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主促民生:提高地方党委民主决策能力的实践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生论文,启示论文,民主论文,民主决策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各级党委要“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加强党委决策咨询工作,做好重大问题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基层干部意见和建议,发挥决策咨询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听证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近年来,中共杭州市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理念,把“以民主促民生”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推进民生工程的重大决策中,构建民主决策机制,扩大社会各界的民主参与,有效提高了市委的民主决策水平。
“以民主促民生"的决策机制和实践形式
进入新世纪,杭州市先后实施了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运河综合保护、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背街小巷改善、危旧房改善、庭院改善、物业管理改善、地铁一期、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停车新政”、“免费单车”系统建设等一系列广大市民高度关注的重点工程,着力破解了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行路停车难、办事难、清洁卫生难“七难问题”。在推进这些民生工程的过程中,中共杭州市委通过建立以民主促民生的决策机制和工作机制,不断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创新民主参与方式,健全民主参与制度,在集中民意、汇集民智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并在社会各界的参与和监督下付诸实施,真正使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工程成为广大市民满意的民心工程。
民主政治建设和民生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杭州市开展的以民主促民生活动,为综合解决两大问题提供了一个战略性思路。所谓“以民主促民生”,就是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发展民主和保障民生、民主决策和民主参与有机结合起来,以推进社会性项目和民生工程为目标,把社会各界的智慧融入党委政府决策过程中,形成多层架构、网状联结、功能融合、优势互补的民主决策体系,使发扬民主成为改善民生的动力,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保障。中共杭州市委以民主促民生的决策机制和工作机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四大特征:
以牢固树立党委政府的民主决策理念为基础。民生问题是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最敏感的话题。杭州市委明确提出,民生政策的制定不仅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要建立并实施广泛吸取市民意见,根据多数人意见做出决定的决策机制和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既要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环境保护、民生工程等方面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主导”和“主心骨”作用,使民生工程始终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有序运行,同时又要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对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事项的决策,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做到杭州的事大家办,市民的事市民自己办,使党委、政府的民生决策真正建立在集中民智、体现民意的基础之上。
以建立社会各界参与的民主决策网络体系为载体。杭州市委在推进民主决策过程中,通过建立“三位一体”、“四界联动”的民主决策网络体系,把社会各界的智慧和意志有机整合起来,为以民主促民生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在涉及民生问题的决策中,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决策机制,即党政、市民、媒体共同参与的决策平台,把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媒体舆论的引导作用、广大市民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使社会各界能够充分表达利益诉求,提出决策建议。在重大工程项目决策上,通过建立“四界联动”工作机制,即党政界、企业界、学术界、媒体界共同参与的共建共享机制,有效发挥专家学者的政策咨询和媒体的监督作用。杭州市委构建的民主决策网络体系,有效提高了党委、政府的社会整合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逐步形成了党政密切配合、市民广泛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媒体大力支持、社会充分理解的良好氛围,不仅为办好各项民生工程奠定了民意基础,同时也化解了多种敏感的社会矛盾,有效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以落实人民群众参与的“四问四权”为重点。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参与民生决策,杭州市委在建立民主决策网络系统的基础上,还着力建立健全了“四问四权”机制,即通过“问情于民”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问需于民”落实人民群众的“选择权”,“问计于民”落实人民群众的“参与权”,“问绩于民”落实人民群众的“监督权”,让广大市民真正成为民生工程的决策者、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通过“四问四权”机制的建立,为人民群众搭建了民主参与平台,畅通了党群沟通渠道,创新了干群沟通机制,确保了人民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公共政策从制定、执行到评估监督都有民主的机制和程序,从而保障了民生问题得到符合民意的有效解决,促进了社会公平与正义。
以健全“以民主促民生”的制度和机制为保证。为使“民主促民生”活动有效开展,杭州市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民主决策的制度规定。在征求、反馈群众意见方面,成立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健全了市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企业家、科技人员、专家学者、文艺界人士制度,完善了听证会制度、民情恳谈会制度、民生工程信息公开制度、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制度;在市委市政府民主决策制度方面,完善决策咨询制度,规定凡是涉及民生问题的重大决策,市委常委会要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列席参加,听取和咨询相关建议;市政府常务会议要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和邀请市民代表的方式,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在民主监督方面,建立民生工程的群众参与现场监督制度、验收评估制度,完善党政机关群众评议制度,等等,使市委市政府的民主决策和社会各界的民主参与始终在制度的框架中有序运行。
