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县冈东水利管理服务站 224000
摘要:乡村中的水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例如: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水、农业种植污水、水产养殖污水以及坑塘污水等,为此,需要不断的强化和完善我国乡村水污染防治政策,制定出良好的政策实施方案,把握住水污染防治的有效技术路径,这样才能改善乡村水污染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乡村水污染防治源头控制政策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技术路径,希望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水污染问题,为乡村人民带来良好的最资源质量。
关键词:乡村水污染;防治源头;控制政策;技术路径
我国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大力的扶持,现今的很多乡村人民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提高。但是在乡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为乡村带来了严重水污染问题。乡村污染又被称为面源污染,是除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外造成江河湖泊水质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中国乡村水务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从2015年环境统计年鉴显示可以看出,乡村地区的农业污染源所排放的COD与氨氮排放指标,分别占到全国排污总量的48%和31.6%,因此从源头上建立有效控制体系去处理农业污染源,将可以避免各污染源污染水体,远比在水体修复或净化工程中得到的效益要高。所以积极探讨乡村水污染防治源头控制政策与技术路径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1、乡村水污染的重要源头及特点
乡村水污染的主要源头包括生活污水、田地雨水径流、畜禽类乡间养殖污水、水产类乡间养殖污水、坑塘污水、生活垃圾堆放渗滤污水等。乡村污水中的生活污水部分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乡村居民的住房分布的较为分散,人们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且不经处理;田地雨水径流的原因是雨水的冲刷使得土地中的化肥与农药进入到水资源中,使得氮磷含量超标;畜禽类乡间养殖污水是乡村特有的污水组成部分,很多水体的污染负荷增加多数是由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量过大而产生的。水产养殖污水的主要原因是对水产长期投食过程中掺杂饵料或药品不能及时的清理,从而导致水污染加重;坑塘是一种在乡村较为常见的典型地貌,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坑塘污水问题,任重而道远;乡村地区的生活垃圾一般都是随意堆放,没有有效治理的手段,清运效率也过低,这使得治理难度较大。
2、乡村水污染防治源头控制政策解读
2013年之前,我国就乡村地区的农业环境保护还未制定针对性的专项法律法规,实施乡村水污染防治工作,依然参考《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系列规定,但具体到农村水污染防治实际工作,有关技术要求、行动标准、治理政策、支撑法规等都很不完善。2013年,《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发布,从立法角度要求加强对畜禽养殖场以及养殖小区的污染防治,加重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管。2015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发布明确了流域水质目标,并具体到不同省市区域分解细化出多项考核断面,通过标准的制定来强化乡村地区的污染减排达到理想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中,就如何治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化肥利用率、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方面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体系。2018年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提出了对农村污水,化肥、农药等产品的质量标准和使用标准、畜禽废弃物防治、水产养殖等的要求。
3、现行乡村水污染防治源头控制技术路径
较之国家政策制度方面的细化措施的不足,我国各地在乡村生活污水与畜禽养殖污水的处理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实践成果较多。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水污染源头控制技术。
(1)针对农业田地种植径流污染源,积极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间套作种植技术,合理规划区域,在田地中开挖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以及地表径流积蓄池。(2)针对畜禽类乡间养殖污水治理,积极推行种养平衡模式,实现生物垫料零排放,积极制定更为严格的技术措施指导修建氧化塘,完成畜禽排放污染物的接触氧化治理。(3)针对水产类乡间养殖污水治理,主动开展周期性池塘清淤工作,确保物联网智能化控制技术与生态循环水体处理技术能够在预定区域内发挥作用。(4)针对生活污水的治理,广泛在乡村地区建立化粪池、净化沼气池、生物滤池,并引入新科学技术来建立土地处理系统,建立地埋式处理系统,积极构建人工湿地。(5)针对乡村坑塘污水的治理,同样可以在合理区域开辟人工湿地,并启动移动治污车辆在日间进行巡回治理。
在探索乡村水污染防治源头的控制技术方面,及时研究经济适用的排水体制十分关键,排水渠道保持畅通,能够有效降低水污染可能性,还可在后期的污水治理中降低资金成本。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很多乡村建设已经实现了雨污分流,但仍有大量乡村仍然使用雨污合流排放方式,往往只开挖一条通用排水沟渠,设置一个排污口,雨水与污水都会在规定通道内流入周边水体中。从农村污水构成特点可知,雨水的含量往往要高于污水含量,因此十分适合实行分流排水制,雨水可直接排放,也可以建立有效渠道实现雨水收集利用,这样能够省去大笔在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中的成本投入。
4、改善乡村水污染防治的技术策略
4.1 建立健全针对性政策法规,凸显权威执法效果与激励效应
乡村地区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必然需要有科学可行、系统全面的政策法规予以支持,有关部门要积极调查研究乡村地区的实际情况,研判典型个案,关注普遍事实,积极完善在乡村农业生产过程中以预防为主的技术规范,同时加强对高性能污水处理设施的推广普及,真正为乡村水污染源头治理提供坚强有力指导。放大政策制度上的立法执法权威,同时还应积极利用法律来激励乡村居民的能动性。
4.2 长远规划新农村建设发展,重新梳理布局种植养殖业
正确分析各地乡村区域的差异化,重点量化掌握水资源承载力,做好农业结构布局优化工作,主动研究探索农村排水机制,全面控制农业环境可能遭受的风险因素,有效增强水污染防治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对地下水环保安全等级较低的地区,应种植自我生长力突出、环境效益明显的农作物;可以在乡村区域规划中,基于水域分布划定生态养殖区,重点设置限养与禁养区,增设污染防治及资源利用设施。
4.3 强化对污水排放标准的设定,完善乡村水污染治理方案
我国的乡村分布广泛,自身所处区域位置、地形地貌、排水特点、人口总量、劳动力聚集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污水治理工作的开展。必须因地制宜,结合水资源承受力、结合地区经济承受能力等信息,实施理想化的污水收集处理模式,强化对污水排放标准的设定。在个别区域内出现的纳管条件极低的零散居民,或者居所外水体拥有大容量净化效果的,可适当降低污水治理后的水质标准。
4.4 及时补充注入更多资金投入,强化整体环境的监管力度
在资金投入方面,一方面可依托政府的乡村专项环保资金,另一方面可倡导民间资本注入,或组织发行专项绿色债券,号召已经发展的城市及工业实体加强对农村农业的资金扶持。
在环境监管方面,主动出拳完成污染源头清查,掌握各种污染情况,持续督促污染防治,构建有效防治设施,加强对水质的监测控制。
结语
总而言之,乡村地区的水污染防治是需要相关政府给予高度重视的。想要提高乡村地区水污染防治的效率,就一定要加强对有效的监管保障长效机制的制定与研究,进而才能实现污水减排。与此同时,在进行治理控制工作时,一定要严格的按照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方针来实施,对于可行的技术方案也要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这样才能通过实际的行动推动乡村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城市水资源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J].向男.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4)
[2]区域水资源污染及其防治——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邓甜.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01)
[3]谈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的措施[J].胥美荣.江西化工.2018(03)
论文作者:朱春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乡村论文; 水污染论文; 污水论文; 源头论文; 畜禽论文; 技术论文; 地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