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中等职教的教学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教论文,教学改革论文,知识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业在发达国家比重已超过50%,美国的比重还要高一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必须面对这个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世界。我们必须在一个高起点上推进工业化,在大力发展知识产业和知识企业群的同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面对这一形势,必须把科教兴国落到实处,必须在人力资本投资上加大力度,提高效能。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职业教育,也必须转变观念,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战略任务抓紧抓实。提高质量意识,保证教育质量,是比扩大规模更重要、更迫切、更难抓的现实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必须兼顾就业和发展两个方面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仍属于中等教育范畴,它的根本任务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要为学生的现实就业作好准备,更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既要使学生完成职业能力的初步教育,也要使他们受到未来社会劳动者理应受到的文化科学和现代价值观的基础教育。
传统观念认为,中职教育属于技艺型教育。所以从专业设置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都应以“胜任某种岗位要求”为出发点,以胜任某种职业岗位能力,作为合格的量化标准。这种教育观念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分工理论,是基于每个劳动者都固定在一个岗位上,形成不变的分工体系的设想。与这种设想相对应的是以岗位为中心的职业教育,它是以工人终身束缚在一个固定岗位上为前提的。这种职教观念在工业化初、中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预见到这种观念的局限性,他指出:“不应培养青年人和成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自我培养的愿望。”后来的社会经济发展证实了马克思的科学预言。马克思为未来社会的劳动者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的社会主义职教观应当建筑在这种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现在有些人把所有反传统的想法和作法、把发达国家的所有现行教育模式都冠之为新观念,这是一种误解。
二、中职学生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劳动者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新一代劳动者必须具有探求新知的欲望和自己学习的能力,只有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应当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人才市场的现实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潜在需求,科学地确定各类课程的结构和各类课程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发展潜能,能够接受继续教育或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知识和能力,使劳动者的整体智能水平,能够与科技发展水平始终保持一致。这是科学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后,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不能说我们远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可以照样办传统的职业教育。因此,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在向学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尽可能提高他们的普通教育水平,大多数学校和专业的文化课应当保持高中标准。这些课程的作用有三:一是为学生学习专业打下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以提高专业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为良好的高中文化基础,是学习现代技术知识与能力所必需的;二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也为转岗或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作好知识储备,良好的高中文化知识基础,也是形成可持续发展、有较强适应能力人才的基本条件;三是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完善的人格奠定知识基础。在当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是达不到这些要求的,也很难培养出学生强烈的自学意识和能力。对这部分课程内容,国家应明确规定为中职学校的必修课,并以此作为中等学历教育合格的量化标准。这关系到全民的素质和国家的未来发展,不可随意处置。当前有的职业高中在学生学完一年课程后就离校参加各种劳动或培训,或者学生拿到一些操作技能证书就算合格毕业,达不到高中学历要求,也没有达到中、初级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标准。中职毕业生的合格标准应是:相当于高中的文化基础和初步的综合职业能力。两方面都合格才能算达标。
三、学科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形式
近一个时期,有些研究工作者批判中国传统的职教模式,说中专教育是普教模式,是学科教育,并说这违背了现代教育理论,提出要更新观念,更以实践技能为突破口全面改革职教课程结构,这是值得商榷的。这种新观念可能会因较早地强化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影响和削弱文化课的学习,最终将影响和削弱操作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后果是影响学生长远发展。持这种“新观念”的人,其实对学科教育是没有搞清楚。
所谓学科,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一定科学领域的总称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它研究的是一门学科的基本规律,有其很强的科学体系;二是指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这种学科教育的体系和内容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科学体系,也并不随科学的分化而分化,而是受教育目标、教育层次和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并按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展开,旨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提高教学效率,以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中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都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强调以下三个结合: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结合,知识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在强调专业能力中心的前提下,学科教学也强调一定的科学系统性,目的在于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一般能力水平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学校教育普遍遵循的是教学认识论,与一般的认识论原则不同,不是认识未知,而是学习已知。所以,它特别强调教学效率,即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形成职业能力。这是学科教育的优点所在,不是死板地遵循实践——理论——实践这一过程,而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专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是遵循这条原则。在总体上,它把文化课、基础技术课和专业课三类课程按顺序排列,强调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三者相互衔接。在具体安排时,各类课程之间又相互交叉,使每学期的课程门类和时数保持相对均衡,从而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形成一般能力。
中等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是由多项专业能力组合而成的。每项专业能力又由多种学科课程综合培养。以机械类技术员的设计能力为例,中专生的设计能力只要求掌握零部件及工卡具设计,它从普通物理和数学开始,以后学习有关力学各分支学科,最后学习机器零件设计,以便掌握结构计算的知识和技能。要完成零件设计能力的培养,还必须学习材料、工艺和相关设备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些分科学习的基础上,参与课程设计活动,从而掌握机器零件设计的专业能力。其他如加工工艺编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也都要遵循这一过程。在掌握这些单项能力的基础上,要学生以技术员身份参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活动,最终完成中等技术员职业能力的初步训练。
