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西市第二中学 266614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寓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于兴趣活动之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才能提高学生能力,使课堂活泼、轻松、富有魅力,成为学生各显其能、发挥想象、与老师互动交流的场所。
一、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动机
兴趣是学习心理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开学生心扉、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能否从兴趣入手,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如用幻灯、投影、录像等播放作品,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在欣赏的同时可以播放与作品内容相关的音乐,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在《韩熙载夜宴图》一画的欣赏中,播放一曲中国古典音乐,学生在视觉、听觉上就会马上得到一个直观的感受。
二、创造愉悦氛围,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氛围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和环境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会产生更多的师生互动,使学生愿意更多地更积极地表达和展示自己。
1.运用语言技巧。唤起学生的展示欲望。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老师的话不在多,而在精与巧,在于能给学生以启发、引导和渲染。课堂上,教师像是一位出色的演讲家,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言词中应透露着思辩与智慧,体现着幽默激情,语调中包含着抑扬顿挫。这样才能营造出一种宽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更积极主动、轻松自然地展现自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发射构成纹样》一课为例,我首先从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比如旋涡、波纹、射击的靶心等例子出发,用生动的语言唤起学生暂时的神经兴奋,唤起学生对以往感知过的事物或场景的想象;而后引导学生来比较这些现象的共同点:“由中心向四周扩散,和由四周向中心集中”;接着我以这些现象的共性向学生提问,从圆形引申到正方形、三角形以及不规则的图形等等;最后我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了一些发射构成纹样的作品,同时进行了具体形象的描述,使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对发射构成纹样有了更深的了解。实际上,这是一个从认识到理解再到发展创造力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课堂气氛变得宽松、愉悦,学生思维活跃,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发挥,学生学会了发现与思考的同时,也学会了探索与创造,学生不同层次的作品创作也有力地验证了这一效果。
2.有意尝试失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美术学科更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实践必然会有成功与失败,尝试失败的教学方法,就是事先不给学生过多的指导和框框加以限制,而是有意地让学生在多次尝试与失败中自我反思,获得进步。当学生在实践中出现错误,亦或出现情绪低落、畏难发愁时,我们不应该责怪批评学生,而应该有意识地抓住这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及时地给学生以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心中想要表现的作品,使学生在失败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大胆地尝试更新颖、独特的绘画方式,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在《剪纸》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把剪纸和纸贴画混淆在一起,最后,学生的作业中果然出现既有剪纸,也有纸贴画的情况,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给他们展示了一些个性鲜明的图例,帮助学生了解和区分了纸的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而没有完全否认学生的作业,从而帮助那些受挫的学生树立了自信,有利于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变通和组合、创造出新的造型、新的形象、新的形式。
三、 注重个性张扬,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它在承认学生共性的前提下,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能使师生间的情感联络和交流得到加强,更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他们的自学、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自我识别、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实践中好多教师并没有真正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要求,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动手练习,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等等,表面上看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但是,最后教师还是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无意中限制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回归了“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的老路。这样大量的讨论和练习,学生的绘画技能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极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以门类、画种作为教学脉络,比较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是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画,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美术教学模式要求我们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的同时,更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将他们想要展现的事物画出来,甚至画得更好。利用乡土资源,贴近学生实际。美术教学必须顺应教改的需要,努力开发当地美术课程资源,对原有教材进行适度增、改。“增”即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教师擅长或有特殊意义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充分挖掘当地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增加一些具有生活情趣和地方特色的美术课。
总之,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是一门艺术,它对开发学生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美术教师只有与时俱进,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实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才能不断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论文作者:陈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学生论文; 美术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他们的论文; 过程中论文; 这一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