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做好防水施工工作,防水施工工作可以说是地下施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在防水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不当极容易导致地下工程出现渗漏的情况,最终影响到地下工程的质量。本文就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工程;防水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前言:混凝土是当前各项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施工材料之一,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城市用地面积越来越紧张,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以及社会的发展,我们也开始将地下工程充分利用起来。然而地下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防水工程的施工,一旦出现失误,就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混凝土工程是最容易导致地下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一个环节,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渗漏问题的发生。
1地下工程渗漏水病害分析
就目前较为常见的地下室防水问题分析总结得出,多数地下室之所以出现渗漏现象都是由于混凝土结构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如疏松、裂缝和麻面等。加上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各种施工技术选择不够合理科学,进而引起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就一般的地下室工程而言,在施工的过程中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多为防水混凝土,其结构中一旦出现裂缝,就有可能引起混凝土防水失效现象。目前地下室工程中,常见的裂缝原因主要有:
1.1由于设计的不合理导致
由于在施工设计中对于地下水规律的认识不足,工程防水和标高的确定不够科学与合理,再加上在施工的过程中忽视了上层滞水危害,该设计方案在应用的过程中未曾对这方面进行分析与处理,使得其中个还存在着各方面设计不合理,不科学现象。同时在施工项目中,所选择的方案与设计标准与当地环境不适应,不完整。同时在细部构造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使得细部构造出现了选材不当、施工方案不科学等隐患,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施工质量缺陷。
1.2施工因素
侧墙与底板之间的连接措施和连接工艺选择不科学、不完善,造成了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极多的质量缺陷与隐患,进而引发接缝渗水现象,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本身存在着一定的质量缺陷。变形缝是引起地下室渗漏现象的主要原因,也是最为常见的混凝土渗透缺陷之一,而引起变形缝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在施工的过程中止水带施工选择不合理,造成了滞水带功能的影响,甚至是不曾发挥功能和作用;其次在施工中对于材料选择质量不科学,容易引起混凝土施工不密实,进而造成了渗水现象的产生与存在。与此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缝造成的地下室漏水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其在处理中一旦处理技术不科学,极容易引发混凝土裂缝现象,进而造成较大的渗水通道和渗水现象产生。
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中注意事项
2.1始终坚持自防为主的原则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是以工程结构本身的密实度实现防水功能的一种防水做法。这类工程,工序简单、工期较短、造价较低,且能改善工人劳动条件。高层建筑地下防水,基本采用三道设防,即砼结构防水(自防)+外包柔性防水层+灰土辅助防水层。而结构自防水是抗渗漏的关键。工程自防水结构通常采用C30防水砼,在外加剂方面一般选用PNC砼早强膨胀剂。PNC属于硫铝酸钙砼膨胀剂,除具有膨胀功能外,对砼还有显著的早强、增强、低温硬化、抗渗、防冻害、抗硫酸盐等性能。砼配合比的设计与普通砼相同,水泥用量应不小于300Kg/m3,要优先选用不低于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盐水泥。加料程序与普通砼相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PNC的掺量要制作专用工具,专人负责,误差要小于0.5%,搅拌时间,用强制式搅拌机时比普通水泥砼延长30秒钟以上;用自落式搅拌机时,要延长1分钟以上,搅拌时间的长短,以搅拌均匀为准。砼的运输、震捣与普通砼施工一样。但是对于自防水砼更要注意震捣密实,不能漏震。浇注完后的砼,应加以养护,及时用草帘覆盖。
2.2混凝土的养护与折模
防水混凝土浇筑后养护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而且影响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试验证明,防水混凝土早期脱水或养护过程中缺水,将大幅度降低其抗渗性能。防水混凝土养护应不少于14d。防水混凝土拆模要求也比较高,拆模时间不宜过早,拆模时应精心操作,防止用铁棍撬、大锤猛敲硬撬,使混凝土遭受损伤。
2.3做好回填土
地下防水结构的回填是最后一道工序,它往往被忽视,这实在一个很大的失误。当构筑物试水工作结束后,应立即进行回填施工。首先应重视回填土本身的质量,严禁用杂类土或建筑垃圾回填。应用黏性土或黄土回填并测定其合适的含水率。其次回填前应清理基坑底的杂物和积水,回填时应分层分皮夯实,每层厚度夯实工具而定,宜为20-30cm。应该知道,地下防水结构周围一层夯实的回填土,本身是一道可靠而又经济的防水帷幕。
2.4施工缝的处理
施工缝是混凝土结构的薄弱环节,也是地下工程易出现渗漏的部位,如果施工缝处理不当,极易形成渗漏水的通道。防止措施: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尤其是顶板、底板更不宜留设施工缝,墙体必须留设施工缝时,只准留水平施工缝,并应留在高出底板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墙接缝线以下150mm-300mm处。在施工缝的迎水面抹20mm厚聚合物防水砂浆,并在其表面粘贴3mm-4mm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涂刷2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采用中置式钢板止水带时,止水带应垂直放置于施工缝的正中间位置并固定牢固,其翼缘应朝向迎水面,以更好的起到止水作用。施工缝两侧的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不能太久,以免接缝处新旧混凝土收缩值相差太大而产生裂缝。
2.5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及准确计量
组成自防水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有:水泥、砂、石子、膨胀剂、粉煤灰、水等。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应≥32.5#,石子粒径宜为5-40mm。含泥量≤1%,砂宜用中砂,含泥量≤3%,膨胀剂的技术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一等品;粉煤灰必须达到二级,掺量≤20%,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在施工前进场材料必须现场抽样检验。达不到要求不得使用,重点控制砂石含泥量及级配。混凝土如采用现场搅拌,i-t-R系统使用前必须进行校验。人工添加膨胀剂及粉煤灰时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和培训,务必添加准确,误差≤0.5%。加入膨胀剂后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比普通混凝土延长30-60s。
结束语:
在进行地下工程的施工工作中,地下工程防水工作是重要的环节,会对整个施工建筑的稳定相以及建筑的抗震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求我们在地下室防水施工过程中,要按照前述施工方法来指导和控制实际施工,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严格施工标准,这是取得良好防水效果的关键。经过实践证明,防水砼的应用,不仅使得地下室的防水施工变得更为简单,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防水施工的质量,降低了整个工程的造价,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1]刘洪利,史玉琳. 谈如何做地下防水施工[J]. 民营科技. 2010(02)
[2]张艳娟. 浅谈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2):236-236.
[3]吕飞. 浅谈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 工程技术:文摘版:00018-00018.
论文作者:李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地下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地下室论文; 工程论文; 现象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