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中心医院(门诊超声科) 湖南娄底 417500
【摘 要】目的 观察心脏B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及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患者78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这78名患者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心脏B超检查与综合检查,并以综合检查为标准,比较常规心电图诊断与心脏B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与准确性。结果 诊断结果显示,以综合检查结果为标准,用心脏B超诊断左室肥厚、增大以及左房增大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心电图的诊断出来的准确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采用心脏B超进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与常规的心电图相比能够有效诊断出患者存在的心室增大或者肥厚的临床症状,并且过敏性与准确性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心脏B超;高血压性心脏病;效果;准确性
高血压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同时也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压性心脏病就是在患者血压持续处于较高的状态时,导致心脏结构与功能发生一定的改变,并不断的增加左心室的负荷量,对冠状静脉的血流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其出现异常,无法正常运行,最终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大部分患者在患病的初期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逐渐严重后就会出现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等症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此次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心脏B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及准确性,现做如下详细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患者78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中有36名为男性患者,有42,名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区间为39~76岁,平均年龄(57.4±5.8)岁;病程为1~20年,平均病程为(13±3.25)年。对78名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与分析,差异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78名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均给予综合检查、心脏B超检查以及心电图检查,将综合检查作为最终的检查结果,对心电图检查与心脏B超检查的准确性进行比较。
1.3诊断方式
1.3.1心电图的诊断方式:采用专业的心电图机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做好检查前的准备,为患者讲解检查的相关内容,以及流程,以确保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引导患者进行全身放松,保持仰卧姿势,由相关的护理人员或检查人员使用医用酒精对患者身体与导联相连的部位进行擦拭,最后由专业的心电图检查工作人员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1.3.2心脏B超的诊断方式:在进行诊断之前,引导患者取左侧卧位,进行全身放松,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超声诊断仪器对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心脏的探查,并将探头的频率设定在合理的范围内,探查患者胸骨旁左室短轴切面、胸左室长轴切面以及患者的心尖四腔心切面,并对患者的主动脉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以及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进行测量,待结果出来后,由专业的检查工作人员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1.4诊断标准
1.4.1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标准
1)左室肥厚的诊断标准:在患者的心电图结果上,QRS波群电压逐渐增高,时间延长在0.10 -0.11秒的范围内,并且在横面胸前导联上的电压较稳定;心电轴呈左偏的状态;ST波、T波均发生改变;V5室壁激动时间(VAT)在O.05S以上。2)左室增大的诊断标准:患者的心电图结果上显示T波出现异常。3)左房增大的诊断标准:患者的心电图结果显示P波增宽,并存在切迹。
1.4.2心脏B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标准
1)左室肥厚的诊断标准:患者的舒张期前后径与左室的前后径要≥12.5毫米,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的增加幅度至少要在65%以上;2)左室增大的诊断标准:男性患者的左室内径要>55毫米,而女性画着的左室内径要大于50毫米;3)左房增大的诊断标准:患者的左房内径要大于36毫米。
1.5观察指标
观察用心脏B超与心电图两种方式进行左室扩大、左室肥厚与左房增大的准确率。
1.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以综合检查结果为标准,此次78名均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其中左室肥厚的患者为22人,左室增大的患者为18人,左房增大的患者为8人。两种不同检查结果显示,利用心脏B超检查出来的准确率均在80%以上,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出来的结果(P <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的效果与准确性[n,(%)]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与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这种疾病在长期持续得不到有效治疗时,就会引发心脏结构的变化以及心脏功能的衰退,从而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一旦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同时也会给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与经济负担。另外,这种疾病由于在患病初期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导致最终发展成为中期或者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耽误了治疗效果。因此,就需要患者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在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后及时到医院就诊,为疾病的治疗争取有效的时间。同时,作为医学工作人员来说,选用科学精准的诊断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并结合有效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以往的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大多采用心电图的诊断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将患者的心脏情况以图形的方式进行诊断,却容易出现错诊、漏诊的现象,无法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进步,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B超检查被广泛的应用到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中。这种方法与以往的诊断方式相比,不仅在准确性方面有所提升。同时,还能够准确测量患者心脏的大小以及室壁的厚度,并可以观察到患者心脏及其周围组织的具体情况。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心脏B超进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心电图的诊断(P <0.05)。综上所述,在本次研究结果证明,利用心脏B超进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性更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覃华玲,吴巧云.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与心电图的对比观察[J].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6,37(1):45-46.
[2]杨艳. 用心脏B超检查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5(9):89-91.
[3]杨艾梅,许立奇,王斯婕. 心脏B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影像技术,2017,29(1):32-32.
论文作者:周润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高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心脏病论文; 心脏论文; 心电图论文; 肥厚论文; 准确性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