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查询记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_询问笔录论文

审计查询记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_询问笔录论文

审计询问笔录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笔录论文,突出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记录要素不完整

      审计询问笔录的基本要素包括:与经济事项有关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决策或执行等环节涉及的人员等,相关人员的身份证号码、职务、政治面貌、联系电话、家庭成员、社会关系等。这些要素是影响审计对经济事项尤其是案件线索做出判断,或是形成审计结论,以及移交司法后续侦查的关键点,应该记录清晰。然而,有的审计询问笔录对关键要素未记录完整,如未记录询问对象的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及其家庭成员等,而恰恰很多违纪问题是以其亲友的名义发生的。有的只记录经办人员向公司领导“汇报过”,但未记录汇报的时间、地点等。记录要素不完整,给审计认定当事人是否违规甚至涉嫌犯罪、界定经济决策是集体责任还是个人责任等增加了难度。

      二、没有如实地记录询问情况

      如实地记录询问情况,可以再现问答情景,为审计指明方向。然而实践中,有的审计询问笔录只记录询问对象违法违规的供述,对其辩解不记录或者少记录,甚至夸大或隐匿询问对象描述的情节和结果;有的对问话记录详细,对询问对象的回答记录得少;有的笔录过多地进行人为加工和整理,不能清晰地表达询问对象的意思;有的没有记录谈话原有的氛围和表现谈话的互动过程,如面对提问,询问对象长时间不说话,甚至哭泣,却没有记录下来,不利于审计组把握其心理状况以便寻找突破口。此外,审计人员对询问对象反映的某些细节缺乏敏感性,记录不全,殊不知这些细节常常是言词证据和客观事实的连接点、实现目标的突破口,或者是发现线索的新起点。

      三、逻辑表达不清晰

      对审计人员的问题和询问对象回答的记录,如果前后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就便于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也利于后续审理。但有的询问笔录病句多,语序不当,前后矛盾;大量使用逗号,使得意思层次不明;对人称指代的“你”“我”“他”或者称呼,标注不明确,给人留下疑问;频繁使用“大概”“可能”等模棱两可的词语,无法得出结论。如在某央企审计中,审计人员就涉嫌挪用公款事项询问财务经理,审计人员询问财务经理对外大额转款是否向总经理汇报并取得同意,询问记录为“我应该汇报过”,而“应该”二字,对总经理是否知情既不能认定也不能排除,无法落实责任人。

      四、格式标准不规范

      目前,审计机关对审计询问笔录的格式缺乏统一规范,表现为:用简称记录工作单位和职务,而没有用全称和正式称呼;年份简写不规范,如把“2010年前成立”写成“10年前成立”;文字不严谨,遇到不会写的字就粗心大意写别字;对表述删增或涂改,但未对修改的地方进行押印;询问笔录最后一页没有写上“以上笔录共x页,我都看过,与我所谈一致”,并注明日期等。此外,询问人员和记录人员未在审计询问笔录上签字的情况也很普遍,不利于明确审计责任,也可能影响笔录的合法性。

标签:;  ;  

审计查询记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_询问笔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