四、能力本位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所谓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职业能力)。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基础,特殊能力的发展又可完善一般能力。所以,要使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能力结构,首先要尽可能完善他们的一般能力结构。我们所讲的一般能力,包括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未来生存发展的实际本领,也是在校期间学习和训练的基本能力。所谓自学能力,包括听写阅读的能力、摄取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想象和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包括运算、绘制、实验、生产、服务等实际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管理能力,包括方案的策划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还包括社会交往能力。这些能力是通过教学全过程,通过多种学科、多种教学形式和各种教学环节逐步形成的,是分阶段完善起来的。
不管理论界对能力本位有多少种解释,有一点是共同的,这种能力是指人的终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核心是指学生的智力水平,而不是单指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或职业技能。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提高智力离不开学习知识。研究学生智力培养,自然要研究知识教育与智力开发的关系。智力是知识的转化形态,智力的培养不应排斥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提倡能力本位不应排斥学科教育,而应在学科教育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强烈的求知欲。现代教学价值观十分重视能力培养,把能力培养放在教学中心位置,但它仍看重知识(包括基本技能)的基础地位。两个之间不能以孰轻孰重定位,而是相互联系,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关系。一个人有知识才有能力,有了能力就会获得更多的知识。
五、职业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初步的职业能力训练
从能力结构分析,职业能力属于特殊能力。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不同,是在特定职业活动领域所需要的能力,是在职业活动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特殊能力。因此,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参与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模拟的职业情境,通过对已有知识和技能的类化迁移,使相关的一般能力得到特殊的发展和整合,形成较为稳定的综合能力。例如服装设计师的职业能力,它是在掌握了色彩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绘制能力和其他相关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服装的结构和色彩设计活动中,使上述一般能力得以特殊发展和整合,而形成的能力。经过反复的实践,这一能力便具有了稳定的调节机制,即当设计对象的色彩、结构、材质发生变化时,也能对各项基本能力进行调整、组合与更新,设计出新的服装款式。有了这种职业能力,反过来可以推动个体不断探索新知,提高自己的一般能力水平。据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综合能力的养成,既要有学校教育的分科教学和职业活动的综合训练,形成入门能力,更要有实际职业岗位的反复实践。因为职业能力中的专业能力,包括理论技术和经验技术两方面,而“经验”包括“实际情境的感受”和“时间”两个因素,这些在学校里只能初步地接触。
职业技能与职业能力不同,前者主要指某种单项的操作能力。例如钳工、车工、汽车驾驶等技术能力。这些技术能力的养成,也需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衡量其技术合格的主要指标,是操作的熟练程度。培养这类人才,应是职业培训机构的任务。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于培养合格的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毕业的合格标准应当是具备本专业入门的职业能力。在当代,这种专业技术人员的文化素质应当是相当于高中文化水平。笔者认为,把教学的重心放在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上,是降低了中职教育水准的。
六、“宽基础,活模块”是一个较好的课程结构模式
“宽基础,活模块”不是教学模式,而是一种课程结构。它源于我国的中专课程结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演变而来的。普遍认为,我国的中专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实际需要逐步发展起来的。它坚持全面发展、又红又专、能文能武的培养方向,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同实践相结合,是我国相当成功的重要教育形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等专业技术人才,许多人通过进修提高成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专教育在改革管理体制和转变运行机制的同时,对课程结构体系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尝试,其中比较成功的形式是“宽基础,活模块”。
“宽基础,活模块”教学的实验研究,开始时称作模块式或积木式教学,是80年代中后期在一些地方和学校进行的。笔者在《职业技术教育》1990年第4期上发表了《世界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我国改革的成功尝试》一文,该文对这些实验研究进行了初步概括,主要介绍了我国试验的模块式教学的三种模型。中专模块教育模型当时称之为“三年打基础,一年定方向”。即用三年时间为学生打好宽厚的理论和知识基础;专门化部分,是针对社会需求设置,用一年的时间进行教学和训练。这样既保存了较高的文化起点和较深厚的专业理论,又有针对性地加强了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这种课程结构,之所以受到广大职教工作者的重视,是因为它较好地反映了市场需求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要求,也能满足学生近期就业的要求。由于它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在新形势下的自我完善,是在原有的专业设置、师资、设备等物质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实施的,对现有条件冲击较小,所以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有利于学校的规模建设和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提高。
以后,一些教育科学工作者将这种课程结构概括为“宽基础,活模块”,提法更概括,更深化了。但是,不确定性也大了。人们在课程的完善化和规范化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对于“宽基础”、“活模块”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作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例如北京求实中学,关于“宽基础”提出了三个命题:文化课应坚持“高中”标准,宽基础必须注意能力培养,创造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关于“活模块”也在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研究,许多学者和教师认为,“活模块”应当是在本专业基础上的专门化,是与基础紧密相关的,是本专业基础的延伸和专业方向的选择,从而形成特定的专业能力或职业能力。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专门人才,一个完整的人。也有人认为,专门化可以根据社会需求设计多种模式,可以是综合的职业能力,也可以是单一的职业技能。他们认为“活模块”应当是宽频带,具有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称为“活”。由此可以看出,这种课程结构,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兼顾了终身发展和当前就业两个方面,这就满足了知识经济时代对职业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
需要探讨的问题是,“宽基础,活模块”作为独立的学科体系,还有一个如何科学概括的问题。现在的概括只能包括智力课程,对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如何做人没有包括进去,因而缺乏科学的严密性。“宽基础,活模块”的出发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学生德智体的全面提高,是要造就具有现代精神、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此,全面的提法应当是“宽基础,活模块,人为本”,这样可以体现人本主义思想,使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从而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总之,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人们的求生存变成了求智慧、求发展。一个人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旺盛的创造力,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他就能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就成为当代教育的核心课题。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也必须反映这个时代主题,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有的理论工作者把终生教育,简单理解为人的终生要不间断地接受各种职业知识和技能,知识陈旧了再学习新的,职业学校的任务只是给学生一种起始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这种理解是十分危险的,这种理解降低了学校教育的责任。我们应当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重新调整人生各个阶段的教育职能,人的起始阶段的学校教育,应当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教会他们学习。