杭州市委制定并实施的“以民主促民生”制度和工作机制,在提高市委市政府民主决策水平、推进民生工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提高危旧房居民生活品质,杭州市实施了危旧房改善工程,这是一项直接涉及3万多用户、10万名居民利益的动迁、回迁工程。为使这项工程成为市民满意的民心工程,在工程实施前,市委市政府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公开展示,建设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通过入户调查、社会听证会、民情恳谈会、现场答疑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市民、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在工程实施中,组织媒体、专家、义务监督员、志愿者、市民代表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在工程竣工时,邀请专家和市民代表“挑毛病”并及时整改到位。使整个工程做到“改不改”让群众定,“改什么”让群众选,“怎么改”让群众提,“改得好与坏”让群众评。这种全程民主参与方式,既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也得到危旧房居民的理解,探索了一条破解“城市改造、动迁难”的新路子。通过实施“以民主促民生”制度和机制,把人民群众民主参与同解决群众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结合起来,真正让“生活品质之城”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阳光惠及全体杭州市民。
“以民主促民生”的理论价值和创新意义
中共杭州市委制定并实施的“以民主促民生”制度和工作机制,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民主执政与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发展民主和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实践探索,对于丰富民主执政理念、探索民主决策方式、提升民主执政能力、发展党内民主、扩大人民民主,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创新意义。
以民主促民生——民主执政理念的科学升华。民主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坚持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其中,为人民执政是执政的根本目的,靠人民执政是执政的动力和途径,因此,民主执政是目的与方式的有机统一。民主和民生,看似两个相互独立的范畴,实则有机统一的整体。民主与民生互为因果,相互转化。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民主的方式。没有民主方式,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民生;如果民生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民主政治就会失去合法性基础。为人民执政,当前形势下,首要的是关注民生,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杭州实施的以民主促民生制度机制,就是以民主执政的理念解决民生难题,真正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谋福祉。杭州把民主和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丰富了民主执政的内涵,凸显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精神,是党的民主执政理念的科学升华。杭州的实践证明,民主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当前抓住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就是抓住了民主执政的重要着力点,抓住了发展民主和改善民生的最佳结合点。
以民主促民生——民主决策方式的成功实践。谈到民主决策,人们往往关注的是民主形式和民主程序。但从本质上讲,只有真正体现民意的决策才是民主决策。杭州市委在民主决策的内容上,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利益为第一追求,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决策的重点,使党政部门能全面准确地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从而根据广大群众的意愿作出正确决策;在民主决策的方式上,从尊重民意出发,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创新民主参与方式,健全民主参与制度,让人民群众共同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尤其是关系民生问题的决策,直接让广大市民来当家做主,依据多数群众的意愿作出决策。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市委市政府运用民主方法形成共识、开展工作的本领,提高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而且有效避免了各种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杭州的实践证明,体现民意的民主,是最生动、最现实、最具活力的民主,只有从人民意愿出发作出的决策,才是真正科学的决策、民主的决策。
以民主促民生——民主执政能力的重要提升。在不同政党政治条件下,民主可以通过不同的模式实现。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视角看,决不应机械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而是要选择一条与坚持党的领导、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地位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民主执政的最佳路径选择。杭州市“以民主促民生”的实践,把公民政治参与与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有效调动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了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要求,拓展了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视野和领域,为扩大社会各界民主参与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杭州的实践证明,以民生问题为载体进行民主建设,搭建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党员干部以民为先的意识,提高了为民服务的本领,对于提高地方党委民主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以民主促民生——推进党内民主的重要探索。以民主促民生,对发展党内民主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正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杭州市委明确提出了党内民主先行的要求,强调要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为核心,坚持重大事务和重大决策先在党内充分酝酿讨论,建立党员民主听证咨询会和党员议事会制度,完善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制度;强调要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为重点,推进党务公开,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和反映制度,拓展党务信息披露广度,完善党务信息披露方式,健全党务公开披露机制;强调要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构建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使基层党组织真正站在人民群众中间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代理民诉,化解民怨,成为群众民主参与的直接组织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杭州的实践证明,只有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和党的建设要求的党内民主的新机制,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才能有效推动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之间的良性互动,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课题组成员:杨绍华 唐晓清 李岳德 张阳升 陈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