性和预见性得到提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暴青竹,梁维娟,李芳丽.加强风险管理、保证护理安全[J]中国实用医药,2014,7(04):275-276.

[2]武淑敏.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5.11(01):70-72.

[3]孙海英,张红伟.护理风险管理的讨论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8(05):145.

论文作者:张继春,关新琴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  ;  ;  ;  ;  ;  ;  ;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张继春,关新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