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云南 保山 678000)
【摘要】目的:对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酒精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共54例,以及5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采集血液进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健康组对比,患者组的GGT、ALT、AST、ALP4种酶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TP、ALB、HDL-C等指标降低(P<0.05);CK、CKMB合成增多(P<0.05);糖代谢、胰岛素途径、肌酐等异常。结论: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的患者其肝细胞、心肌细胞均受损,且糖代谢紊乱,需采取有效措施。
【关键词】酒精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生化指标;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356-02
酒精对大脑具有神经毒性作用,长期饮酒可引起大脑结构和功能改变。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是指长期或大量饮酒,在无明显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伴随情感、精神运动兴奋或抑制症状[1]。长期饮酒会产生酒精依赖,甚至形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会表现为戒断反应,伴有幻觉、妄想、睡眠困难、情绪异常、步态不稳、吞咽困难等症状[2]。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大概2500万人饮酒过度[3],且我国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人数逐年增加,过去10年间比例增加了10%,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对54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生化指标进行分析,分析其变化及代表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酒精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共54例,均符合我国ICD-10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标准,且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其中男49例,女5例;年龄29~57岁,平均年龄(41.1±3.7)岁;饮酒史7.5~25.8年,平均(15.3±5.1)年;饮酒量155~400g/d,平均(210.2±29.5)g/d。征集5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男50例,女4例;年龄29~58岁,平均(42.5±3.1)岁;无饮酒史。
1.2 方法
血液采集:嘱其空腹,于早上7:00~8:00采集。采集完毕后将血液于37℃水浴加热,持续半小时,凝固后高速离心,3500转/min,持续10min。
生化指标检测:矾酸盐氧化法检测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双缩脲法检测总蛋白(TP);溴甲酚绿法检测清蛋白(ALB);速率法检测胆碱脂酶(CHE)、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酶法检测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CRE)。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有效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各组指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
3.讨论
本研究中酒精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生化检测指标除CRE和BUN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生化指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生化检测指标,其中,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TP、ALB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
正常状态下酒精进入人体后,首先被胃、十二指肠吸收,再到肝脏进行氧化反应,形成乙醛,最终被分解为H2O和CO2,但多于的酒精不能被最终分解,就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脑部,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损,引发精神障碍[4]。大部分酒精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期间缺乏主诉或或对疾病描述不清,给临床医生的诊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过量饮酒对人体机能造成损害,扰乱生化指标。GGT、ALT、AST、ALP能够反映细胞受损程度,含量越高,提示细胞受到的损害越大,大量饮酒后,酒精会一定程度上损伤肝细胞。TP、ALB、HDL-C含量是肝细胞代谢能力的一种反映,大量饮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肝细胞受损,其代谢能力也会降低。酒精在肝脏内发生氧化反应后会产生乳酸,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抑制作用,另外酒精还能促进分解嘌呤类食物,引起尿酸升高。有学者[5]认为CK升高时由于肌纤维收缩引起的代谢化磷酶酸化部分解偶联所致。酒精会损害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反应,影响心肌收缩,心肌缺氧状态下会产生大量自由基,进而诱导CK、CKMB合成,诱发心脏病。机体在分解酒精过程中,会干扰糖酵解过程和胰岛素合成,引发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
综上所述,酒精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生化指标的检验,为临床医生对患者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也有利于防范医疗风险,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样本量少,再者因笔者水平有限,未能对酒精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生化指标做出系统的分析,在以后的研究中有待改进。
【参考文献】
[1]胡建,陆林.中国物质使用障碍防治指南.2015年8月第1版.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p60
[2]曾永涛,徐继华.检验危急值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中的分布[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6,26(4):268-270.
[3]帅军.风险评估与干预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19):19-22.
[4]程芳.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生化指标检测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5):3550-3551.
[5]吴向平,李再忠.住院精神病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升高危险因素分析[J].江西医药,2008,43(7):729-732.
论文作者:张智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酒精论文; 患者论文; 精神病论文; 生化论文; 指标论文; 性障碍论文; 精神障碍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