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研讨会综述_张亮论文

“中国期刊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研讨会综述_张亮论文

“中国期刊业未来走势”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研讨会论文,走势论文,期刊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1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首届中国期刊展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幕。1日下午,由中国出版杂志社主办的“中国期刊业未来走势”研讨会暨部分期刊联谊会在北京皇家大饭店一楼会议厅举行。

研讨会主旨在于围绕期刊界广大同仁热切关注与思考的问题,深入探讨如何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把期刊业做大做强;期刊业在多媒体联合互补与跨地区经营上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体制创新中的突破;在坚持自身传统的办刊能力与经验基础上怎样吸引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为我所用;怎样壮大实力,使有条件的国内期刊走向世界;怎样优化市场环境,在平等的条件下展开竞争,期刊业目前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走势是什么,等等。主讲人分别为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管理司副司长李宝中,国家计委规划司处长杨玉英,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管理司期刊处处长张亮。中共中央宣传领导小组秘书组副组长韩永进也出版了研讨会。

李保中副司长在题为“中国期刊业发展应注意的有关政策”的发言中指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加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17号文件”非常重要,意义重大。一些同志反映文件离期望值还有些距离,一些规定要求太原则化,不够具体。但这个文件相对于过去又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因为文件是针对精神产品而言,绝不能等同于物质产品,因此内涵很丰富,总署目前正在抓紧进行调研工作,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内容包括新闻出版业的融资问题、出版业跨地区、跨部门的兼并重组问题、组建新闻出版集团的意见、印刷企业的管理问题等。具体期刊,关于期刊的融资问题、期刊的版权合作、创建期刊集团等都会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出台。目前重点的工作仍是治理整顿小报小刊,加大力度,这项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并受到中宣部领导的肯定,准备在明年启动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第三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第一届全国百种重点科技期刊的评选工作。

杨玉英处长在题为“未来我国文化企业发展的思路探讨”的报告中提出,出版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除了作为舆论宣传的阵地与肩负传播、积累文化的使命外,作为一项产业具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我国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发展明显滞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比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还要低,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无疑大有潜力,大有可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演出、文物博物、艺术教育等文化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强大与社会健康稳定的精神支柱。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满足人民对文化产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而且对吸纳就业人员、缓解就业压力,具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以产业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化发展,除了要认识到它的经济意义与社会意义外,文化产业本身也需要相应的改革与创新。比如对于文化产业的评估机制,文化创建与项目的政府招标制度等。要逐步改革政府对文化单位的投入方式,探索重大文化宣传题材、庆典活动等文化产品的政府采购及招投标方式;合理划分公益性与竞争性文化单位的性质和服务功能,国家实行分类指导;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推动文化创新,等等。

张亮处长在题为“我国的期刊管理与未来发展”的发言中首先概括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期刊业发展的情况,指出自1996年始按中央、国务院要求,报刊业进行治散治滥、结构调整,历时4年,共压缩报纸324种,期刊496种,取消了内部报刊,向着中央提出的“控制总量、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针对一段时期以来一些报刊出版的“不协调的声音”,甚至是严重的政治错误,张亮指出这与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及国外敌对势力的加紧实施西化、分化图谋有关。目前期刊业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这几个方面:1.在刊物中公开宣扬错误的思想观点,如宣扬多党制,鼓吹私有化,歪曲党和人民的奋斗史等;2.刊载虚假失实内容的报道,如一篇虚构的《陈希同夫人的内心独白》竟有十几家报刊转载,社会影响很坏;3.“一号多刊”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在封面上做手脚,把刊名印小,隐藏形象,偏离了刊物的宗旨。在当前期刊发展形势很好的情况下,出现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加大对小报小刊的治理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各位期刊社负责人提高责任感与责任心,要做到:

1.在出版中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与纪律意识,真正提高期刊质量;

2.坚决依法出版,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文件与规定;

3.建立防范把关机制,严格流程操作,及早防止错误的发生;

4.在日常管理中加强期刊队伍的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此外,张亮处长还就我国期刊发展的趋势和目前的种类划分作了说明。他认为目前我国8 000余种期刊大致可分为“发展类”与“生存类”,“发展类”期刊占总数的20%左右。所谓“发展类期刊”指在市场上盈利的,能够自负盈亏的期刊,大致有“知名品牌型”、“独家经营型”、“消费集中型”、“媒体延伸型”、“新型产业型”、“强大外援型”、“广告密集型”、“经济专业型”及权威的工作指导类刊物等。它们的竞争机制一般比较完善,能够吸纳办刊人才,面向市场的意识比较突出。还有绝大多数的“生存类期刊”,因主要依靠公费出版、订阅,或因品种退化、品种重复及市场与社会的接纳程度低等原因,存在着较严峻的生存危机。

未来期刊业的发展,肯定是名刊大刊的市场占有率逐步增加,“生存类”的,缺少竞争力的小刊逐步淡出市场。将来名刊大刊必然要实施期刊集团战略,总署也准备对几个具备了条件的期刊进行论证、审批,近期要组建几个期刊集团。

研讨会由中国出版杂志社副主编孙悦主持,与会的有各省新闻出版局的主管领导、一些名刊大刊的社长及首都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研讨会自始至终充满了热烈、求实的气氛,在业界反响很大。

标签:;  ;  

“中国期刊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研讨会综述_张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